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宣城是几线城市
宣城是四线城市,简称宣,古称宛陵、宣州,是安徽省地级市,地处安徽省东南部,是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一翼,是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资本转移的前沿阵地,皖苏浙交汇区域中心城市,东南沿海沟通内地的重要通道。
二、宣城相关简介
宣城地处皖东南,毗邻苏浙,地近沪杭,古属吴越。建国初期设宣城专区,后并为芜湖专区和芜湖地区,1980年芜湖地区更名为宣城地区。1982年4月,宣城地委、行署机关由芜湖搬迁至宣城。2000年撤地建市,现辖宣州区、宁国市、广德市和郎溪县、泾县、绩溪县、旌德县。全市国土面积12340平方公里,居全省第4位。2018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78.9万人;常住人口264.8万人,比上年增加3.4万人。
宣城是千年郡府地,历史悠久,人文昌盛。公元前109年西汉在此设丹阳郡,历代为郡、州、府、路治所,先后被称为宣城郡、宣州、宁国府。唐朝时宣州与苏州、杭州并列为江南三大中心城市。文化底蕴深厚,文房四宝文化、徽文化、诗歌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宗氏文化并存共荣,素有“宣城自古诗人地”、“上江人文之盛首宣城”之称。敬亭山被誉为“江南第一诗山”。李白7次来宣城,留下了80多首诗作。同时,宣城泾县云岭是新四军军部、东南局所在地,红色文化丰富。
宣城是生态秀美地,山灵水动,绿色宜居。宣城既有山川之胜,又兼海陆之丰,史载“平生闻说宣城郡,水石幽奇人物俊”、“路入宣城便称奇”,森林覆盖率59.34%,是全省唯一的省级生态市,所辖7个县市区均为国家生态县。全市生态系统完好,空气优良率超90%,空气环境质量常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有华东第二高峰清凉峰,皖南最大天然淡水湖南漪湖,神秘的皖南川藏线,“古生物活化石”扬子鳄。入选全国12个2018美丽山水城市,系安徽省唯一。宣城是全国唯一的中国文房四宝之城,宣纸制作技艺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扬子鳄之乡 、中华诗词之市、中国摄影之乡 、国家森林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中国健康养生休闲度假旅游最佳目的地、中国最具投资潜力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 、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 、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 模范城 、全国旅游 “厕所革命” 先进市 、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全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 、全国城市设计试点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集体林权改革先进集体、全国首批社会办中医试点市、全国 “六五” 普法先进城市 、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国家节水型城市。
宣城是综合枢纽地,交通畅达,要素汇聚。宣城是安徽唯一与苏浙两省交界的市,是皖东南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2018年完成铁路、公路等交通建设投资101亿元。芜广铁路完成电气化改造,商合杭铁路、皖赣铁路扩能改造宣城段和芜宣机场、水阳江航道、巷口桥铁路物流基地加快建设。宁宣城际铁路规划获批。省际“断头路”全面动工。3个一级公路项目建成。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通车里程均居全省第3位。宣城火车站东站房、客运总站和宣州综合码头一期建成或使用。建设农村道路畅通工程772.5公里,泾县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杭黄高铁和广宁高速开通运营,宣绩高铁关键工程正式开工,芜黄高速宣城段加快建设,“县县通高铁、域域通高速”的梦想即将成真。
宣城是发展新高地,厚积薄发,加速崛起。宣城是长三角城市群成员,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两翼”之一,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重要组成部分,南京都市圈城市发展联盟成员。地区生产总值跨越两个百亿台阶,达1317亿元,增长8.32%,经济总量排位在全省十六个市和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中均实现前移。财政收入240.1亿元,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1%和14.9%,均创2015年以来最高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9.5%和21.1%。跻身中国城市创新竞争力和2018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全国前100名,创新持续力居长三角城市第3位,获评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优秀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