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报告

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面临的困惑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3-09-19 08:31:28

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完善将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当前及今后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需求,如何在短时期内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并使其发挥应有的效能,已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但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看,行政事业单位正确实施内部控制机制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形势不容乐观。如何克服这些不利因素,本文对此进行一些浅析,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困惑 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如何建立健全一套科学系统管控措施,从管理层面和业务层面对风险进行评价和分析,已成为各级管理层极为关注的课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面临的困难
  (一)内控环境基础差
  一是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内控环境的概念模糊,内控意识淡薄,内控制度完全依赖于行政命令或监督部门,加大了控制环境的复杂性;二是单位上下缺乏对内控作用的统一理解和认识,缺乏内部控制相关知识,未充分认识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真正需要,仅仅以为内部控制就是制定规则,内部控制相对薄弱;三是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对内部控制缺乏实质性了解,单位内部控制的监督效果无法显现;四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工作人员在职业道德风尚方面的引导做得不够,对履行职责的忠诚性和敬业奉献精神教育不到位,工作人员工作责任感和风险意识不强,往往用习惯和经验代替制度,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五是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没有严格的行为规范对内控要求加以约束,其约束功效疲软,工作大多敷衍了事;六是由于激励机制欠缺,单位福利待遇相对稳定,干好干坏一个样,缺乏内生动力;七是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经费来源是财政核拨,这就使一些单位产生了“重预算轻执行,重财轻物”的观念;八是文化建设工作不到位,行政事业单位具有社会管理和公益性的普遍职能,是为社会服务,大多管理者过度重视行政等其他方面的业绩,而在建设协作、互利、规范、高效的单位品质文化方面做得不到位。

(二)内控制度缺陷多
  一是与企业相比,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明显缺失,过于概括、简单、原则、抽象和条文化,操作性不强,不能为业务提供实际指导;二是一些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一成不变,缺乏对突发问题和事件的应急措施;三是对新业务、新事项的内控制度建设滞后于业务的发展,对存在风险隐患不能及时识别,导致内控制度出现“真空”;四是少数单位形式主义盛行,热衷于表面文章;五是制度讲在嘴上、挂在墙上,只作为应付检查的软件材料;还有些单位对重要部门、岗位和关键环节的内控制度不具体,存在相当大的盲区。
  (三)职能缺位影响深
  一是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单位“一把手”为内部控制实施负总责的意识未形成,组织结构不完整,会计核算方式不合理,对会计凭证未进行规范管理,导致内部控制制度无法落实;二是一些单位未建立业务办理和行政审批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但因人员少,常出现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兼任,混岗现象较为普遍,难以发挥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既浪费了资源,也很难达到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三是内审职责与制度规定不一致,导致职责不清、职能错位、权责不对等,在内控建设实际中,内审部门承担了大量工作,但没有赋予内审部门相应的权利和手段,必然影响到内审部门在内控职责履行的效果和效率;四是没有建立专门机构负责内部控制制度实施及相关日常工作的沟通和协调;五是由于职能缺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监督存在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难,系统监督太软,民主监督太弱等突出问题。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