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西、黑龙江、吉林、甘肃、安徽、江西等6省区,新高考改革实行专业组模式。
选科要求相同的专业分成同一个专业组,按专业组为单位投档。
很多人认为,专业组是新高考录取位次大幅波动的主要原因,然而并不是!
真正引起大学和专业录取位次巨幅波动的原因,是本科合并一次投档。
这一点,已经在2021年那届新高考的湖南、湖北、江苏、福建等省份得到充分验证。
第一次经历新高考的家长,如果不能把握这个底层逻辑,今年大概率还会吃亏:或者滑档,或者专业被调剂到冷门。
一届上一当,当当都一样。
正是因为以专业组为单位投档,所以会有大量考生被动走调剂专业。
由于志愿填报本质是选专业,能上什么大学取决于考生的目标专业,所以大多数考生适合“专业优先”。
什么情况下能够保专业成功呢?
一位网络粗人说:想冲学校,就不要计较专业;想保专业,就不要计较学校。
话虽然是粗鲁了些,但真是有些道理。
明知新高考改革会导致录取分数乱成一锅粥,还要幻想“不浪费1分”,想要吃肉,还不想挨打,这样的好事,可以来一万打儿。
所以,一定要把防止滑档和专业被调剂,放在今年志愿填报前两位来考量。
具体来讲,3个档次的院校录取数据,对应3种用法:
1、重点院校数据如何用?
第一档是重点院校。
这个重点院校,可理解成“双一流”重点大学,下限是只设一批次招生计划的大学。
这部分大学,只有小部分考生可以考上。
所以是否合并投档,对他们来讲,影响不大。
能达到重点大学的录取分数,可以在2023年分专业录取数据的基础上,适度留一个提前量,就可以保证录取,且防止专业被调剂了。
具体留多少余量合适呢?
平台往期不少视频都介绍了:找到同档次大学最好的那个专业。
为什么最好的那个专业,反而可以避免被调剂呢?
这是因为80%以上的考生和志愿填报机构只知道根据分数“冲稳保”或用分数匹配专业。
这种逻辑和操作上的“野路子”,直接导致大多数考生错过真正的好大学和强专业。
这也是“二八定律”在志愿填报行业中的集中体现:80%的人不会填志愿。
2、普通院校数据如何用?
第二档,是大多数地方普通大学。
这部分院校,特指同时存在一本和二本专业招生的情况,录取走势可以参照和推导。
这部分院校的录取走势是,合并投档以后,原来本二中的热门专业,比如计算机通信电子等,会无限逼近原来一本专业的录取分数,超过原来一本专业的总体投档线。
至于被拉高的幅度,10000-30000位次都非常正常。具体可参照同一所大学与一本专业的位次差。
而原来一本专业中的冷门专业,比如土木工程、应用化学等,跟往年相比,录取分数会呈下降趋势。
大家可看下方视频中的东北电力大学加深印象。
3、二本院校和专业数据如何用?
第三档,是二本院校。
这部分院校特征是只在二本批次招生,涉及数量较多,走势较为复杂。
想保专业成功,大多数考生尽量不要挑学校了,越有竞争优势,越能抢专业成功。
用张大嘴的话来说:七个小矮人,都差不多,记住别挑了。
比如上一节,关于北京联合大学(本二)录取走向,以北方民族大学(本一本二专业兼招)为参照,整体和专业录取分数会逼近或超过北方民族大学。
在下方教学视频中,引用的沈阳理工大学在江西是本二招生,区位优势一般,江西考生家长和机构仍然会将它视为二本院校,基本不会给出较高的投票分数。
所以,计算机专业可以放心报考,并保证录取,不会被调剂。
也就是说,本科合并后,大多数院校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没有政策性投档优势。
这种情况下,有区位优势和专业实力强的大学录取分数会迅速窜升。
对我们三维十字定位法而言,这不是问题,还是那句话:找到那个同分同档次大学最强的专业,就可以保证录取,避免被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