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高考在即,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院校和专业?选学校选专业又有哪些技巧?今天李老师整理了最新的四川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录取分数线数据,包含近三年四川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最低录取分数和最低位次排名,和专业招生方向等数据。
一、四川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分数线是多少分
最新据2023年四川农业大学招生办官方公布的农学专业录取数据,我们可以知道四川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如下:1、在辽宁省份2021年的四川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物理专业分数线是56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9315名;
2、在湖北省份2022年的四川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物理专业分数线是56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2633名;
3、在湖南省份2019年的四川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理科专业分数线是56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1221名;
4、在四川省份2020年的四川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理科专业分数线是58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33587名;
5、在贵州省份2019年的四川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理科专业分数线是53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6393名;
6、在新疆省份2020年的四川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理科专业分数线是47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0988名;
二、四川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分数线统计表2019-2022
专业序号 | 专业名称 | 年份 | 录取省份 | 科目 | 选科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1 | 农学专业 | 2021 | 河北 | 物理 | 物理+(化学或生物) | 573 | 27552 |
2 | 农学专业 | 2020 | 河北 | 理科 | - | 605 | 28238 |
3 | 农学专业 | 2019 | 河北 | 理科 | - | 571 | 32398 |
4 | 农学专业 | 2022 | 河北 | 物理 | 物理+(化学或生物) | 568 | 26529 |
5 | (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21 | 辽宁 | 物理 | 物理+(化或生) | 567 | 19315 |
6 | (语种不限)农学专业 | 2020 | 辽宁 | 理科 | - | 556 | 21585 |
7 | 农学专业 | 2019 | 辽宁 | 理科 | - | 557 | 22170 |
8 | (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22 | 辽宁 | 物理 | 物理+(化或生) | 569 | 18490 |
9 | 农学专业 | 2021 | 吉林 | 理科 | - | 506 | 13580 |
10 | (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20 | 吉林 | 理科 | - | 534 | 14406 |
11 | (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19 | 吉林 | 理科 | - | 541 | 15123 |
12 | (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22 | 吉林 | 理科 | - | 514 | 13706 |
13 | 农学专业 | 2021 | 黑龙江 | 理科 | - | 516 | 13388 |
14 | 农学专业 | 2020 | 黑龙江 | 理科 | - | 541 | 16147 |
15 | 农学专业 | 2019 | 黑龙江 | 理科 | - | 537 | 19409 |
16 | 农学专业 | 2022 | 黑龙江 | 理科 | - | 501 | 15837 |
17 | (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21 | 浙江 | 综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611 | 31963 |
18 | (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20 | 浙江 | 综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616 | 31487 |
19 | (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19 | 浙江 | 综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615 | 33784 |
20 | (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22 | 浙江 | 综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620 | 28276 |
21 | (4440元/年;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21 | 安徽 | 理科 | - | 570 | 28054 |
22 | (4440元/年;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20 | 安徽 | 理科 | - | 589 | 28005 |
23 | (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19 | 安徽 | 理科 | - | 555 | 30347 |
24 | (4440元/年;办学地点成都市)农学专业 | 2022 | 安徽 | 理科 | - | 568 | 26651 |
25 | 农学专业 | 2021 | 福建 | 物理 | 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 576 | 17826 |
26 | (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20 | 福建 | 理科 | - | 568 | 17939 |
27 | 农学专业 | 2019 | 福建 | 理科 | - | 528 | 21448 |
28 | (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22 | 福建 | 物理 | 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 566 | 19766 |
29 | (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21 | 山东 | 综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575 | 33827 |
30 | (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20 | 山东 | 综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593 | 31845 |
31 | (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19 | 山东 | 理科 | - | 574 | 32036 |
32 | (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22 | 山东 | 综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572 | 34873 |
33 | (4440元/年;办学地点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21 | 河南 | 理科 | - | 591 | 32664 |
34 | (4440元/年;办学地点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20 | 河南 | 理科 | - | 612 | 33477 |
35 | (办学地点: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19 | 河南 | 理科 | - | 567 | 37129 |
36 | (4440元/年;办学地点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22 | 河南 | 理科 | - | 575 | 32661 |
37 | (办学地点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或生) | 589 | 21037 |
38 | (地点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20 | 湖北 | 理科 | - | 588 | 20624 |
39 | (地点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19 | 湖北 | 理科 | - | 568 | 21185 |
40 | (办学地点: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或生) | 563 | 22633 |
41 | (办学地点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20 | 湖南 | 理科 | - | 589 | 20333 |
42 | (办学地点: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19 | 湖南 | 理科 | - | 560 | 21221 |
43 | 农学专业 | 2021 | 广东 | 物理 | 物理+(化学或生物学) | 583 | 36126 |
44 |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22 | 广东 | 物理 | 物理+(化学或生物学) | 580 | 38303 |
45 | (理工类,4年,4440元/年,在成都校区办学)农学专业 | 2021 | 广西 | 理科 | - | 549 | 16183 |
46 | (理工类,4年,4440元/年,在成都校区办学)农学专业 | 2020 | 广西 | 理科 | - | 557 | 17403 |
47 | (在成都校区办学)农学专业 | 2019 | 广西 | 理科 | - | 556 | 19207 |
48 | (理工类,4年,4440元/年,在成都校区办学)农学专业 | 2022 | 广西 | 理科 | - | 546 | 15627 |
49 | 农学专业 | 2021 | 海南 | 综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624 | 6657 |
50 | 农学专业 | 2020 | 海南 | 综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616 | 7298 |
51 | 农学专业 | 2019 | 海南 | 理科 | - | 626 | 7011 |
52 | 农学专业 | 2022 | 海南 | 综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641 | 5262 |
53 | (办学地点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21 | 重庆 | 物理 | 物理+(化学或生物) | 588 | 19319 |
54 | (办学地点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20 | 重庆 | 理科 | - | 556 | 18906 |
55 | (办学地点: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19 | 重庆 | 理科 | - | 558 | 24454 |
56 | (办学地点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22 | 重庆 | 物理 | 物理+(化学或生物) | 550 | 20314 |
57 | (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21 | 四川 | 理科 | - | 581 | 31858 |
58 | (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20 | 四川 | 理科 | - | 588 | 33587 |
59 | (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19 | 四川 | 理科 | - | 600 | 33701 |
60 | (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22 | 四川 | 理科 | - | 582 | 28255 |
61 | (成都校区)(语种:不限)农学专业 | 2021 | 贵州 | 理科 | - | 531 | 15179 |
62 | (成都校区(语种不限))农学专业 | 2020 | 贵州 | 理科 | - | 542 | 18540 |
63 | (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19 | 贵州 | 理科 | - | 538 | 16393 |
64 | (成都校区)(语种:不限)农学专业 | 2022 | 贵州 | 理科 | - | 531 | 14574 |
65 | (雅安校区)农学专业 | 2021 | 云南 | 理科 | - | 578 | 13313 |
66 | 农学专业 | 2020 | 云南 | 理科 | - | 583 | 16388 |
67 | (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19 | 云南 | 理科 | - | 575 | 17965 |
68 | (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22 | 云南 | 理科 | - | 577 | 14388 |
69 | 农学专业 | 2021 | 陕西 | 理科 | - | 524 | 21074 |
70 |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20 | 陕西 | 理科 | - | 528 | 23281 |
71 | (教学地点: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19 | 陕西 | 理科 | - | 538 | 24965 |
72 | 农学专业 | 2022 | 陕西 | 理科 | - | 525 | 21638 |
73 | 农学专业 | 2021 | 甘肃 | 理科 | - | 510 | 12185 |
74 | 农学专业 | 2020 | 甘肃 | 理科 | - | 526 | 12027 |
75 | 农学专业 | 2019 | 甘肃 | 理科 | - | 535 | 12137 |
76 | 农学专业 | 2022 | 甘肃 | 理科 | - | 504 | 12210 |
77 | (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21 | 青海 | 理科 | - | 443 | 4716 |
78 | (年收费4440元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20 | 青海 | 理科 | - | 452 | 4391 |
79 | (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19 | 青海 | 理科 | - | 481 | 3608 |
80 | (成都校区)农学专业 | 2022 | 青海 | 理科 | - | 450 | 3810 |
81 | 农学专业 | 2021 | 新疆 | 理科 | - | 489 | 7466 |
82 | 农学专业 | 2020 | 新疆 | 理科 | - | 475 | 10988 |
83 | 农学专业 | 2019 | 新疆 | 理科 | - | 506 | 9037 |
84 | 农学专业 | 2022 | 新疆 | 理科 | - | 470 | 7572 |
三、四川农业大学师资和院系介绍
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现任党委书记庄天慧教授、校长吴德教授。 办学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前身是1906年创办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此后历经四川高等农业学校(1912年)、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1914年)、公立四川大学农科学院(1927年)、四川省立农学院(1932年)、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1935年)、四川大学农学院(1950年)等多个历史发展阶段。1956年四川大学农学院整体迁至原西康省(1955年撤销)省会雅安独立建校为四川农学院,1985年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2001年四川省林业学校整体并入。学校现有雅安、成都(温江)和都江堰3个校区,占地总面积约4500亩,馆藏文献资源1166万册(件)。 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现设有学院27个,研究所(中心)1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涵盖农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文学、教育学、法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二级学科4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二级学科8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类别10个,本科招生专业76个;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4个,部省重点学科20个。2005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根据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综合计分,学校在全国农林高校、在川高校中分别位居第7和第4。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4个学科ESI排名近年持续稳定保持世界前1%,农学、兽医学2020年分别入围软科一流学科排名世界前50强和前51-75强。2017年动物营养与饲养科学、2018年作物学入选全国高等院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 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荟萃。现有教职工3600余人,其中:教授424人、副教授571人;博士生导师318人、硕士生导师83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高级专家1人,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2人,特聘教授3人、青年学者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4人,国家973计划首席青年科学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5人,霍英东教育基金获得者14人,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3人,四川省杰出人才奖获得者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12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54人,四川省天府青城计划杰出科学家4人、天府领军人才13人、天府青年拔尖人才10人,四川省天府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