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库>>金陵科技学院
时间  2024-05-20 14:57:47
金陵科技学院
公办 理工 本科 排名:432
校园介绍
创办时间 2002年
硕博数量 硕士点:3 博士点:0
院校省市 江苏 南京市
院校归属 省政府
相关推荐
校园详情
金陵科技学院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是一所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任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教育部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单位、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创始单位、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主席单位。2021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前身是1980年成立的新中国第一所全日制城市职业大学——金陵职业大学和1958年成立、1984年复建的南京市农业专科学校。2002年6月经教育部和省市政府批准,两校合并筹建金陵科技学院,2005年3月正式成立。 学校现有江宁、幕府、白下三个校区,主校区位于江宁大学城。学校占地总面积101.64万平方米,校舍总面积65.7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28.72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5.74亿元。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0000余人、硕士研究生60余人。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商学院、人文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智能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软件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网络与通信工程学院、网络安全学院、艺术学院、动漫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动物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理学院、体育部等20个二级学院(部)。现有电子信息、土木水利、会计等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开设涉及经济学、文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理学等七大学科门类的66个本科专业,城乡规划学、软件工程、园艺学、工商管理、设计学为“省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5个学科为“市重点学科”(含2个培育学科)。会计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软件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会计学、旅游管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动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设计等8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动物医学、古典文献学等23个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软件工程、动画、会计学、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等4个专业为省级品牌一期工程专业,机械类、土木类、工商管理类、设计学类等4个专业类为省级重点专业类,会计学、服装设计与工程、动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4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通信工程、软件工程为省级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筑学为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建设点。会计学、旅游管理、软件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动画、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等6个专业为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培育点。14门课程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36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课程获批省级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现有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省级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2个,省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实践教育中心4个(含建设点)。 学校不断加强人才队伍的内培外引,努力构建一支“双师双能型”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近130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58人,双聘院士1人,聘请了国内外6位院士(一级教授)为学校荣誉(名誉)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1人,另有一批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南京市“紫金人才计划”、南京市劳模等优秀人才。 学校秉承“厚德兴业”校训,坚持“需求导向,能力为本,知行合一,重在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用得好、站得住、有作为、受欢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网络化课程建设一直领跑全国同类院校,其中6门课程获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2门慕课在“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71门在线课程在全国地方高校UOOC(优课)联盟上线。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2项。学校大力扶持师生创业实践,国家级众创空间“金科创客汇”入驻孵化了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省民营科技企业。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累计为社会输送了13.4万余名应用型人才,毕业生深受社会及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 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以坚持发展科技为第一要务,以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载体,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前瞻性新技术研发,以专利申请和成果转化为重点,全力提升科技研发和服务能力。近三年获得授权专利近1000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类纵横向项目2400余项,30余项科技成果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学校积极主动与政府、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开展政产学研合作,建设有江苏省数字技术与产业经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等市级以上产学研合作科技平台76个,一批科技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科教服务、知识产权培训等社会服务工作的品牌效应不断增强。学校荣获“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先进单位”“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等奖项,成立20余年的农科教讲师团荣获全国“特别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学校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通过积极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国际科研协同创新,开拓全球化办学视野,搭建国际人才培养平台,提升国际合作办学能力,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自1995年起,先后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法国、荷兰、美国、英国、瑞士、爱尔兰、俄罗斯、泰国、韩国等国家以及我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高校开展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学校现有教育部批准的中美园艺(生物技术)、中澳软件工程、中英通信工程、中英土木工程等4个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获评“江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先进单位”,并先后获批省教育厅“十四五”高校教育对外开放质量提升工程项目、“江苏省外国专家工作室”、国家外国专家项目“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等。 近年来,学校荣获了“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高校”“江苏省书香校园建设示范点”“南京市文明单位”“建设新南京有功单位”“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状”“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市级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当前,学校紧扣“两全”主题(全心育人育才、全力服务南京),坚持“两建”目标(高质量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高水平建设新兴应用型大学),深化“两化”战略(南京化体系战略、网络化体系战略),不断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奋力谱写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新兴应用型大学建设新篇章。 (2024年3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