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与阅读勾连,考查考生对经典作品的内容情节、人物形象等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微写作第①题,与第四题的阅读文本《根河之恋》联系起来,试题要求考生在了解《平凡的世界》整部作品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人物及相关情节,并对其“从原有的生活方式走向了新生活”的意义或价值有所思考。经典阅读与文本阅读的勾连,由此及彼,便于考生产生联想,顺利作答。
4. 与微写作勾连,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鼓励个性化的思考与表达。
例如,微写作第②题,要求用花来比喻《红楼梦》中的人物。花与人的互喻,是中华文化的一种高级审美观,古老独特而有韵味。考生可以从人物的形象、性格、命运等多方面特点中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理解最充分的来写,而选择用哪一种花来喻人,则充分体现了阅读体验的个性化特点。按照题目要求,考生须将花的某种特点与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结合起来,依据作品内容,自圆其说,这样的具体写作任务,从某一角度灵活考查了考生对经典阅读的深入理解和思考能力。
2017年经典阅读试题,重在考查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能力和水平,即:真正通读了整本书,读了之后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为学生提供选择空间的同时,有层次地考查了个性化阅读和思考的能力。其意义在于,引导学生养成多阅读、从小阅读整本经典作品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追求个性化的阅读。
(二)在试卷整体设计上,注重板块之间的联系,注重基础、积累和应用。
高考语文北京卷各个版块的能力考点分明,又相互配合,共同组成完整的能力考查体系,这一结构特点已获得广泛认可。2017年试卷在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板块的考查重点,加强板块之间的联系,强调对学生语文基本能力的综合考查。
1. 重视语文基础,重视对积累水平、运用能力、思维能力等的综合考查。
2017年试题承继了以往重视基础考查的风格,强调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对学生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多文本阅读强调泛读,侧重考查信息提取、筛选、概括等实用类文本的基本阅读能力;古诗文阅读强调积累和运用,侧重考查对文言文基本词汇、古诗常用意象的理解、赏析能力;散文阅读强调精读,侧重考查对内容的理解、情感的体悟和写作手法的赏析等文学文本的基本阅读能力;写作侧重考查对记叙文和议论文这两种常用文体的写作能力。
试题在积累与运用、综合考查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例如,多文本阅读第5题,要求考生选择最合适的古诗句来概括“文物原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现在却走近了大众”这一现象。试题将信息的概括、分析和理解能力与语文知识的积累、应用能力结合在一起。
又如,文言文阅读第14题,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作者做出判断的直接依据。试题素材源于苏轼的一篇议论性文章,比起故事性较强的文言文,它的阅读难度要略高一些。试题侧重考查考生对上下文内容及逻辑关系的理解能力,虽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但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过类似的文章,如《过秦论》《六国论》等;古诗阅读第16、第17题,侧重考查考生对“意象”的理解。意象是学习古诗的要素之一,古人常常通过意象来抒情言志,考生要结合自己对意象的理解来赏析诗歌的内容和手法。这些试题都意在引导考生,日常的古诗文学习,不仅限于背诵默写,还要学会积累,重视理解和感悟,能将所学知识和能力灵活运用到阅读中,真正理解和体会蕴藉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丰厚内涵和优美意境。
2. 探索读写结合的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强试题内容之间的联系。
语文试题由不同版块组成,各版块的考查功能各有侧重,但是,它们不是简单的“拼接”在一起,而是按照内容的联系、阅读写作的规律、语文能力呈现的特点有机组合的整体。
例如,微写作将散文阅读、经典小说阅读、应用性写作联系在一起。文体不同,但人物、环境、情节等都是作品的重要内容,是理解主旨的关键要素。这些内容的有机勾连,符合阅读鉴赏的规律,也为考生提供了思维的角度和发散点。“写”体现了“读”的效果,“读”促进了“写”的生成。这样的考查,有利于展示考生真实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纠正微写作的模式化有积极作用。同时,也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启示:在语文学习内容之间建立起广泛的深入的联系,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