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习俗

遵义过年有什么风俗传统活动和习俗

发布时间:2024-02-27 02:43:17

临近春节,外出人员即使再远都尽可能赶回家与家人过年。现在很多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总觉得过年并不怎么热闹,毕竟现在不少城市为了安全和保护环境,都不允许燃放烟花爆竹了。而一些比较传统的习俗也都逐渐被人遗忘了。但其实在各个地方的乡村里依然还保留着那些传统的年俗。那么遵义过年有什么风俗传统活动和习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遵义过年有什么风俗传统活动和习俗

一、遵义过年的风俗

熏腊肉

腌腊肉是我们遵义农村的传统习俗之一,把猪肉切成不到一寸厚、一尺多长的长条,要用盐巴反复搓揉肉(有条件的,可以把盐巴放在锅里炒一下,再搓到肉上),待腌透后再放入罐子里,盖好,防止耗子、猫儿狗儿捞嘴。

有条件的,还可以搭个棚棚,这就是俗称的qiu腊肉。一般秋腊肉是用山上的松丫,也有用据木子的。要是在农村里就撇拖了,直接挂在火炕上就行。

香肠解馋

说到腊肉,当然不能不提到香肠。入冬以后,家家户户都会割上30来斤半精半肥的猪肉,用刀剁或用机器将肉绞碎,加适量的食盐、生姜米、料酒和水,并调以五香粉、味精等佐料,灌入洗净的猪小肠内,用筷子塞紧,扎紧两端,扎成一节一节的,放着风干。

打糍粑

糍粑是遵义新年里必须吃的食物。打好的糍粑团成一个个小圆坨,经过反复捶打的糍粑柔软细腻、香糯可口。若有小孩在,刚打好的糍粑必定会拿点出来现吃,家里邻里的小朋友人手一个小糍粑,唱着童谣蹦蹦跳跳,别提多欢乐。

甜酒是遵义人的一大爱,平时里经常做甜酒吃或者买甜酒吃。而到了春节这样重大的节日,寓意良好的甜酒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了,来年生活甜甜美美嘛。而且冬天做甜酒比夏天做更好,因为冬天做的不容易坏。一般在贵州,春节家里来客人了,又不是吃饭的时间,就可以煮一碗甜酒汤圆或甜酒粑粑给客人吃,香甜又暖胃。

甜酒汤圆

吃是过年的主要节目

“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起”

除夕夜,女人们带着女孩子在家包饺子,男人们带着男孩子去给祖先上坟。小时候,不但没有电视,连电都没有,吃过晚饭就睡觉。——这是真正地开始过年了。

年夜里的饺子(汤圆)是包进了钱的,我们盼望着能从饺子(汤圆)里吃出一个硬币,这是归自己所有的财产啊,至于吃到带钱饺子的吉利,孩子们并不在意……

现在,如果愿意,饺子(汤圆)可以天天吃,没有了吃的吸引,过年的兴趣就去了大半。如今,没有美食的诱惑、没有神秘的气氛、没有纯洁的童心,就没有过年的乐趣,但这年还是得过下去……我们所怀念的那种过年,现在的孩子不感兴趣,他们自有他们欢乐的年。

二、大年初一到初七都有哪些传统习俗

1

正月初一,不动扫帚

春节的习俗中一般都会有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的说法,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到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除夕前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正月初一春节的习俗讲究的是开门炮仗: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拜年,大年初一第一天,到亲朋好友家拜年或是打电话问候是必不可少的,说声“过年好”,祝福每个人全年都是大吉大利。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2

大年初二,回娘家拜年

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饭住下,俗称“住娘家”;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

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

3

年初三,老鼠娶亲

在春节的习俗中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许多。民间风俗这日称为“穷鬼日”,初三一早家家户户都会“扫穷鬼”,将初一至初二囤积了两天的垃圾扫出,意味着扫走污秽晦气和穷根的民间习俗。所以这一天不外出串门拜年,就是怕被人当“穷鬼”一样扫走。这一天又称“赤口日”忌串门,人们都不会外出拜年串门,外出遇到就会容易引起与人有口角之争执,故家中有长辈的对这日会很在意,自己足不出户同时不让晚辈外出拜年串门,留在家中免遇上口舌之争的凶煞。

4

年初四,恭迎灶神

这天,是灶王爷回民间的日子,他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燃放鞭炮,以示恭迎。北方有些农村风俗,绑火神,用玉米梗或麦梗帮在棍子上,点燃后从自己家送到河里去,代表一年家里无火灾。

5

年初五,拜财神,发利市

年初五,称作“破五”,因为之前的禁忌过了这天便可破除,所以也谓“初五隔开”。这天垃圾变成了“穷气”,因此要清扫家里,将垃圾送出去,俗称“送穷出门”。“五忙日”,禁止动土,否则可能会有灾害发生。

6

年初六,“送穷”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送穷之俗在唐代相当盛行,大文学家韩愈曾写过一篇《送穷文》,其中说:(主人)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唐诗人姚合还写有诗《晦日送穷三首》,其中第一首云: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民间广泛流传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7

年初七,安顿身心

农历正月初七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人日”、“人胜节”或“七元日”,即“人类的生日”。民间传说,女娲造人时,前六天分别造出了鸡、狗、羊、猪、牛和马,第七日造出了人,因此,汉民族认为,正月初七是“人类的生日”。这在中国至少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人日”,传说里若这日天晴,代表人身安适;若阴雨,则疾病瘟疫生。又称“七煞日”,许多事情都不宜在这天进行,尤其应避免外出远行。

三、遵义过年吃什么

遵义人的年夜饭!鸡鸭鱼肉是每家桌上都有的,现在多了海鲜,传统的糟辣鱼现在多数都是清蒸鲈鱼,多了一道白灼或者香辣的基围虾。

遵义人的年夜饭,吃的是气氛。人不到一般不动筷子!吃年夜饭前会放一串火炮,火炮声响完了大家就进屋开始吃饭。遵义人的年夜饭!有山珍海味,也有家常小菜。经典菜肴有糟辣鱼,小米鮓,辣子鸡,盐菜扣肉,粉蒸肉,炸酥肉,蒸香肠,夹沙肉,凉拌折耳根,泡椒板筋等等。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