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素材

农村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范文(两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22:12:50

履职尽责,勇做扶贫先锋

??驻村第一书记张浩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张浩,男,蒙古族,中国共产党党员,内蒙古党校研究生学历。2009年参加工作,任伊金霍洛旗国有资产管理局资产股主任。2014年9月-2017年1月,派驻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毛盖图村,任第一书记。2018年4月至今,由伊金霍洛旗组织部统一安排,再次担任毛盖图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

四年来,张浩同志积极践行“做合格党员、当干事先锋”的要求,履职尽责,奔波于“精准扶贫”第一线,勇做扶贫先锋,用实际行动,为扶贫攻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当好第一书记 尽职履责不懈怠

一、精细调研,摸准村情,确立扶贫工作思路。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张浩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进行精细调研,摸准村情,确立扶贫工作思路。

毛盖图村,距离镇政府10公里,总面积19.5平方公里,下辖5个社,总户数231户,总人口为497人。其中常住户76户149人,外出户155户,348人。少数名族(蒙古族)3户5人,党员17名,低保户10户,残疾人15人(重度残疾2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6户,贫困人口13人。该村农牧业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该村的发展。

2018年再次派驻到村后,张浩迅速走遍全村的常住户,重点入户走访6户贫困户,访贫因,挖穷根。通过走访调研,张浩同志深刻认识到:该村的脱贫关键,是要培育适合当地的主导产业,解决内生动力。结合村情,提出“强组织,建产业,求外援”的工作思路,试图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毛盖图村村情的扶贫工作新路子。

当好引路人 扶贫帮困见成效

二、抓党建,重宣传,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为解决毛盖图村基层党建薄弱、扶贫缺乏带头人的问题,张浩多措并举。

一方面是抓党建。组织带领村党员干部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鼓励大家在扶贫攻坚战斗中,做标杆,树榜样;落实成立了毛盖图联合党支部,同帮扶单位伊旗国有资产管理局党员同志、帮扶责任人定期召开“三会一课”,并按组织要求,做好党员积极分子培养工作。

另一方面是重宣传。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张浩同志非常注重党的精准扶贫政策教育。其一,通过大力开展“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精准扶贫,不是养懒人”等思想培训会,积极宣传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增强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其二,利用国有资产管理局、伊金霍洛党建等新媒体微信公众号,刊登宣传了驻村工作队驻村日记等文章数篇,点击率累计4000以上,同时被市委组织部公众号刊登信息一篇,及时宣传驻村工作队消息,展现派驻毛盖图工作队风采,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肯定。

当好贴心人 情系百姓暖民心

三、成立村办企业,激发精准脱贫的“内生”动力。

为了培育适合该村的主导产业,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张浩同志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社会参与”的原则,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让毛盖图村呈现出“户户要发展,全村要脱贫”的精准扶贫氛围。2017年,毛盖图村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公司??“毛盖图种养殖公司”,主营肉羊养殖销售业务。帮扶单位为公司筹集借款七万元;公司同组织部争取“红色领航行动”借款三万元,作为公司起步资金。2017年用收益金发放给贫困户共计15只羊,近200只鸡仔,并且年底结账时已达到盈利。此举,激发了该村群众脱贫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给大家带来了党和政府精准扶贫政策的温暖和阳光。

四、争取外援,夯实基础,确保帮扶到位。

为了早日帮助该村脱贫,张浩同志借力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积极奔走,争取外援,夯实基础,确保帮扶到位。

一是多方协调。2016年,他通过多部门协调,为毛盖图村争取到了百亩耕地项目,新增变压器一台,机井三眼,高压电线3公里,项目资金12万8千元。

二是向供电部门反映实际情况,2018年至今,为毛盖图村四社争取增加变压器一台,电压线路3.8公里,基本解决了四社多年来的供电不足问题,年底在“农网改造”项目中,可以完全解决整村供电问题。

此举,极大地助推了该村扶贫攻坚的发展步伐,受到了该村群众的热烈称赞。

五、当好政府“助手”,积极参加、开展、完成基层任务。

一是按照镇党委、政府统一安排,组织驻村工作队为村民讲解农耕地确权工作的重大意义,实地协调化解多起土地纠纷矛盾,帮助完成村民土地确权登记,累计完成登记表填写300多份,配合完成了农耕地草牧场确权工作。二是协助完成驻村“三委”换届工作。为了保证毛盖图村完成2018年“三委”换届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组织驻村工作队全程参与、监督、配合毛盖图村换届选举,通过“一次预选”、“两次选举”,圆满完成了此次“三委”换届工作。

六、真诚倾注,结成了“帮扶亲”。

针对贫困户情况,张浩同志积极向单位领导汇报,组织帮扶队伍到六户贫困群众家中,开展帮扶、慰问等活动。为贫困户送去大米、面粉、菜油、鸡仔等。倾注了单位的真诚关怀,结成了“帮扶亲”。

付出,终于换来了丰厚的回报,根据今年苏布尔嘎镇对毛盖图村的全村常住户动态管理摸底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该村贫困户收入在2016年已经高出国家贫困户基本标准,至此,该村贫困户人均收入均以每年10%的增长率,持续增收,达到正常脱贫的基础上“脱贫不脱政策”,对切实有扶贫需求的,继续给予政策性扶持。今年10月11日,驻村召开毛盖图村“三委”、社长、村民代表会,确定了毛盖图村本年度没有疑似贫困户。目前,我村贫困户0户,脱贫户6户13人,其中稳定脱贫4户9人。

在“第一书记”的岗位上,张浩同志认真践行了“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思想理念,切实帮助和解决了驻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做到了勤于学习、廉洁自律,时刻保持一名共产党员和基层领导干部应有的清正廉洁形象,在精准扶贫攻坚战中,履职尽责,勇做先锋,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辛勤结硕果,青春谱华章

??质量检验中心李卫卫事迹材料

李卫卫,女,现年40岁,是质量检验中心聚酯站短丝化验运行班长,物性检验技师,长年工作在倒班一线,凭着对化验工作的执着和热爱,用智慧和汗水,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现了巾帼的风采,她先后十次荣获公司技术大比武物检分析工第一名,荣获2009-2010年度"集团公司技术能手",这些荣誉的背后包含了许许多多勤劳的汗水和辛勤的付出。

苦练,铸就过硬本领

1998年李卫卫从隆惠公司的一名电焊工投身化纤战线当了一名化纤物性检验工,隔行如隔山,正当她踌躇满志之时,却生了一场大病,没有参与开工前一年多的集中培训,错过了最佳的学习机会。面对差距,她没有却步,克服困难,从头学起。她记下了几十万字的学习笔记,家里的床头、厨房、走廊里,到处都是她制作的操作规程卡片,一有功夫就看上几眼,加深记忆。正是因为她严格要求自己,勤学知识,苦练技能,才让她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由电焊工向一名化验员的质的转变,2001年在车间首次技术比武中一举夺魁,如今十五年过去了,她已经成为岗位上的技术尖子。

多年来的潜心钻研,终于让她练就了一身绝活,实现了化验分析的又快又准。纤度分析是短丝化验的一个重要分析项目,但由于分析过程要将比头发丝还要细上几十倍的纤维计数,分析难度大,非常花费时间。为提高分析速度,使分析结果更好地服务于生产控制,李卫卫通过细心观察和无数次的实验和摸索,终于在分析记数上找到了突破口,由原先的单根计数,练成了现在的一次5根计数。凭此绝招,她将纤度分析时间由原来的2个多小时,逐步缩短为90分钟、74分钟,直至现在的45分钟,极大地提高了班组工作效率。

凭借着过硬的技能,她参与了国家标准样制作,参加了职工技能鉴定题库和"精一能二"题库的编写,先后解决了短纤维强伸抽检吻合率低、Y101型原棉分析仪缠辊和吸丝、短纤维干热收缩率分析准确率低等多项技术难题。在节约大量维修费用的同时,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率,大大减少了质量投诉,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细心,严把质量关口

短丝化验是我厂涤纶短纤维定等出厂的最后一道防线。多年来,李卫卫凭借着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分析,严格把关,对分析数据坚持进行逐一审核,并对可疑的样品进行全过程的复测跟踪,确保了每个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015年9月,分析一批大有光样品因超倍长降为合格品,她在采来的20包样品中发现只有一包样品中有超倍长,及时向大班长和短丝装置进行了反映,并到库房现场手检,发现整批200多包样品中只有2包样品中有超倍长,剔除不合格的2包样品后重新分析,最终定为优等品,避免因为少量纤维质量差而影响一整批纤维降等,提高了产品效益,优等品与合格品价格相差300元/吨,这一下子就为厂里避免了2万多元的经济损失。

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她在分析短纤维疵点时, 发现梳棉机缠辊落棉多,落棉呈球状,不能正常分析,经认真查找,发现是梳棉机净棉箱漏气,及时进行了处理,确保梳棉机正常使用;及时发现去离子水大面积污染、纤维强力老化等诸多现场问题,在有力服务生产的同时,也为我厂直接避免了数万元的经济损失。每年分析5000多项数据,准确率均是100%;多年来,经她分析定等的4000多批短丝产品,未出现一例差错。把一件很简单的事千百遍地做好,这就是不简单。

努力,取得优异成绩

任何工作都是枯燥的,但李卫卫并没有局限于每日的简单重复劳动,而是与其他职工一起从日常分析工作中发现问题,进行攻关,取得成绩,收获快乐。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她坚持参加QC活动,积极投身于难点、热点问题的技术攻关,先后取得了多项QC成果,其中《提高短纤维长度分析准确率》荣获2011年度中国质量协会石油化工分会优秀QC成果一等奖,小组被评为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提高快速萃取法分析短丝含油率的准确率》荣获2012年度河南省优秀QC成果一等奖;《提高短纤维干热收缩率分析准确率》荣获2013年度河南省优秀QC成果一等奖;《建立涤纶针织纱染色判疵点的分析新方法》荣获2014年度集团公司一等奖;《提高涤纶短丝强伸分析抽检吻合率》获得2015年度河南省一等奖。

她十分注重发挥骨干作用和传帮带作用,着力提高班组成员的整体素质,使班组的各项管理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多次荣获分公司"安全生产先进班组"、"巾帼文明示范岗"等荣誉称号;2015年班组被评为"四星班组".她个人也先后荣获洛阳石化技术尖子、巾帼标兵称号。荣获2007、2008、2009年度分公司"技术能手"荣誉称号;荣获2008年度分公司 "首席员工"称号;荣获2009-2010年度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技术能手称号;荣获2014年质检中心十佳员工;荣获2015年质检中心先进工作者。

十七年的化验工作,荆棘与鲜花一路,坎坷同欢歌齐飞。她追逐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止,面对成绩,她又确定了新的起点。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