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详情
皖西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综合性公办本科高校。学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朱蕴山先生1918年创办的“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悠久、红色底蕴深厚的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六安市。学校是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安徽省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站单位、安徽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安徽省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安徽省第一届文明校园。
学校位于风景秀丽的月亮岛上,淠河碧水环抱其中,被誉为“最美岛上大学”。校园占地1765亩,总建筑面积52.8万平方米。学校现设15个二级学院,69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14个,省级“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专业8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等10个专业纳入安徽省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200余人,在职教职工1200余人,专任教师1040人,副高以上职称34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近10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30余人。获批青年岐黄学者、皖江学者特聘教授、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战略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等省级以上人才34人次,获批安徽省高校领军人才团队等各类团队11个。
学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近年来,学校先后获批了全国“样板支部”3个,全省“标杆院系”3个、“样板支部”7个以及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1个,党建“双创”工作在全省高校中稳居“第一方阵”。学校积极推进“红色文化育人工程”,是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试点校、全省“三全育人”试点校。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三下乡”优秀团队等称号,1个家庭入选教育部首批教育世家,40多人次分别获安徽省“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模范教师”“最美科技工作者”“巾帼建功标兵”“最美教师”“高校最美辅导员”等荣誉称号,获批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安徽省工人先锋号2个。《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安徽新闻联播》等报道了学校强党建、促发展、育人才的经验做法。
学校积极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省级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3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8项,其中特等奖2项。建有省级创业学院、双创实践教学中心、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等高水平实践实验教育平台35个。其中,“星火创咖”为国家众创空间。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项430项,在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本科)中排名第244名,在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中排名第12名。2024年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中,学校位列全国第364名。
学校以应用型学科建设为引领,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药学”学科为安徽省一流学科、安徽省高等学校高峰学科,“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学科为安徽省高等学校高峰培育学科。近年来,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2项,省部级项目520余项。现有科研创新平台56个,其中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皖西学院研究基地、数据智能与大别山乡村振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大别山中医药研究院、仿生传感与检测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石斛产业化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皖西综合试验站、安徽省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林下作物智能装备工程研究中心等23个为省级科研创新平台。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安徽省社会科学奖二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43项。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韩国、芬兰、加拿大、泰国、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协作和文化交流关系。获批安徽省引才引智示范基地、省部级引才引智长期项目1项和对台交流项目10个,引进国(境)外专家26人次,在校外国留学生15名。
筚路蓝缕弦歌不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厚德 尚能 博学 创新”的校训,弘扬“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朝着全面建成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发展目标奋勇前进!(更新截止时间为202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