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海南专业招生计划(人数+代码)
1、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海南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
2、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海南的护理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
3、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海南的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
4、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海南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
5、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海南的口腔医学专业招生人数为4人;
6、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海南的旅游管理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
二、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在海南高考专业招生计划和人数代码
1、2022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海南的招生计划和人数代码3
专业名称 | 招生省份 | 年份/批次 | 专业招生代码 | 招生计划人数 | 选科要求 | 科目 |
---|---|---|---|---|---|---|
大数据与会计 | 海南 | 2022/专科 | 01 | 1 | 不限 | 综合 |
护理 | 海南 | 2022/专科 | 02 | 2 | 不限 | 综合 |
建筑室内设计 | 海南 | 2022/专科 | 03 | 1 | 不限 | 综合 |
医学影像技术 | 海南 | 2022/专科 | 04 | 1 | 不限 | 综合 |
临床医学 | 海南 | 2022/专科 | 05 | 3 | 不限 | 综合 |
药学 | 海南 | 2022/专科 | 06 | 1 | 不限 | 综合 |
口腔医学 | 海南 | 2022/专科 | 07 | 4 | 不限 | 综合 |
旅游管理 | 海南 | 2022/专科 | 08 | 1 | 不限 | 综合 |
学前教育 | 海南 | 2022/专科 | 09 | 1 | 不限 | 综合 |
2、2021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海南的招生计划和人数代码3
专业名称 | 招生省份 | 年份/批次 | 专业招生代码 | 招生计划人数 | 选科要求 | 科目 |
---|---|---|---|---|---|---|
大数据与会计 | 海南 | 2021/专科 | 01 | 1 | 不限 | 综合 |
临床医学 | 海南 | 2021/专科 | 02 | 3 | 不限 | 综合 |
旅游管理 | 海南 | 2021/专科 | 03 | 1 | 不限 | 综合 |
药学 | 海南 | 2021/专科 | 04 | 1 | 不限 | 综合 |
护理 | 海南 | 2021/专科 | 05 | 2 | 不限 | 综合 |
口腔医学 | 海南 | 2021/专科 | 06 | 4 | 不限 | 综合 |
建筑室内设计 | 海南 | 2021/专科 | 07 | 1 | 不限 | 综合 |
学前教育 | 海南 | 2021/专科 | 08 | 1 | 不限 | 综合 |
医学影像技术 | 海南 | 2021/专科 | 09 | 1 | 不限 | 综合 |
3、2020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海南的招生计划和人数代码3
专业名称 | 招生省份 | 年份/批次 | 专业招生代码 | 招生计划人数 | 选科要求 | 科目 |
---|---|---|---|---|---|---|
临床医学 | 海南 | 2020/专科 | 01 | 3 | 不限 | 综合 |
口腔医学 | 海南 | 2020/专科 | 02 | 4 | 不限 | 综合 |
药学 | 海南 | 2020/专科 | 03 | 1 | 不限 | 综合 |
旅游管理 | 海南 | 2020/专科 | 04 | 1 | 不限 | 综合 |
会计 | 海南 | 2020/专科 | 05 | 1 | 不限 | 综合 |
护理 | 海南 | 2020/专科 | 06 | 2 | 不限 | 综合 |
建筑室内设计 | 海南 | 2020/专科 | 07 | 1 | 不限 | 综合 |
学前教育 | 海南 | 2020/专科 | 08 | 1 | 不限 | 综合 |
医学影像技术 | 海南 | 2020/专科 | 09 | 1 | 不限 | 综合 |
三、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最新学校简介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是2000年7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学校秉承原零陵卫校、零陵农校、零陵商校、零陵工校、零陵师范等5所国家和省部级重点中专的办学初心,继承其职业教育传统和精神,办学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学院总占地面积195.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6.97万平方 米,固定资产总值 11.75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67亿元,馆藏图书 102.25 万册。在职在编1024人,其中正高职称70人,副高职称265人,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82%。设12个二级学院和教学部,开设39个高职专业,面向全国27个省市区招生,全日制在校学生2万余人。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4个,省级一流特色专业群3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生产实习实训基地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