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以下是本网站小编整理的关于广西地震带发布的一些信息以及广西历史上上的地震记录相关知识。
一、广西历史上的地震
广西属于地震频度不高,强度不大,震带不多和震源浅的小震区。但桂东南、桂南和桂 西北等地,地震仍较活跃,是发震的主要地段。不过桂北也有,如康熙三十四年正月全州也发生过地震,但强度不如桂南大。
在地震史料上,广西地处边陲, 文化科技较为落后,古籍中缺乏系统完整的地震资料记载,1850年以前的地震记述很少,仅有少量记载,如明万历六年(1578年),桂林府临桂县江头村田中土忽拥起,地裂丈余,压民房10余间,大树、大石皆陷入地。 清宣统三年(1911年),思恩(今属环江县)岜焚村地陷,全村淹没。1936年灵山县的地震,地质学家陈国达曾到震区实地调查,写成调查报告《广东灵山地震志》(灵山县1965年划广西),记录地震前后的情况, 这是广西历史上最完整的一篇地震情况实录。
广西史籍记载最早的地震,是西晋太康九年九月(公元288年10月至11月)发生在贺县贺街的3级地震。据现有史料统计,自公 元288年至1985年的1698年间,发生在广西境内的3级以上(含3级)地震有414次,其中 4 3 4 级以上40次, 4 3 5 级以上4次。实际发 生的地震数肯定比此数字要多。 这些地震的震中烈度,多数在六度以下未达到显著破坏程度。但也有少数地震超过七度,造成较大的破坏。如1875年6月发生在桂西北与黔南一带 的一次强烈地震,震级为 2 1 6 级,破坏区域(烈度在六度以上)的面积甚广。南宁府、镇安府、思恩府和泗城府均受到地震袭击。 间隔61年后,即1936年灵山县发生 4 3 6 级地震。震中在该县平山东,震中烈度九度。七度以上破坏区域面积约4400平 方公里。许多村庄瞬间即成瓦砾之场,灾区居民无家可归,衣食缺乏,处境十分 悲惨。灵山及邻近各县倒塌或损坏房屋7000余间,死亡94人,伤263人。其中罗阳山西北麓一带最烈,六鹅、高塘等地50%以 上的房屋倒塌。有的全村被毁,死者占10%。1970年来广西最大陆地地震是北京时间2016年7月31日17时18分,在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发生5.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苍梧县沙头镇与贺州市仁义镇交界。 但广西的中强以上地震主要发生在桂东南和桂西北地区,从近100多年来看,广西境内曾发生20多次中强以上地震, 几乎全部发生在这两个地区。
二、广西地震带分布图相关知识
根据广西地震台网中心统计研究发现,各地发生的小地震与大地震,通常呈一定的比例关系。小地震频发的,则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相对高;从广西监测统计到的小地震数量情况来看,广西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