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取“5.12”教训设防考虑罕遇情况
高孟潭对南都记者介绍,新版区划图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四级地震作用”的概念,即常遇地震动、基本地震动、罕遇地震动和极罕遇地震动,并且规定了“四级地震作用”相应的地震动参数确定系数。
要知道,地震区划图的两张基础图件给各区域划分的设防地震动参数,都是设定在“基本地震动”的情况下。所谓“基本地震动”,相当于50年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动。也就是说,50年内,发生比区划图给出的基本地震动还大的地震地震动参数影响的可能性是10%.
新版区划图在基本地震动的基础上提出的罕遇地震动、极罕遇地震动等,其超越概率更低。这就像是设想了几种“更恶劣的情况”,并且给出换算系数,可以快捷地算出相应的更高的设防水平。
为什么要设想更恶劣的情况呢?高孟潭介绍,其实日本在“3.11”特大地震后就明确提出,必须考虑小概率事件造成的不可接受的后果,例如规划时必须将此种情况考虑在内。地震后,日本新建的居民住宅、学校、医院、应急救灾机构和设施等都完全避开海啸能达到的地方。我国汶川地震后也有类似的思路,例如北川县城另地重建。
因此,新版区划图给出“四级地震作用”的换算系数,也就是为规划、设防、甚至备灾应急时考虑更恶劣的情况提供地震动参数。本质上是抗震设防思路的转变。
学校、医院抗震等级与区划图没有直接关系
新版区划图对学校、医院等重要工程建筑有何影响?新标准起草组负责人、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高孟潭对此解释,各地对学校、医院的抗震等级有不同要求,与区划图没有直接关系。
南都记者了解到,新版区划图给出的“四级地震作用”及其地震动参数确定系数,主要是提供了一个计算公式,各地可根据不同的设防要求,计算出学校建筑物的地震动参数,可直接用于工程设计。根据《广东省防震减灾条例》,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以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教育建筑中,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学用房以及学生宿舍和食堂,抗震设防类别应当不低于重点设防类。所谓“重点设防类”,则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
广东地震区划图
广东属于中等危险程度区域
新版地震区划图将广东划分为4个区域,广东省地震局副局长梁干介绍,广东省位于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 .05g到0 .20g区内。其中,一半以上的面积都位于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区,其中部分地区到达0.15g和0.20g.据了解,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单位:g)越大,地震风险程度越高,建筑物抗震设防要求也越高。
0 .20g相当于一个什么概念?根据震级、烈度与区划图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值对应关系表,0 .20g对应的地震防设烈度为8度。梁干介绍,因为地震烈度与距离震中的距离有关,越靠近震中烈度越大。他打了个比方,如果此时我们站立的地面下为震中,发生了8级的地震,那这种情况下,站立的地方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 .20g.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高孟潭介绍,在广东省内部来看,广东沿海地区地震动参数值较高,地震危险水平较高,粤北、粤西地区参数值则较低。从地震危险性上看广东属于中等危险程度区域,西部重大地震断裂带附近则位于0 .20g区到0 .30g区。
潮汕东部、徐闻南部省内抗震设防要求最高
根据新的区划图,广东大部分位于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 .05g区的区域,占全省土地面积68.08%,分布在0 .10g沿海条带区以北的全部区域。南都记者了解到,全省来看,广东省内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 .20g区的面积占比最小,为1 .72%,主要分布在徐闻南部和潮汕地区的东部。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 .15g区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 .73%,主要分布在徐闻北部、阳江南部和潮汕中东部。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 .10g区,占全省土地面积26.47%,主要分布在广东沿海一带,形成一条从东至西连续分布的0 .10g沿海条带区。
广东属于中等危险程度区域
新版区划图将广东划分为4个区域,广东省位于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到0.1g区内。其中,一半以上的面积都位于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区,其中部分地区到达0.15g和0.20.
梁干介绍,从广东省范围来讲,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 .05g的区域面积占比增加了5 .34%,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 .10g的区域面积占比增加了7.73%,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 .15g的区域面积占比减少了0 .2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 .20g的区域面积占比增加了0 .11%.值得注意的是,之前连南、连山、连州、阳山、广宁、怀集、德庆、乐昌共8个区县,根据此次区划图,从不设防区提高到0 .05g区。
根据此次新的区划,广东已经取消不设防区,并且不少地区烈度上升。这些地区的建筑是否需要采取抗震加固措施?根据惯例和法律实践,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法不溯及既往”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