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
内部审计可以体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执行,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可缺少的环节。企业缺少严肃刚性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会产生内控发生问题时难以发现,导致企业面临各种风险,经营运转出现问题。现在大部分的企业管理层仅从成本效益原则考虑核对内部控制的误区,在企业中不会单设甚至不设审计部门,会把这个任务直接分派给财务部门,这就会产生原有的审计缺乏其本身应有的独立性,内部审计的监督力度无法得以保证,另外,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缺乏其应有的权威性,如缺乏追查异常情况的权利和提出处理处罚建议的权利,仅侧重于对财务报告方面的审计,制约了内部监督的执行。
(四)企业内部控制缺乏先进的手段
现在很多的企业有了内部控制的意识后,没有使用先进的管理软件,而是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信息数据无法及时传递到管理层,滞留在某个部门,数据统计存在缓慢和误差,失去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比如企业仓库存货发货,若还是停留在手工书写单据、手工汇总,仓库存货的现存量信息无法及时传递到相关部门和管理层,企业的财产就没有安全的保障性,采购、生产、销售环节信息脱节,管理层无法做出企业的发展战略,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企业内部控制对策
(一)强化企业文化建设,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企业领导层要加强内部控制的意识,可以聘请专业的职能部门、专业的指导老师定期对企业的领导进行内部控制的定向培训,也可以加强与其他的标杆企业进行交流和合作,让企业的领导层了解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积极作用,充分意识到内部控制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让实施内部控制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
一个团结合作、具有竞争力的企业离不开企业内部环境的支撑,就是企业的文化,它是企业内部控制能否贯彻执行的关键。企业的文化建设可以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文化素质和落后的意识。企业的领导层在强化内部控制的意识及文化建设时,应该树立起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带领企业的全体员工走出内控的误区,改变内控的观念,建立起自上而下的、全员参与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职责分配
企业要建立管理制度必然会促成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因为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企业应在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内部控制的五原则条件下建立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根据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制定一套合规严实的公司章程,设置一组独立高效的管理和监督机构,使内部控制工作有制度保障和得力的组织。
企业要建立起明确的职责分配和授权的具体方法,组织架构的设置、人员之间的权限责任分派清晰得当,不相容岗位要相互分离,对不同的岗位要设立起具体的工作流程,出现问题要及时落实责任,促使企业管理标准化。企业还须建立独立的稽核制度,对业务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必须进行独立的稽核;对企业中的“三重一大”问题,按照规定的权限和流程进行集体决策或联签,以免发生舞弊现象,确保企业的经济业务真实、完整。环环相扣的内部控制制度,使企业的每个部门、每位人员在工作中处于相互监控之中,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进行。
(三)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制,加强企业内部监督
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制来评价内控制度是否有效执行,可以通过对企业内控的监督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如实向企业管理层反映并及时提出整改的建议,对存在的现象进行总结,并有针对性地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当设立内部审计部门或者指定专业人员进行内部审计工作,应当授予其适当的权力来确保其履行审计职能的独立性,赋予其在工作中对异常情况进行追查和提出处理处罚建议的权力,来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其次,企业根据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来明确内部审计的职能和权限,建立内部审计管控制度。再次,在确保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的同时,通过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继续教育,不断提升审计人员道德素质和专业水平,保证审计的真实性、准确性。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内部控制水平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处理技术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影响了会计的理论方面,还对会计的实务方面也产生了巨大的改变。随着电算化的发展和渗透,不仅在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经营决策方面有了质的飞跃,还对公司的内部控制有着深远的影响。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已运用会计电算化来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如ERP软件系统,原来手工的审核、记账、试算平衡、生成报表现在都可以通过ERP系统的集成数据来完成,避免了出现虚假报表;再者,它还可以通过权限设置实现人员和部门之间相互监督,运用各模块的信息共享,实现了数据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不仅维护了企业财产的安全性,又对企业的发展战略提供了数据支持。企业为了加强实施内部控制,应该把会计电算化合理有效地运用到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有了有效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才会越走越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得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