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子、孔子、孟子、墨子等人的称呼中都是“子”?
“四”字的第二笔到底是横折还是横折钩?
寒号鸟是鸟吗?
……
这些似乎不是问题的问题,却需要教材编写专家们认真对待,一一回答。
教材是中小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工具,一直以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2017年9月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在全国推行后,社会公众对教材的关注度更高了。
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走访了多位统编教材的编审者,了解教材编写背后的故事,很多专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工匠精神”,“要让孩子们喜欢学习,要让孩子们喜欢这套新的教材,我们就要做到规范、精准和严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执行主编陈先云说。
每一课都要拿到课堂上去试教
这些年我国中小学的教材更加强调了跟学生生活实际的贴近性。但是如何贴近?
“遇到难题了就向儿童请教。”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执行主编、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教材研究所教授高德胜介绍说,这是教材总主编、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鲁洁给编写组支的“高招”。鲁洁教授曾主持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研制,对义务教育课程教材工作有很深的见地,“每一课都要拿到课堂上去试教,成了我们编写教材中的一个必要环节”。
高德胜记得,三年级下册教材初稿成型时,他们准备去小学试教。当时要试教的是《四通八达的交通》这一课,“鲁洁教授特意提出,将关于交通发展等城市味道比较浓的课放在农村小学试讲,看看农村儿童有什么反应,能不能理解”。
那次试教安排在南京市江宁区铜井镇中心小学。这里与安徽交界,离南京主城区约50公里的路程。当年83岁的鲁洁老师也一起去听了试教,他们早上6点30分便出发了,赶到学校时第一节课还没有开始。
虽然辛苦,但是收获颇丰,“整整一天的试教让我们的修改思路豁然开朗。”高德胜说。
“试教”几乎成了统编三科教材在编写和修改过程中的一个“法宝”。
义务教育历史统编教材执行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叶小兵记得,七年级教材初步定稿后,便印刷了一部分用于试教。在一次试教《百家争鸣》的课堂上,一名学生问:“为什么老子、孔子、孟子、墨子等人的称呼中都是‘子’?”当时执教的是一位年轻老师,根本没有想到学生会提出这个问题,只好回答说:“这大概是当时的习惯称呼吧。”
“这样的疑问只有在学生真正的学习过程中才能产生,因此,这样的问题就该在教材中进行释疑解惑。”叶小兵说,于是,在修改后的教材中,这一课的课文旁边就增加了一则“相关史事”,介绍在春秋时期,一般称卿、大夫为“子”,是一种尊称;到了春秋末期,人们用“子”来尊称著名的学者和老师;到了战国时期,“子”便成为一般学者的尊称了。
“编教材要上对国家负责,下对儿童负责。”高德胜说。而这其中最难的就是教材框架的搭建。“框架搭建表面上看是一个内容分配的技术性问题,但实际上是教育规律探寻的教育性问题。”这个过程中,真正走近学生、走近课堂,才是解决难题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