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高考在即,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院校和专业?选学校选专业又有哪些技巧?今天李老师整理了最新的井冈山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数据,包含近三年井冈山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最低录取分数和最低位次排名,和专业招生方向等数据。
一、井冈山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分数线是多少分
最新据2023年井冈山大学招生办官方公布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数据,我们可以知道井冈山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如下:1、在河北省份2019年的井冈山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理科专业分数线是49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91646名;
2、在辽宁省份2022年的井冈山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物理专业分数线是46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60147名;
3、在湖北省份2021年的井冈山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物理专业分数线是49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68692名;
4、在重庆省份2021年的井冈山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物理专业分数线是52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50302名;
5、在重庆省份2019年的井冈山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理科专业分数线是50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51271名;
6、在四川省份2022年的井冈山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理科专业分数线是49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05825名;
二、井冈山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分数线统计表2019-2022
专业序号 | 专业名称 | 年份 | 录取省份 | 科目 | 选科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1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21 | 河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09 | 78673 |
2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20 | 河北 | 理科 | - | 532 | 86893 |
3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19 | 河北 | 理科 | - | 498 | 91646 |
4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22 | 河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13 | 75878 |
5 | (办学地点校本部)(收费标准4790元/年)(学制四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21 | 内蒙古 | 理科 | - | 387 | 37434 |
6 | (校本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22 | 内蒙古 | 理科 | - | 407 | 35494 |
7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21 | 辽宁 | 物理 | 物理+不限 | 458 | 60295 |
8 | (语种不限)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20 | 辽宁 | 理科 | - | 461 | 59146 |
9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19 | 辽宁 | 理科 | - | 458 | 63652 |
10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22 | 辽宁 | 物理 | 物理+不限 | 467 | 60147 |
11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21 | 江苏 | 物理 | 物理+不限 | 482 | 104651 |
12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22 | 江苏 | 物理 | 物理+不限 | - | - |
13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21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511 | 47657 |
14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20 | 福建 | 理科 | - | 493 | 46745 |
15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19 | 福建 | 理科 | - | 467 | 47494 |
16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22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 | - |
17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21 | 江西 | 理科 | - | 494 | 69365 |
18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20 | 江西 | 理科 | - | 510 | 62962 |
19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19 | 江西 | 理科 | - | 492 | 62270 |
20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22 | 江西 | 理科 | - | - | - |
21 | (4790元/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21 | 河南 | 理科 | - | 510 | 128279 |
22 | (4790元/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20 | 河南 | 理科 | - | 541 | 114968 |
23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19 | 河南 | 理科 | - | 494 | 117785 |
24 | (4790元/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22 | 河南 | 理科 | - | - | - |
25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498 | 68692 |
26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 | - |
27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21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10 | 72475 |
28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 | - |
29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21 | 广东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21 | 105098 |
30 |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22 | 广东 | 物理 | 物理+不限 | - | - |
31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21 | 重庆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20 | 50302 |
32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20 | 重庆 | 理科 | - | 475 | 54303 |
33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19 | 重庆 | 理科 | - | 503 | 51271 |
34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22 | 重庆 | 物理 | 物理+不限 | 488 | 48582 |
35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21 | 四川 | 理科 | - | 512 | 92079 |
36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22 | 四川 | 理科 | - | 494 | 105825 |
37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21 | 云南 | 理科 | - | 488 | 57166 |
38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20 | 云南 | 理科 | - | 492 | 57809 |
39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19 | 云南 | 理科 | - | 490 | 55648 |
40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22 | 云南 | 理科 | - | 491 | 54150 |
41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21 | 青海 | 理科 | - | 370 | 11684 |
42 | (年收费4790元)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20 | 青海 | 理科 | - | 384 | 10698 |
43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19 | 青海 | 理科 | - | 391 | 11568 |
44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2022 | 青海 | 理科 | - | - | - |
三、井冈山大学师资和院系介绍
井冈山大学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高校,是科技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会商支持建设高校,是同济大学对口支援高校,是一所融研究生教育、普通本科教育和留学生教育于一体的全日制综合性大学。学校于1958年开始创办,位于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江西省吉安市。六十多年来,学校历经撤并和数易校名,于2007年10月恢复更名为井冈山大学。学校现有3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2458.7亩,校舍建筑面积73.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4.1余亿元,图书馆藏书230万余册,有“三级甲等”直属附属医院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所,有吉安市卫生学校1所。学校设有15个教学学院(部)和3个管理型学院,现有本科招生专业60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面向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港澳台地区招生,其中13个专业列入一本批次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8万余人,本科生第一志愿录取分数线多年保持较高水平;2011年获批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单位,现有硕士研究生143人;2007年起招收外国留学生,现有留学生397人,生源国27个国家;另有各类成人教育学生1万余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75人,其中教授128人,副教授399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职工1016人。现有二级教授10人,先后聘请了王梓坤院士、欧阳自远院士等10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客座或荣誉教授。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入选“井冈学者”特聘教授2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25人、赣鄱英才555工程2人、“青年井冈学者奖励计划”2人、“双千计划”1人。有60多位教研人员被同济大学、南昌大学等20多所高校聘为博士或硕士研究生导师,指导了18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特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一流特色专业2个、省级一流建设专业6个。获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5个。有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10门、省级线下一流课程6门、省级高校育人共享计划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省级课程育人共享计划5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