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报告

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面临的困惑与对策(二)

发布时间:2023-09-19 08:31:28


  (四)人员素质普遍低
  一是内部控制制度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工作能力、责任意识、职业道德等方面;二是行政事业单位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一些人员只能从事简单的会计核算,不具备组织实施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能力,不能承担相应的内部控制职责;三是缺乏具有胜任力的人力资源支持,导致一些重要岗位用人失察,甚至违规操作,影响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
  (五)风险管控能力弱
  一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的环境也不断变化,各种风险隐患不断显现,当前发生的一些违规违纪甚至违法的典型案件,表明内部控制的风险防范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二是全员风险意识淡漠,未建立全面、系统的风险防范与控制体系,风险来临时各部门或岗位往往互相推卸责任,丧失应对风险的最佳时机;三是受专业知识、业务技能的限制,相关人员无法准确识别和判断风险,难以对风险进行有效预警;四是在执行过程中缺乏应有的应变能力,没有转移、降低或者规避风险的办法和措施,无法经受风险的冲击,对风险因素的把握不全面,未能将内部控制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等。
  二、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加大全员培训力度
  一是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树立正确的“内控观”,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是加强和促进内部控制建设,实行精细化管理的客观需求;二是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相关负责人进行内控制度知识的培训,使其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加强对所有工作人员内部控制知识的培训,使其能够了解并胜任内部控制工作,这些都是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重要前提,全面树立控制风险评估新理念和决心,促进各级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充分认识、了解、熟悉内部控制,从根本上解决实施内部控制工作的内在动力;三是切实加强文化建设,积极营造道德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和谐共进的文化氛围。   (二)构建科学网络系统
  一是进一步健全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使内部控制制度更加明晰和规范,高度关注重要业务和高风险业务,明确和强化节点控制,组织职能部门重新制定各自的控制范围、控制目标和控制流程,做到控制节点全面、关键点突出、流程高效的内控机制;二是从服务社会和提高社会效益为出发点,竭力理顺链条控制,以业绩评估和绩效管理为导向,打造科学系统的网络控制体系,努力提升内部控制的效果;三是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执行标准、制定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和风险预警标准,建立起风险应急处理机制和重大缺陷责任追究机制,为内部控制系统的运作提供合理、高效、完整的平台。
  (三)强化风险管控措施
  一是将行政事业单位各项业务活动和行政审批流程嵌入信息管理系统中,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对业务权限进行设置,通过信息系统进行授权审批控制;二是充分体现职能岗位、业务经办与授权审批相分离,达到不相容岗位之间相互牵制的作用,减少或消除人为因素,杜绝违规现象发生;三是完善部门预算制度,将部门预算范围进一步扩大,并且将各单位所有的财务收入或支出纳入部门预算,在有限范围内进行预算调整,将单位预算和部门预算有机结合;四是各预算部门应加强法制观念,依章办事,避免出现集体舞弊行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出现贪污、挪用、职务侵占等违法行为。
  (四)发挥内审免疫功能
  一是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应确保内审机构的人员和机构的独立性,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风险导向监督作用,实行过程控制,切实发挥“风险管理的第三道防线”作用;二是积极有效开展内部审计,严格落实制度,根据《会计法》和有关法律法规,从内部控制的实际出发,对内部控制进行检查评价,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对于一些非机密等级以上的且在不涉密的情况下,可以委托给社会咨询服务机构实施;三是把握内部审计内容,在检查和评价中应把握点和面的关系,既不遗漏内部控制事项,又突出重点,对重点部门、环节和关键控制点进行检查和测试,并做出准确判断,不断加强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增强内部审计的免疫能力和增值功能。
  三、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面临的困难还有许多,还有更多更好的建议和对策,本文主要从目前现状出发,较浅显地进行了分析,但旨在抛砖引玉,使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建设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务。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