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习俗

甘肃过年有什么风俗传统活动和习俗

发布时间:2024-02-27 03:15:37

临近春节,外出人员即使再远都尽可能赶回家与家人过年。现在很多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总觉得过年并不怎么热闹,毕竟现在不少城市为了安全和保护环境,都不允许燃放烟花爆竹了。而一些比较传统的习俗也都逐渐被人遗忘了。但其实在各个地方的乡村里依然还保留着那些传统的年俗。那么甘肃过年有什么风俗传统活动和习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甘肃过年有什么风俗传统活动和习俗

一、甘肃过年的风俗

迎喜神

正月初一是四时之始,一切讲究早。在天水,各家各户要早早到附近的庙里烧头香;过去没自来水时,要早早到泉里担回一担水;早饭要吃早,吃完早饭,要早早地去迎喜神。

烤制年馍馍

赶制过年食用的馍馍对金昌人来说是大事情,重要的是要在烤馍馍的三天前发酵面粉,和面,备好各种锅盆面板等使用的物件。袖子高高的撸着,屋里屋外,案前锅旁,人们在灶口炕台忙的不亦乐乎。

耍社火

新年舞社火是甘肃各地春节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同时也是一种载歌载舞,题材多样,种类繁多的综合表演艺术,大多在农历正月进行表演。

在民间社火表演中,以历史上的豪杰英雄,善男信女及民间传说中的各种人物为角色。而且为了塑造人物形象,表演社火艺人在化妆时,会根据人物的不同秉性品格,运用各种色彩,彩绘出各种脸谱,从而逐渐形成别具一格的脸谱艺术。

在社火表演中独具特色的有兰州的太平鼓舞,武威的攻鼓舞,张掖的顶碗舞,陇东的秧歌和天水的扇舞,腊花等。

黄河灯会

在甘肃一些地方流行黄河灯会,这种灯会,取黄河九曲十八弯之意,形成一种阵排天地,势摆黄河的玄妙。

一般而言,先选择一大片空地,在其中竖立一根大杆上面悬挂旗幡,相当于灯阵的中心,然后围绕大杆,灯阵布设365根灯,取九宫八卦之势,然后按照一定规律,将灯杆连起来。

目前,张掖甘州区碱滩镇古城村“九曲黄河灯阵”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认定“中国规模最大的灯阵”。每年元宵节前后,灯阵布展迎客,供当地群众、游客祈福祈愿。

打秋千

正月打秋千,进入农历正月,临夏的大树间,一架架秋千架起,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打秋千游戏。

打秋千有两种基本姿势,一是自己坐在横板上,由别人在后面送,悠悠晃晃,飞得不太高,这种姿势适合于年幼儿童;二是站立在横板上,自己用力,使秋千快速飞升,这种姿势最受大人青睐。

书法

燎疳节

燎疳俗称:“燎干”,“跳火坑”,是甘肃传统春节节庆习俗。每年正月二十三的晚上,全家老小都要逐个跳过火堆,祈求来年无病无灾。

“燎疳”是甘肃春节的一个结尾,也是社火的闭幕时间。自此春节也已经结束,人们也回归于正常的生活状态。

二、大年初一到初七都有哪些传统习俗

初一

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到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除夕前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初二

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初三

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许多。

初四

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还有传说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

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

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金昌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吃饺子,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

初六

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传说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因为12是6的二倍,这叫六六大顺。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初七

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

三、甘肃过年吃什么

羊肉垫卷子

甘肃也是爱食羊肉的城市,有很多羊肉烹饪制法,在金昌有道羊肉垫卷子非常出名,用肥美的羊肉烧至软嫩又烂乎,配上面卷子,卷子吸饱了羊肉汤汁,嚼劲十足还入味,味香浓厚,一口羊肉一口卷子,吃完浑身都舒坦

羊筏子

同样以羊做烹饪的菜,这道位于张掖有名的羊筏子更是让人赞叹,采用羊肠做外衣,往羊肠内填上剁碎的羊杂,羊血,和各种调味料,口味新颖,做法独特

羊杂碎汤

羊杂碎汤是由羊头,羊蹄,养肚,羊心肺等各种羊杂烩制成的,汤浓不腻,鲜美无比,完全没有膻味,其中羊肝煮的很嫩,羊肚很脆,冬天喝一碗热乎乎,身体暖和

糖醋夹沙

选用7分瘦肉3分肥肉的优质猪肉,剁成肉末加上调味料搅拌,均匀的铺在煎好的鸡蛋皮上面,最后上面再盖一张鸡蛋皮,切成小份,下锅炸熟,在用糖醋汁大火爆炒,酸酸甜甜,开胃下饭,是兰州人非常喜爱的一道菜

卷子鸡

卷子鸡是甘肃张掖的一道代表名菜,使用现宰杀的鸡,加上葱姜,辣椒等调味料翻炒,配上面卷子一同焖熟,面卷子做法也有讲究,和好的面擀成薄饼,刷上一层油,卷成微微松散的卷筒状,切成小份,这样制作才能更充分的吸收汤汁,面香肉香融合在一起,使得这道菜更加别致味美

烩搓鱼

搓鱼子是甘肃的传统面食,比较经典的吃法就是搓鱼面了,它还有另外一种吃法“烩搓鱼”

把面和成软硬适中的面团,搓成小鱼苗的形状,下锅煮熟过凉水,锅中加上肉丁,豆腐丁,土豆,西红柿等配菜,倒入搓鱼一起烩熟,吃之前来一勺辣椒油,非常的恣意

面皮子

武威面皮子深受当地人喜爱,它能作为一道凉菜藏在小餐馆里,也常出现在街边摊贩,拥有滑,嫩,鲜,香,辣的丰富口感。

面皮子制作需要很大的耐心,和面要加上蓬灰(碱),成团后再加水反复揉搓,水面分离后,静置澄清,然后在加水稀释蒸熟,切成片或条加上料汁就可以吃了

静宁烧鸡

在甘肃的平凉市静宁县有个家喻户晓的静宁烧鸡,这里的烧鸡皮亮淳香,肉质鲜嫩,是静宁县人非常钟情的一道菜,几天不吃就馋,是离乡人就想念的味道

武都酸菜汤

在甘肃陇南地区酸菜汤做地非常有特色,是饭前饭后都想来一口的开胃汤,汤底酸爽,酸菜脆嫩,冬天喝暖身,夏天喝解暑

五丝驼峰

五丝驼峰是甘肃河西一道传统菜,主要食材是驼峰肉,加上火腿,玉兰片,香菇等煸炒而成,菜色规整,食材经过翻炒丝丝入味,根根都很香

酸烂肉

酸烂肉是甘肃人常吃的家常菜,选用优质猪肉加上香料卤熟,然后另起锅加上酸菜,粉条和调味料焖煮而成,肉片软烂,粉条入味,酸爽,特别下饭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