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讲述了我们党从建党到建国的光辉历程,是一部优秀的党史教材。延安时期是《重生》的重要内容。以下是大学高考网小编整理提供的观看心得,快来阅读看看吧。
纪录片《重生》心得体会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党的历史上学习氛围空前浓厚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推进当前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延安时期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宝贵经验
(一)确立丰富的学习内容。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因此,延安时期始终把马列主义的基础理论学习摆在学习的首要位置。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普遍提高全党的理论水平就成为这一时期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主题。除此之外,毛泽东同志还强调学习历史知识、军事理论、科技知识等方面知识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全党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增强了党的战斗力,顺利推进了学习型政党的建设。
(二)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学习风气如何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延安时期党内大兴学习之风,广大党员都把学习当作人生目标、价值取向、生活理念。通过“五五学习节”活动和整风运动的开展,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增强了党员学习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全党通过学习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三)培养坚定的学习信念。延安时期,在学习型政党的建设过程中,党通过各种方法培养广大党员树立共同学习的信念,使党员的学习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正是由于全党有共同的学习信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共同的理想追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革命不怕牺牲成为当时党员干部的精神追求,因而,延安时期的党员干部更自觉的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无私奉献。
(四)采用多样的学习方法。延安时期党为了保证学习效果,达到学习目的,积极倡导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习与调查相结合。毛泽东同志强调,各党校要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把实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作为学习的中心任务;重视调查研究的展开,倡导全体党员身体力行。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为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奠定了基础,也提高了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能力。
(五)建立完善的学习制度。为把干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党中央健全领导机制,专门设立干部教育部,负责领导全党的学习。同时坚持每天2小时学习制,把干部学习情况作为干部鉴定的主要内容之一;建立学习小组制度,让非党干部与党的干部编在同一小组内学习,以便互相督促、互相勉励、共同提高;健全学习指导制度和考核制度等等,从制度上确保学习的长效性。
二、延安时期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有益启示
(一)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不断丰富学习内容。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和掌握,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为此,全体党员、干部要把学习作为政治责任,时刻有能力不足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养成善于学习和勤于学习的习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理论素养。
(二)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学风,不断加强学风建设。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就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学风,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各级领导干部要成为自觉学习的模范和表率,并带动全体党员的学习,在全党范围内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三)推进建设,不断增强学习信念。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学习践行,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兴国之魂,是先进文化的精髓。只有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对马克思主义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才能落到实处。广大党员、干部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坚定理想信念,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的坚定信仰者。
(四)激发学习潜能和动力,不断创新学习方式。党员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可以采取集中与分散、长期与短期、在职与业余相结合等多种形式,以广大党员自学为主,以开展短期培训、专题讲座等为辅助形式。要充分利用好网络、多媒体等多种平台,切实提高党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注重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不断完善学习制度。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建立与时俱进的学习制度,加强学习管理,完善激励机制,从而推进学习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要建立健全集体学习制度、培训轮训制度、学习考核制度等多项制度,努力使党员干部的学习形成长效机制。加强对学习过程的管理,强化监督检查和考核,并把考核结果纳入领导干部和党员的综合评价体系,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纪录片《重生》心得体会
曾几何时,红军“嗒嗒”的马蹄声在这里响起;曾几何时,这里留下了红军深深的脚印;曾几何时,这流伟红军可歌可泣的故事;曾几何时,这里留下了红军长征的精神!这里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这里是独具天险的泸定桥;这里是峰峰如剑,插入云霄的娄山关;这里是冰封雪盖的夹金山;这里是中国的摇篮!
红军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是战争史上的奇迹。到底是什么使原本弱势的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使红军愿意抛头颅洒热血,使红军历尽艰辛,克服险阻也最后走向胜利呢?信念,是千千万万红军心中永存让人民翻身做主人,过幸福生活的信念!
为了这心中永存的信念,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浴血奋战。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红军才有了“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气概!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的温情!
信念支撑着红军由劣势转为优势,支撑着红军走向了胜利。长征的胜利不是偶然的、暂时的,而是必然的、永恒的。回顾历史,历史的一幕幕不禁重现在眼前。官渡之战中曹操运用几万之众大破袁绍十万大军;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不过数万兵将却火烧赤壁,大破曹操八十三万大军;淝水之战中谢石、谢玄率八万之众勇击苻坚百万雄师……然而这些只是凭军事家的谋略,而且他们无法改变中国战乱的历史。唯有红军以数万之众在共产党领导下,心中永存信念,出奇制胜冲破了蒋介石百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走向长征的胜利!走向中国革命的胜利!
纪录片《重生》心得体会
震撼啊!数千人马驮着锱重万里长征,面对的是百万虎狼之师,前有堵截,后有追兵。面对高山悬崖,冰雪雨雾、湍急的河流、莫测的风暴、灼热的沙漠、无底的沼泽,饥寒交迫、刀山火海。。。。。。这一重又一重令人无法相信的困难,却被这支队伍战胜了,这就是红军,这就是“无坚不摧”的红军。
历史的车轮已经把人类载入到一个崭新的世纪,我们远离了那战火纷纷的年代,现在的人们面对困难有两种选择:知难而退或者就是知难而进。知难而退的人几乎占了三分之二。记得有一次,我有一道题不会做,没有经过任何思考,就不做了,现在想起来,那是我人生路上的一次最大的失误。我后悔自己没有去面对它,没有去锻炼自己,红军爬雪山的时候,吃的是皮带、树根,穿的是草鞋,薄衣,他们却翻过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战胜了一道又道的困难。试想一下,我在他们的面前似乎变得那么的渺小和苍白无力。。。。。。,其实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去面对它,俗话说:“困难就像弹簧一样,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我们学习的过程,正如科学家攻克难关一样,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只有披荆斩棘,奋勇当先,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知识就像满目琳琅的大宝库,探寻它的路是坎坷的,不能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其实,困难的重量是由你的习惯来称的,在怕困难人的眼中,它就像巨人一样,相反,在怕困难人的眼中,它只不过是蚂蚁大小,只有经过磨练的人,才会不停地与困难做斗争,勇于和困难做斗争的人才能取得胜利。
“不经一番彻苦寒,怎得梅花扑鼻香”,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潜心研究十多年,验算用的草稿纸竟达十几麻袋之多。终于攻克了数学上的难题哥得巴赫猜想。诺贝尔奖的创立人诺贝尔,为了研制炸药,有十几次差点落入死神的魔掌,但是他还是不放弃,继续研究,终于取得了胜利。中国的保尔张海迪,在轮椅上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神舟五号经过中国科学家几代人的努力,终于成功的飞上了太空,让世界人民所瞩目,救死扶伤的李时珍,经过自己二十多年的呕心沥血,不知道踏遍多少青山悬崖,用心血筑成了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这不就是一些活生生的例子吗?正是由于他们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持之以恒的精神才换来他们伟大的成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衰是我们中华儿女每个人的神圣责任,在学校我们要把红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发扬下去,我们要学好每一科知识,孜孜不倦的学习,用科技来强国,我们要沿着先烈们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让祖国永远巨人般立于世界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