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库>>大连理工大学
时间  2024-05-20 14:38:18
大连理工大学
双一流 985 211 公办 理工 本科 排名:40
校园介绍
创办时间 1949年
硕博数量 硕士点:275 博士点:181
院校省市 辽宁 大连市
院校归属 教育部
相关推荐
校园详情
学校简介 大连理工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面向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学校以培养精英人才、促进科技进步、传承优秀文化、引领社会风尚为宗旨,秉承“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为基本特质的大工精神,致力于创造、发现、传授、保存和应用知识,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服务国家,造福人类。 大连理工大学1949年4月建校,时为大连大学工学院;1950年7月大连大学建制撤销,大连大学工学院独立为大连工学院;1960年10月被确定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1986年4月设立研究生院;1988年3月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1996年启动实施“211工程”建设,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共建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启动实施“985工程”建设,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重点共建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被中央确定为中管干部学校。2012年1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大连理工大学建设盘锦校区。201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入选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名单;2022年2月,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学校现有教职工4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3100余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兼职教师中的两院院士36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1023人,副高级职称1329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90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0人,“973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2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19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1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83人,“兴辽英才计划”教学名师6人。博士生导师1331人,硕士生导师2542人。 学校现有学生总数49500余人,其中本科生总人数25700余人。研究生总人数238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400余人,硕士研究生18300余人。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构建“顶尖工科、优质理科、精品文科、新兴医科”的一流学科格局。学校设有研究生院,主校区设有26个独立建制的学院及医学部、2个研究院,开发区校区设有2个独立建制的学院,盘锦校区设有3个独立建制的学院,另有3个专门学院(创新、国际、远程)和1所独立学院(城市学院)。有2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还有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20个专业学位类别,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土木水利、能源动力等5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以及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有82个本科专业进行招生,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23个,“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通过全国工程教育认证(评估)专业27个,5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有5个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华罗庚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张大煜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王大珩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钱令希力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4个国家级教育、教学基地(国家工科化学教学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有国家英才计划高校培养基地。建有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土木水利实验教学中心、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化工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车辆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7个国家级教学团队,是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首批十所试点高校之一,国家实施工程教育改革十所试点学校之一,首批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试点高校,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首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高校之一,教育部首批公共外语教学改革试点高校之一,获批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学校的力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有20个一级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优势学科资源丰富、研究实力雄厚。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学校重点建设化学化工、装备制造、运载、建设工程、信息科学,以及管理、数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等“7+1”学科集群。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上海软科最好学科排名中有34个学科上榜,14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泰晤士中国学科评级排行榜有31个学科上榜,4个A+学科和24个A类学科。有13个学科领域位列世界前百分之一,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4个学科领域位列世界前千分之一;8个学科领域进入QS世界学科排名前500名;在软科世界一流、USNews等学科排名中,船舶与海洋工程位列国际第4位,仪器科学位列国际第12位,化学工程位列国际第14位,土木工程位列国际第15位,机械工程位列国际第22位,电子与电气工程位列国际第34位,人工智能位列国际第36位。 357.13万㎡学校占地面积 196.61万㎡建筑面积 374万余册实体馆藏 97个平台 267个数据库 186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 5.1万余种电子期刊 15.5万㎡运动场馆面积 学校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建有1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4个国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业装备结构分析优化与CAE软件全国重点实验室、高性能精密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船舶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电子政务模拟仿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业装备节能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先进装备设计与CAE软件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桥梁与隧道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制造管理信息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热能综合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大连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大连理工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大连理工大学国家振动与强度测试中心),1个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1个国家知识产权(辽宁)培训基地,1个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全国首批);1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辽宁绿色化学化工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装备智能控制与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社会计算与认知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智能生物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模塑建材制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工业装备监测与控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先进高分子及复合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低碳能源与碳封存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辽宁应用数学中心,35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12个辽宁省专业技术创新中心,15个辽宁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1个全国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5个辽宁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6个省级重点新型智库,20个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8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4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0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001年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科技成果奖励63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34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1项;牵头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163项。2012年以来,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中国专利奖金奖2项、银奖3项、优秀奖14项。 学校依山傍海,办学条件优良。已形成一校、两地(大连市、盘锦市)、三区(大连凌水主校区、开发区校区、盘锦校区)的办学格局,总占地面积357.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96.61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现有实体馆藏累计374万余册(件),累计订购97个平台267个数据库,其中中外文电子图书约186万册、电子期刊5.1万余种。学校现有运动场馆面积15.5万平方米。学校拥有一流的智慧校园环境,三校区有线网、无线网全覆盖,构建了完备的信息化服务支撑体系,超算中心为科研提供有力支撑,校园一卡通已实现“卡、码、脸”多渠道认证与消费,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在国内高校中居于先进水平。 学校坚定不移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围绕“完善拓展‘一带一路’,深耕东北亚、深化欧美”国家及地区国际合作的区域战略布局,全方位开展教学、师资、人才培养、科研和组织管理国际化工作。目前,与43个国家和地区的313所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发起中国卓越大学联盟-日本国立六大学联盟以及中国-乌克兰大学联盟,加入中俄工科大学联盟等19个国际大学联盟。学校建有3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合作高校分别是日本立命馆大学、英国莱斯特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合作高校为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有国家公派、联合培养、交换学习、短期交流访问等各类450余项学生海外交流项目,年选派规模达2500余人次;教师长短期出国(境)公派、进修、参会、访问年均1700余人次;年均聘请长短期海外专家学者近600人来校工作访学;2023年以来学校有留学生1660人,其中学历生占比56.7%。 面向未来,学校将传承大工红色基因,发扬大工精神,以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践行“四个服务”历史使命,深化综合改革,强化内涵特色,努力推动学校发展实现新的历史跨越。 (数据截至202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