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考

2024年沈阳化工大学新生在哪个校区及新生开学报到时间

发布时间:2023-09-20 00:56:21

沈阳化工学院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沈阳市的西南,地处国家级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腹地,紧邻装备制造业核心区和化学工业区。学校为国家首批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学校是辽宁省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之一,沈阳市重点项目研发基地,辽宁石油化工技术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学校始建于1952年,之初隶属东北人民政府;1956年,隶属化学工业部;1958年,隶属辽宁省人民政府,原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为学校题写了校名;1960年,更名为辽宁科学技术大学,隶属中国科学院辽宁分院;1962年,改回沈阳化工学院,重新隶属化学工业部;1998年,管理体制变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辽宁管理为主。学校于1999年开始筹划新校区扩建,2000年动工建设,2001年底迁至新校区办学,是辽宁省最早实现校区置换的高等学校。

  学校新校区占地近1500亩;校舍建筑面积近5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近9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近亿元。校区布置通透、美观自然,校园植被丰富、设施齐全,彰显了园林、艺术、学术之学府风格,突出了实用、简约、大方之高校特色,被赞誉为全省最美的校园,是育人、治学的理想之所。

  学校弘扬特色育人文化。长期以来,积淀形成的“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人文精神和“强学力行、喻理求真”办学校训,成为了我校大学文化和育人树人之精髓,贯穿并融入教育教学,造就了一批批基础扎实、爱岗敬业、务实肯干、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与适应性的毕业生。学校育人工作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1984年,时任团中央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和团中央候补书记的李克强同志亲临我校检查指导育人工作,极大地激励了我校广大师生员工的进取精神和工作热情。新时期,我校明确办学指导思想,科学谋划教学立校、科研强校、人才兴校战略,加快学校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迈进的建设步伐,不断推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学校目前实现办学以工为主,以化工为特色,工、理、经、管、文、法、教、医等8大学科门类相结合。现有硕士学位授权点23个,合作培养博士专业4个,工程硕士领域4个,本科专业44个,所设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联系紧密,基本覆盖了与地方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国家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石油化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制药、新材料、先进装备等重点领域;拥有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0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省级新技术转移推广中心和省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3个;建有沈阳市大学科学园;设有校级科研中心(所、室)50余个。

  学校现有10个二级学院、4个二级系。在校本科生、研究生13000余人,另有独立学院本科生3000余人,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学生千余人。拥有教职工1,300余人,其中教师近800人。具有教授、副教授等副高职以上教师4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500余人,专兼职博士导师20余人。聘请名誉教授、兼职教授5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现有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2人次,辽宁省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和优秀专家8人次,辽宁省学科带头人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9人、千人层次20人,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2个,辽宁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2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5人,辽宁省专业带头人2人,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人。

  学校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走“质量、结构、特色、效益”协调发展的道路,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教学管理,确保教学投入,依托学科优势和特色,大力培养具有为人民服务思想、创业与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十五”以来,学校累计投入教学经费近2亿元;化工原理和物理化学课程为国家级优秀课,物理化学实验室曾被评为全国优秀实验室;有多项教学成果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被评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第一类特色专业;有辽宁省高等教育精品课12门、辽宁省示范性专业3个、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产学研相结合创新性实验试点建设项目10项。学校获得省部级教学改革立项66项。

  学校始终注重学生素质教育,特别是在当前更加注重加强学生的创新与创业教育,蓬勃开展以学生“科学训练、社会实践、社会工作、特色活动、系列竞赛、系列讲座”为载体的“6S”素质拓展训练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为人民服务思想、创业与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培养。学校多次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多次获得由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颁发的“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高校优秀组织奖;在国家和省举办的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比赛,数学、电子、计算机、英语等竞赛活动中获得了百余项奖励,位居国内同类院校前列;在全国和省市举办的文化、艺术、体育等比赛中获得了好成绩;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具有举办高水平运动队资格;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4万余名毕业生。近年来,学校连续保持毕业生年一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被授予“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称号。

  学校注重科技创新,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十五”以前,学校获得国家发明奖2项,省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十五”以来,学校先后承担各类科研项目千余项,其中,承担国家“863”项目、“973”项目、国家经贸委的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国家科技部的地方重大攻关项目和重点科技创新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等400余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社会科学奖励60余项,其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社会科学奖一等奖6项;共发表科研论文600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400余篇,出版专著50余部,取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20余项。

  学校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有一批科研成果通过技术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有一批成果被国内大型企业推广应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多次被辽宁省政府命名为“省校合作先进单位”和“辽宁省产学研先进集体”。辽宁省政府表彰的“辽宁省十年产学研合作十佳范例”的成果中有2项为我校所完成。学校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英、俄、日、韩、比等国20多所高水平大学和科研单位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质量,强内涵,不断提高办学实力和水平,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明显的多科性区域强校。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