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详情
沈阳工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其前身是始建于1999年的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2013年,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与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联合转设,建立沈阳工学院。2017年成为辽宁省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高校。
学校位于沈阳、抚顺交界处的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校园北依浑河,交通便利,占地面积1680亩,建筑面积46.8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和留学生约1.85万人。设有12个教学单位,在42个本科专业和6个专科专业招生。
学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形成生动实践,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获评“辽宁省教育系统雷锋式学校”、辽宁省民办学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文明校园”。
学校把“建设最好的应用型大学”作为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和“依法治校、专家治学、全员育人、特色发展”的治校方略,大力弘扬“追求卓越、互助利他”校训精神。建校以来,已为国家输送了6万余名毕业生。每年成功考取硕士研究生人数占应届毕业生总数的10%左右;毕业生就业率居辽宁省民办高校前列,获评“辽宁省2021年度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全校目前自有专任教师811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70人,占比33.30%;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788人,占比97.17%;双师双能型教师320人。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2版全国“民办及独立学院”教师教学发展指数中,我校位列第10名。
学校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加强教学条件建设,建成了适应专业群发展的16个实验中心、155个实验室,其中省级各类实验示范中心7个;建立深度合作校外实践基地144家,其中8家被评为省级校外实践基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1.78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2.71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约176万册,电子图书约157万册;构建了统一身份认证、多平台集成的智慧校园平台。
学校树立了教学中心地位,加强教学基本建设,现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2项,国家级“新工科”项目2个、“新农科”项目1个。积极推进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示范专业14个、省级优势专业10个,国家一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一流课程93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0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23项。
学校把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近五年,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成绩突出,荣获国家级奖励816项、省级奖励10226项。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2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我校位列2018-2022年全国“民办及独立学院”大学生竞赛榜单第6名(辽宁省第1名)、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第37名(辽宁省第1名)。
学校十分重视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拥有辽宁省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1个,辽宁省工程技术创新中心1个,辽宁省技术转化示范机构1个。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艺术基金4项、中央军委科技委项目1项、中央引导地方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153项,授权专利903项。在“2022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科研竞争力排名”榜单中,我校位列第26名(辽宁省第1名)。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战略,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与15个国家的40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师生互派学术文化交流、学分互认、本硕连读等项目,拓宽师生国际化视野。搭建国际化科研平台,先后建立“一带一路”i5智能制造研究中心、中俄食品生物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中俄学术联盟、俄乌白合作交流中心、中白机械零件硬化修复和保护创新中心等。适应需求,为学生提供“全外语、小班化、沉浸式”语言强化服务,突出“专业+语言”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打造“留学沈工”品牌,累计接收22个国家的231名留学生到校学习。获评辽宁省国际化水平评估试点学校。
多年来,全校上下真抓实干、砥砺奋进,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成果丰硕。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开展的2018年度全国高等教育满意度调查数据显示,我校学生对学校教育质量、教育环境以及学校总体的满意率均在85%左右,各项指标满意度明显高出全国院校平均水平。学校在“2020软科中国民办大学办学水平排名”中位列第8名,在“武书连2023中国民办大学独立学院排行榜”中入选中国一流民办大学,位列第7名,在“武书连2023中国民办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中位列辽宁省第1名。
面向未来,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实施“内涵提升、特色发展、开放办学、创新突破”发展战略,着力促进质量建设上层次、全力确保学校发展上台阶、全面推动各项管理上水平。为建成最好的应用型大学而不懈努力。
(数据截止时间:202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