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无疑是汽车行业的焦点。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眼下,新能源汽车要解决的既有“远虑”,也有“近忧”。
如果说“远虑”是工信部已召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起草启动会,开始着手制定新一轮的产业发展规划,那么“近忧”无疑是迟迟不出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让人等得无比心急。无论是“远虑”还是“近忧”,都对行业发展有着很大影响,需要慎重对待。
从若干个不同网传版本的真假难辨,到相关部委领导透露的“正在抓紧研究制定”;从有望在春节前公布,到至今仍没有动静,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真的让整个汽车产业都等得好着急。
截至目前,可以找到的关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最新官方消息,仍然是在1月12日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工信部部长苗圩透露,相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制定。现在,又一个多月过去了,新版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仍然没有要公布的迹象,着实让人看不懂。年度的财政补贴政策调整,自然是越早公布越好,按正常逻辑讲,至少在上一年的年末或者新一年的年初公布都是合适的。
事实上,近几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出台的时间呈现出愈发延后的现象。2016年执行的财政补贴政策,发布时间是2015年4月;2017年执行的财政补贴政策,发布时间是2016年12月;2018年的财政补贴政策,发布和执行的时间是2018年2月12日。而的财政补贴政策,至今仍在路上。
从此前的提前半年多公布,到现在的杳无音信,难道是补贴政策的制定难度和出台阻力越来越大了吗?一项政策的出台和调整,肯定是要坚持审慎的原则,但如果迟迟不出台,政策实施的时效性就会打折扣,同时给整个产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就会被放大。
产业政策,最忌讳缺乏一致性,一旦突然有巨大的变动,会让企业猝不及防,进而使整个产业产生大的波动。我国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一年一调整,企业本身压力已经非常大。一款汽车产品的研发周期少则二三年,多则五六年,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也很大,补贴的相关技术标准如果每年提升一次,企业很难及时应对。
可是,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仍然需要仰政策之鼻息,很多企业拿不到补贴根本不挣钱,如果要想拿到补贴,不得已的办法就是缩短产品研发或者迭代更新的周期,而这并不符合新能源汽车安全为先的发展基本原则。
特别是动力电池这部分,在补贴政策调整中,相关的技术标准要求可以说是一年一提升,但根据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动力电池材料的改进开发需要经过材料开发、测试验证、单体产品认证、实车验证的完整周期,整个过程通常需要24~28个月,和补贴政策的调整步伐完全不在一个节奏上。
在这方面,行业已经有了教训。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发生新能源汽车起火事件40余起。有专家分析认为,这些新能源汽车起火事件的主因是电池热失控,直指产品质量问题。产品质量问题是指产品在设计、制造、验证和使用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其中一个原因是部分企业为获取更多补贴,在技术验证过程中急功近利,导致工程解决方案不成熟。
可见,一年一调整的补贴政策越早出台越好,可以给企业留出相对充裕的应对时间。这一点,想必政策制定者心里也跟明镜儿一样。那么,为何政策还迟迟没有出台?笔者贸然揣测,可能是参与制定政策的部委考虑问题的重点有所不同。
从财政部来讲,国家每年投入的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是有预算的,但现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呈爆发式增长,在预算总额确定的情况下,自然意味着单车补贴额度会大幅下降。从工信部和科技部来讲,首要考虑的是确保2021年补贴全部退出后,产业不发生大的波动,分阶段释放退坡所带来的压力,防止一次退坡坡度过大带来的大起之后的大落。
所以,的补贴政策既要结合财政预算按计划退坡,又要考虑补贴退坡幅度过大给产业造成的波动,每一项调整都考验着政策制定者的智慧,想各方面兼顾着实需要时间。可是,整个产业已经等不及了,如果再不出台,企业只会更加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