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

“哑巴语文”抬头 专家:语文教学需为口语教育提速

发布时间:2023-09-19 06:58:38

“近几年,‘哑巴英语’状况有所好转,但‘哑巴语文’却有了抬头迹象。”2月26日,浙江省杭州市明德小学副校长吴丽君接受采访时提出了“哑巴语文”这一概念。

她口中的“哑巴语文”,指的是口头表达能力弱化,即学生不敢表达或回答问题时语无伦次、不得要领。不少专家认为,该现象折射的是当前语文教育重“文”轻“语”的现状。治疗“哑巴语文”,不仅要从教学方法上入手,更要提高教师对口语表达的重视。

  “哑巴语文”于课堂普遍存在 成面试“拦路虎”

口者,心之门户。千百年前鬼谷子的一句喟叹,印证了口语表达的重要性。时光更迭,现代社会的高社交化、高效率化、高信息化,要求人们必须具有很强的口语交际能力。而这种“出口成章”能力的形成,最早就应当来自于语文课的口语交际训练。

虽然《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把“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作为总目标之一,然而“不敢开口、开口表达不当”,却是相当一部分中小学生口语表达的现状。

据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知心姐姐》杂志联合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语言文化传播专业委员会开展的中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调查显示,在抽调的32个省份中,认为自己口语表达优秀的孩子比例仅为18.24%。

除了数据调查,作为一名有30年教龄的教师,吴丽君坦言,“哑巴语文”现象在课堂中也比较普遍。

“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的,总是那么几个学生,课上与周边同学聊得热火朝天的,一旦给他机会表达看法却支支吾吾。”吴丽君说,他们缺乏的不仅是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大声发表观点的勇气。

她认为,在求学、求职、走向社会的过程中,“说”比“写”的使用频率更高。“不表达,没机会”。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徐楠也表示,像自主招生、圆梦计划等升学名额都需要面试争取,自身长项、意愿等都需要通过“说”表达出来。本应是最得心应手的工具,却成为了不少人“晋升”的拦路虎。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