校园详情
山西中医药大学于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筹建,1986年接收原山西医学院中医大学班学生开始办学,1989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成立,200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开始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17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山西中医学院更名为山西中医药大学,同年被确定为山西省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学校是山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约1091亩,现有太原、晋中2个校区,拥有15个二级教学机构,5所直属附属医院,47个临床实践教学基地,27个非临床类实践教学基地,23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工、管、理等多个学科门类。现有教职医护员工5286人,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生12055人,其中本科10324,研究生1393人。
学校坚持中医药为主体、中西医结合、多学科交叉协调发展,拥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中医、中药学、护理3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现有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4个,山西省特色重点学科1个,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1个,山西省“高等学校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8个。
学校是山西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高水平通过教育部中医学专业认证和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山西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6个,山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山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省级一流课程20门。学校为国家首批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院校和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现有省级现代产业学院2个、普通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2个。2018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近三届省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中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1项。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780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374人。有国医大师3人,全国名中医6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岐黄学者1人,青年岐黄学者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51人,全国中医药优秀临床人才19人。山西省青年科学家1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1人,山西省名老中医58人,山西省名医35人,山西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59人。有博士生导师37人、硕士生导师80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5人,山西省教学名师14人。有山西省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科技创新领军团队1个、重点团队7个,省“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1个。
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科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现有省部级以上研发与科技服务平台40个,包括分子中医药学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药微乳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中药现代化产业(山西)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4个国家级平台;包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交流合作基地、中医药基因表达调节实验室、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针灸针法实验室、中医肠疗重点实验室等9个部级平台及27个省级平台。近五年,学校共承担国家、省部级及横向项目1775项,科技经费总量达3.69亿元,2022年科技经费总量1.33亿元;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21项,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271项,出版学术专著81部;完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54项;特别是学校李青山教授牵头研发的治疗糖尿病肾病国家1类新药LM49片获批临床证书,实现了我省原创新药历史性突破。
学校现有5所三级甲等直属附属医院,其中3所为全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附属医院是全国首家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依托单位;附属针灸推拿医院是全国仅有的两所三级甲等针灸专科医院之一,其“新九针”技术享誉国内外;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是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试点单位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重点建设单位;附属晋中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以康复养生为特色的三级甲等中医院;附属中医院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批准的“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全国十大重点科研院所”。
学校大力开展校地、校企合作,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围绕以中医药为主的科技开发和科技服务,加强与地方政府产学研合作,联合69家单位,牵头成立山西省中医药科技创新联盟,与晋中市政府、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82个地方政府和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学校不断推进社会服务与对外合作交流,作为首批中医药院校加入“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是“一带一路”国际医学教育联盟成员,是其中医药子联盟发起单位之一,是山西省三所具有中国政府奖学金招生资格的学校之一。学校连续20余年承担商务部“发展中国家针灸技术培训班”教学任务,并与英国、澳大利亚、斯洛伐克、马来西亚等20余个国家的学术机构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新时代新征程新发展,学校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厚德求真,守正创新”校训,主动适应中医药振兴发展新形势,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定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全面提升办学实力,为把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中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