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范文

好人主义个人材料剖析及整改措施

发布时间:2023-09-15 13:13:42

好人主义个人材料剖析及整改措施

  不让“老好人”得“好”,就要净化政治生态。“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风不清、气不正,讨好卖乖、明哲保身,说话好听有人信、处世圆滑受欢迎,势必会让“老好人”占上风,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下面就来看小编分享的好人主义自查剖析材料吧。

  好人主义自查剖析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月19日至20日举行。上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持会议。中央纪委常委、上海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侯凯代表上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了题为《坚决维护党的纪律,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工作报告。

  侯凯要求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王岐山同志所作的工作报告和韩正在十届市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反腐败形势的判断和任务部署上来,敢于担当、敢于监督、敢于负责,确保今年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全市纪检监察干部要把绝对忠诚作为最根本的政治要求。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腐败不是地方病,是传染病,上海不是世外桃源,不可能置身事外。纪委是党代会选举产生的专职监督执纪问责的机关,按照党章赋予的职责,肩负着维护党的纪律、保持党的纯洁的重要使命。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战斗在与腐败分子坚决斗争的第一线,没有绝对忠诚,就做不好纪检监察工作。要在政治上坚强,自觉与为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思想上坚定,提高政治敏锐性,保持坚强的政治定力,同各种错误思想、错误观念作坚决斗争;在行动上坚决,维护党的纪律和规矩,对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必须坚决回击、严肃查处。

  从严治党的关键在于从严执纪。当前党内不讲纪律、不讲规矩与不正之风盛行、腐败现象严重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纪委作为党内监督执纪问责的专门机关,要认真落实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的要求,切实担负起维护党纪的政治责任,敢于监督、敢于负责、不怕得罪人,对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的要严肃处理。对指出的“七个有之”的问题,要上升到党纪国法的高度认识和处理,坚决纠正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山头主义,尤其在纪律审查时,对目无组织、欺骗组织、对抗组织、串供的行为,要从严从重查处,确保党纪刚性约束。

  全市纪检监察干部要把干净做人做事作为一条必须坚守的底线。纪检监察工作者对腐败并不具有天然的免疫力,必须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防“灯下黑”。要严格自律,对自己从严要求,时刻保持警醒,日常交往有原则、有界线、有规矩,守住廉洁底线和纪律底线。要管住权力特别是办案权力,严格按照党的章程、党的政策、党的原则和各项制度规矩办事,严格遵守各项办案纪律。要研究建立符合纪检监察机关特点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把监督执纪问责的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市纪委已专门制定机关工作人员办案纪律,明确提出“十条禁令”,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清除自身腐败和害群之马,用铁的纪律打造党和人民信赖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全市纪检监察干部要把勇于担当作为一种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要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碰硬,责无旁贷地守好这块阵地。纪委当老好人,就没有威信可言,是对党的事业和人民信任的一种伤害。要直面问题,发现问题如实报告和处理。对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处理不及时有力的,要追究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面对腐败分子和腐败现象,要敢于亮剑,坚决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

  好人主义自查剖析材料二

  在一些地方,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不起来,与“老好人”思想的盛行有很大关系。“老好人”奉行“多栽花少栽刺”的好人主义哲学,凡事讲求个“你好我好大家好”,开展批评不较真,发现问题不吭声,表扬别人不吝溢美,批评别人惜字如金。如此一来,真话难听到,问题找不出,批评与自我批评难开展,教育实践活动难免流于形式。

  “老好人”思想盛行,必然有其适宜的“生存土壤”:首先是有人欢迎,一些同志特别是某些领导干部缺乏倾听批评的雅量,难以接受尖锐的批评,就喜欢听“老好人”分寸拿捏得当的“假批评真表扬”,这为“老好人”思想提供了“市场需求”;其次是有空可钻,一些单位在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的时候主题设定过于笼统,不能具体到单位实际,比如,总是大而化之的问“在四风方面存在哪些问题”,而不能具体到“哪些政策在制定前没征求基层的意见、哪些工作仅仅下个通知就没了下文”等实际问题,致使“老好人”们以“基层调研少、落实工作不扎实”等避重就轻、人人可犯的“批评”搪塞过关;再次是没有压力,一些单位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能坚持“不揭问题、不触灵魂”不罢休的整风精神,满足于会开了、意见提了就完成任务了,此种情况下,“老好人”违背原则、不负责任地“批评”不会受到任何压力也不用承担任何责任,“老好人”思想自然大行其事。

  显然,仅仅靠思想教育,不改变“老好人”思想的生存土壤,“老好人”之风难刹。领导干部要带头“说真话、听真话”,带头抵制“老好人”思想,形成以“老好人”为耻的舆论导向,让“老好人”思想难有市场;要进一步具体、细化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内容标准,使“老好人”大而化之的“蒙混”招数难以奏效;要拿出“不揭问题不散会、不触本质不过关”的“硬架势”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逼迫”老好人们不说真话不行、话说不透不行。惟有如此,才能改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土壤,从根子上遏制“老好人”思想的蔓延,真正将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好人主义自查剖析材料三

  在机关单位,常常见到“老好人”,他们打着“团结同事”的旗号,对领导曲意奉承、对同事大加赞赏,即便领导同事有错误,他们也视而不见、不予提醒,以此维护自己的“好人缘”。干部爱当“老好人”,表面看起来只是干部“会来事”,实际上,“好人主义”是一种不讲党性讲关系、不讲原则讲圆滑、不讲正气讲和气、不讲实效讲实惠的“庸俗主义”、“利己主义”,正折射出机关作风上的软弱涣散。

  事实证明,“老好人”越多的机关单位,其作风上的“老问题”也就越多,如不及时清除,“老好人”终将变成“老害人”。因此,笔者认为,清除机关单位“老好人”,关键在于用好制度规范、作风改进和党性教育这三种“药剂”。

  以制度规范为“清洗剂”。干部爱当“老好人”,根本原因是这种基于言语上的情感“投资”零风险、高回报。用溢美之词阿谀奉承、溜须拍马,把领导、同事“捧上天”,做足顺水人情,若对方得势,自己便趁机借势,用人情关系帮助自己得名获利,若对方失势,自己便划清界限,绝不趟这摊“浑水”,最终全身而退,毫无风险可言。正因如此,若想清除机关“老好人”,就需要将制度规范作为“清洗剂”,好好地对机关干部队伍进行细致全面的清洗。一方面要制定形成完善的问题责任追究制度,在追究第一问题责任人的同时,对在问题讨论、民主决议中不负责任、不讲原则的“老好人”,予以连带追责,让随风倒的“墙头草”因风“跌倒”;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规范机关单位选人用人制度,让人民群众参与干部测评,避免机关单位领导、干部互吹互捧,让光说不干、不得民心的“老好人”没机会、没舞台,以此清除机关“老好人”滋生的土壤,让“老好人”无处生存。

  以作风改进为“除根剂”。凡事讲究追本溯源,治病救人也好,改变作风也罢,关键是要找准根源,对症下药。党员干部爱当“老好人”,说到底就是其思想作风上出了问题,意识不到不讲原则、形式主义的危害所在,只是一味地注重眼前利益、看重个人得失,是病在根上、病在骨髓。作风顽疾不改,“好人主义”消除。所以说,清除机关“老好人”,就要将作风改进当做“除根剂”,力求从根上入手、在根上用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既要加强对党员干部个人思想作风的督导改进,及时清除党员干部思想上利己主义、形式主义的残根毒瘤,让干部不愿当“老好人”,又要大力改进机关单位整体作风,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外部环境,让“老好人”成为机关“异类”,让他们无处藏身,并且用好的作风环境改变他们,以确保作风改进行取得实效。

  以党性教育为“保鲜剂”。清除“老好人”后的机关单位,犹如除草过后的广阔田野,虽暂无杂草,但也极易滋生新的问题。唯有不断维护、不断保鲜,才能确保机关单位风清气正,不生杂草。党性教育,作为共产党员思想上的“保鲜剂”,能够及时清除思想上的灰尘、防止滋生作风上的霉菌。因此,清除机关“老好人”,要用好党性教育这个“保鲜剂”,要增强党员干部的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让党员干部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权力观和政绩观,通过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真正做到视工作重如山、视名利淡如水,在思想上筑起铜墙铁壁,自觉抵御不良诱惑、不良作风,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不给机关干部蜕变成“老好人”留有任何机会。

  清除机关“老好人”,“三药剂”来收实效。我们希望通过用好制度规范、作风改进和党性教育这三种“药剂”,能够彻底清除机关“老好人”,让会议讨论多一些辛辣的争辩讨论、少一些露骨的阿谀奉承,让民生问题多一些有效的解决措施、少一些飘渺的闭门造车,让机关干部始终以人民为重、以事业为重,多讲真话、多说诤言,以不怕得罪人来换取无愧于民、无愧于心!

  好人主义自查剖析材料四

  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的“三老”作风,是领导干部官德的具体表现,是党员先进性的外在体现,一直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和赞誉。

  然而,时下一些干部却“圆滑世故”伪装成“老实好人”,工作上不讲原则、不辨是非。对内精于谋关系,善拉“小圈子”,只点头不摇头,只栽花不栽刺,但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对外不愿讲真话,不敢暴露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问题,热衷于“政绩工程”,一味地大铺摊子、阔摆场子。在巧言令色的包装下,“潜伏”于干部队伍中,不但阻碍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削弱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甚至使一地方、一单位、一部门正气不彰、邪气升腾,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老好人”之危害,人所共知,大部分党员干部群众深为痛恨,但也有少数干部为谋私利,乐于当“老好人”。笔者以为,这不仅与少数干部放松党性教育、利己主义思想作祟有关,也与部分地方和单位求稳怕乱、追求表面“团结”有关,更是与干部选用及管理有关。民主测评、民主推荐“以票取人”为“老好人”提供了“进步”机会,考核奖惩不尽完善,“老好人”没得到应有的批判,致使老实人吃亏,甚至被边缘化。因此应加大力度、下大功夫,完善干部选拔、考评和监督机制,以制度设计让老实人得利、“老好人”吃亏,以制度引导广大干部争做老实人,不做“老好人”。

  要摒弃对“票”的迷恋,做到“看票”不“唯票”。结合干部实绩,科学分析、全面研究干部得高票的来源,思考得少票的缘由,切忌把得票多少与干部优劣直接挂钩。做实对“绩”的深挖,要做到用“成绩”和“口碑”说话。不能只看文字、数字政绩,还需到实地看一看、问一问、访一访,看看引进的项目、建起的楼房是为撑门面还是为老百姓真正所需,从而判断干部干事的初衷,检验为民的情感。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