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当地人交流的过程中,于奇文了解到,他们最需要的是站在讲台上那个人,乡村学校现在最缺的就是老师。
于奇文告诉记者,那个曾拒绝他的校长所在的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规模小学,共350多个孩子,学校有23人的公办教师编制,实际教师人数只有12人。其中在岗的只有11人,这11个中还有5个是当年从民办老师转过来的,年龄将近60岁。也就是说,整个学校能够承担教学任务的只有五六个年轻老师。他们要管理这么多的孩子,承担这么大的工作量,教育资源很匮乏。
曾经有一次,于奇文及团队一群人到了贵州都很激动,一次性捐了70多台电脑、一个电子阅览室、一个电脑教室,教室里的黑板换成了电子投影白板,花了三四十万。但钱花完了之后,这些设备用不上,因为没有老师能够教孩子使用。
“这些经历让我明白,再大规模的硬件投入都无法真正解决乡村的教育问题。如果没有站在讲台上的那个人,再漂亮的教室不过是一栋水泥房子、再丰富的图书室不过是一间印刷品库房、再先进的计算机不过是一堆电子元器件组合品”,于奇文说。
于是,企业家出身的于奇文在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父母心公益基金下面,发起了“烛光行动——乡村资教计划”。
据悉,“烛光行动”自1月启动至12月底,已在贵州建了4所“烛光小学”,招聘了24名老师,服务约1400名乡村学生。,他们计划在国家级贫困县再建20所“烛光小学”,服务6000名在校学生。
政协委员热议“资教”
于奇文告诉记者,他曾经跟许多乡村学校校长、老师建议,从教育机构引进一些支教老师,但他们很不接受。
一般支教老师来得时间短,即便能坚守久一些,走了之后一切又恢复原样。另外,频繁的人员更替不仅导致师资队伍不稳定,更让孩子们极为不适应。
与“支教”相比,“资教”的核心就是本地化,用本地老师到本地学校教本地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