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题

2019年全国两会关于特殊教育相关提案最新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3-09-16 07:35:08

全国两会关于特殊教育相关提案最新政策解读

我们面对的是不同残障类别的孩子,所以我们在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上可能都有特殊性。

全国两会提案:关于养老金上调
全国两会提案:关于减税降费
全国两会关提案:于房产税
全国两会提案:关于退休涨工资
全国两会提案:关于国企下岗职工
全国两会提案:关于乡村医生
全国两会提案:关于教师工资
全国两会提案:关于房价
全国两会提案:关于退役军人士兵
全国两会提案:关于教育话题
全国两会提案:关于降低社保费率
全国两会提案:关于社会抚养费
全国两会提案:关于养老金上调
全国两会提案:关于减税降费
全国两会关提案:于房产税
全国两会提案:关于退休涨工资
全国两会提案:关于国企下岗职工
全国两会提案:关于乡村医生
全国两会提案:关于教师工资
全国两会提案:关于房价
全国两会提案:关于退役军人士兵
全国两会提案:关于教育话题
全国两会提案:关于降低社保费率
全国两会提案:关于社会抚养费

比如说教育聋生的时候,可能要借助手语进行教学和他沟通。面对智障儿童教育的时候,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都有形象化、生活化、多样化的特点。为了更好地提高智障儿童的生活、交往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老师会为每个智障儿童制定个别化的教育计划。

我们的教学不拘泥于课堂。利用生活中自然的场景进行教育,是我们的常态。比如说有一次,有一个唐氏综合征的小孩看到我,指着我的嘴说"口红",我知道他特别想要表达。在后来的几天,我逐步把这个词汇进行拓展,教他说一句完整的话。有一天,他看到我的时候,终于说出一句特别完整的话:"周校长,抹口红,真好看。"当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特别的兴奋。

此外,老师根据家长接送孩子和午餐的时间,来适时地对智障儿童进行生活和语言表达训练,这样一种开放和自然的方式,非常适合智障儿童教育。我们认为,最好的教育应该是最适合的教育。

特殊教育(在我国主要指残疾人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特殊教育,有助于改变残疾人的命运,提高残疾人的生存质量,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特殊教育的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和谐的重要标志,也是国民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我国,残疾人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突出,特别需要帮助的群体。全国共有残疾人8300多万,涉及2.6亿家庭人口。其中6-14岁学龄残疾儿童少年246万人。办好特殊教育,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是教育公平的内在要求,也是的本质要求,直接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幸福和社会和谐与稳定。

党和国家历来关心残疾人,重视发展特殊教育事业,已先后召开4次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推动特殊教育发展。国家多部法律法规明确了残疾人的受教育权。《残疾人保障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法》第六条明确规定保障残疾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残疾人教育条例》也就保障残疾人教育权利做出了一系列规定。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要关心特殊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重大教育改革发展政策文件,反复强调了特殊教育的重要性。2010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前所未有地将特殊教育作为一类教育单独规划,已就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制定特殊教育办学标准、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残疾学生资助体系等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做出了安排和部署。

应当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办学条件得以较大改善,特殊教育学校数量不断增加,在读学生规模逐步扩大,教育质量有所提高,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进一步提高。截至2009年,全国已有特殊教育学校1672所,全国特殊教育招生6.4万人,在校生42.8万人,专任教师3.8万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基础还比较薄弱,总体发展水平不高,远不能满足广大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需求。目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

1.布局严重不合理。一是区域布局严重失衡。比如,目前上海市残疾人口为94.2万人,占本市总人口的5.29%,共有特殊教育机构66家(包括特殊教育高校、机构和学校);地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甘肃省残疾人口数为187.1万,占本省总人口7.20%,但甘肃省仅有14家特殊教育机构,不足上海市1/6。另外,部分省(区)的特殊教育机构还是个位数。二是城乡布局严重失衡。2011年,城市、县镇、农村的特殊教育机构数分别为746所、839所、87所,农村特殊教育机构仅占全国特教机构总的0.05%。但据调查,全国残疾人口中,农村残疾人口为6225万人,占75.04%。教育资源的匮乏和受教育群体的庞大,致使农村特殊教育的推进和普及受到严重阻碍。

2.层次结构严重失调。长期以来,各级政府主要关注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近年来,虽然学前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阶段特殊教育有所发展,但总体规模偏小,残疾人接受义务教育以后,升学非常困难。以高等教育为例,目前全国尚未有一所专门面向残疾人的大学,也鲜有以残疾人为教育对象的职业学校。在绝大多数高校,没有专门为残疾人开设的专业。

3.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各级财政对特殊教育的投入虽然在不断加大,但与普通教育相比,明显不足。考虑到特殊教育办学成本比普通教育高很多,目前的财政投入更是捉襟见肘。以2010年财政投入为例,全国各级财政特殊教育经费投入为45.48亿元,仅占全国财政教育经费的0.37%。由于经费紧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滞后,办学条件改善难度很大,师资待遇也较低。

4.师资培养严重滞后。由于历史原因,目前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大多数是“半路出家”,未接受过专门训练。全国仅有北师大、华东师大、辽宁师大等少数高等师范院校设有特殊教育本科专业,有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营口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设有特殊教育专科专业。全国每年培养的中、高等特殊教育师资,远远满足不了广大残疾人就读需求。据估算,仅全面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全国特殊教育师资缺口达10万以上。仅靠目前的师资培养培训体系,远不能解决问题。

目前看来,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对特殊教育是重视的。针对上述问题,《教育规划纲要》已经提出了未来10年特殊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关键是落实。建议有关部门切实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特殊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规划纲要》要求,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发展的步伐。

1.进一步加大特殊教育投入力度。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加大了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力度,但由于我国特殊教育基础差、底子薄,在一些地方甚至是“零起点”。为此,建议中央和地方财政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新增教育经费向特殊教育倾斜。一是要对特殊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提出要求。二是制定基础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经费基本标准,督促各地落实。三是中央财政对各地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生,提高生均拨款标准,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2.优化特殊教育层次结构。在大力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的基础上,为广大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积极创造条件。

3.大力发展面向农村残疾儿童少年的特殊教育。《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市(地)和30万人口以上、残疾人口较多的县(市)都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据了解,这些学校基本都建在城镇,广大农村地区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仍面临很大困难。为此,建议以适当方式,改善农村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条件,切实保障其教育权利,提高适龄残疾儿童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

4.坚持“特教特办”。一是加强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加强高等特殊教育师范院校的建设,扩大特殊教育师资队伍,提高特殊教育师资队伍质量。二是创新特殊教育的教学理念、模式以及方法。三是将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升学就业指导等内容纳入特殊教育课程,关注特殊儿童发展的全过程,促进特殊儿童全面适应社会生活和素质均衡发展,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四是加强对特殊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定期总结特殊教育工作经验,建设具有示范作用的特殊教育实验学校。五是学习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特殊教育发展经验,如“正常化”、“回归主流”、“一体化”、“全纳教育”等特殊教育模式。

5.完善特殊教育学生资助体系。充分考虑特殊教育学生及家庭的特殊困难,建立健全专门针对特殊教育学生的资助体系,减轻残疾儿童少年家庭经济负担。同时,在残疾学生就业、创业等方面,建议国家出台相应扶持政策。

6.加强特殊教育的宣传。一是在农村开展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宣传和教育普及工作,提高残疾人家庭接受特殊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集中宣传一批在特殊教育领域表现优异的学校、教师和学生,为全社会树立榜样,弘扬主旋律。三是增加特殊教育的公益宣传频率和比重,在全社会营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良好氛围,让更多人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发展。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