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梅州是几线城市
梅州是三线城市,广东省辖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东部与福建省龙岩和漳州接壤,南部与潮州、揭阳、汕尾毗邻,西部与河源接壤,北部与江西省赣州相连。
二、梅州相关简介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1988年设立地级市。2017年辖梅江区、梅县区、平远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代管兴宁市。土地面积15864.50平方千米。2017年末户籍人口550.11万人;常住人口437.4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6.48万人。祖籍梅州的海外华侨、华人300多万人,分布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
梅州市耕地面积16.32万公顷,粮食播种面积21.58万公顷,粮食产量124.86万吨。林地面积121.4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5.06%,活立木总蓄积量6443万立方米。重要矿产资源有稀土、锑、铁、石膏、石灰石等。市内水泥用灰岩资源量14亿吨。具有区域特色的矿产有珍珠岩、叶腊石、钒钛磁铁及饰面用辉绿岩等。土特产有金柚、茶叶、脐橙等。
梅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誉为“世界客都”,是叶剑英元帅的故乡、著名革命老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是中国著名的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山歌之乡、金柚之乡、客家菜之乡、单丛茶之乡、油茶之乡、中华诗词之市。主要旅游区(点)有:千年古刹阴那山灵光寺,叶剑英纪念园,中国客家博物馆,黄遵宪故居人境庐,千佛塔,泮坑瀑布,客天下旅游产业园,梅县雁南飞、雁鸣湖旅游度假村、阴那山天文科普园、松源王寿山,兴宁合水水库、神光山,五华七目嶂、益塘水库、热矿泥山庄,平远南台山、五指石,蕉岭长潭胜景、丘逢甲故居、镇山国家森林公园、释迦文化中心,大埔“父子进士”牌坊、泰安楼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园、百侯名镇旅游区、丰溪自然保护区、“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园、三河中山纪念堂,丰顺汤坑温泉、龙归飞瀑、龙鲸河漂流以及中国五大民居之一的客家围龙屋等特色景点;还有独特的客家民俗风情、文化艺术,别具一格的风味饮食等。
【位置、范围、面积】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理位置坐标为北纬 23°23'~24°56'、东经115°18'~116°56'之间。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辖梅江区、梅县区、平远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代管兴宁市。总面积15876.06平方千米。市政府设在梅江区江南新中路。
【地质、地形、地貌】梅州市地质构造比较复杂,主要由花岗岩、喷出岩、变质岩、砂页岩、红色岩和灰岩六大岩石构成台地、丘陵、山地、阶地和平原五大类地貌类型。全市山地面积占24.3%;丘陵及台地、阶地面积占56.6%;平原面积占13.7%;河流和水库等水面积占5.4%。
山脉 市境地处五岭山脉以南,地势北高南低,山系主要由武夷山脉、莲花山脉、凤凰山脉三列山脉组成。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有140多座,其中位于丰顺县的铜鼓嶂海拔1560米,是梅州第一高峰。
盆地 境内主要盆地有兴宁盆地,面积320平方千米;梅江盆地,面积约110平方千米;蕉岭谷地,面积约100平方千米;汤坑盆地,面积约100平方千米。
河流 境内主要河流有韩江,全长470千米(梅州境内长343平方千米),流域面积30112平方千米(梅州境内14673平方千米);梅江,全长307千米(梅州境内长271千米),流域面积13329平方千米(梅州境内10888平方千米);汀江,全长323千米(梅州境内55千米),流域面积11802平方千米(梅州境内1333平方千米);同时还有琴江、五华河、宁江、程江、石窟河、梅潭河、松源河、丰良河等。此外,东江亦沿市境西北的兴宁市边境流过,在梅州境内河段长24.8千米,流域面积260平方千米。
【气候】梅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气候区的过渡地带。以大埔县茶阳经梅县松口、蕉岭县蕉城、平远县石正、兴宁市岗背为分界线,平远、蕉岭、梅县北部为中亚热带气候区,五华、兴宁、大埔和平远、蕉岭、梅县南部为南亚热带区。
2017年,梅州市各县(市、区)年平均气温在21.0℃~22.7℃之间,全市平均为22℃,与常年平均(指1981—2010年平均值,下同)偏高0.7℃。年内气温起伏大,除3月、4月、7月平均气温属负距平外,其余各月均为正距平。其中1月、9月气温明显偏高,1月,梅州市各地的平均气温也打破历史同期最高纪录,全市平均气温15.9℃,比常年高2.3℃。全市各县的极端最低气温为0.2℃~1.1℃,多数出现在12月21日,其中平远录得全市最低温0.2℃;各县极端最高气温为37.7℃~38.7℃,出现时间不一,大埔8月21日测得全市最高温38.7℃。
梅州市各县(市、区)年总雨量在1082.7毫米~1722.1毫米之间,全市平均为1423.5毫米,比多年平均偏少12%。从时间分布看:2017年,全市出现9轮强降雨过程。第一季度平均降雨量达216.5毫米,比多年同期的偏少24.6%,其中1月降雨量18.5毫米,比多年同期减少57.2%,2月降雨量55.8毫米,比多年同期减少42.4%;第二季度平均降雨量732.6毫米,比多年同期偏多8.1%,其中6月降雨量417.4毫米,比多年同期偏多57.4%;第三季度平均降雨量399.8毫米,比多年同期偏少26.2%;第四季度平均降雨量71.4毫米,与历年同期比偏少32.6%,其中,12月2.3毫米,比常年偏少93.2%。从空间分布看:北部的平远、蕉岭降雨量较多,年降雨量分别为1700.7毫米、1722.1毫米,五华、兴宁降雨量较少,年降雨量分别为1082.7毫米、1174.9毫米,全市最大年雨量出现在蕉岭县蓝坊镇,为1977.1毫米。全市各县(市、区)年总日照时数在1665.1小时~1872.3小时之间,全市平均为1824.3小时(与多年平均持平)。
梅州地处低纬,近临南海,受太平洋和山地的特定地形影响,夏日长,冬日短,全年气温高、冷热悬殊、光照充足、气流闭塞、雨水丰盈且集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梅州市已发现的矿产有54种,已开发利用矿产有40种,共有矿区274个。金属类有铁、锰、铜、铅、锌、钨、锡、铋、钼、银、锑、钒、钛、钴、稀土氧化物等,非金属类有煤、石灰石、瓷土、石膏、大理石、钾长石等。
水资源 梅州市水资源丰富,境内多年平均降雨总量251.6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28.7亿立方米,过境客水量127亿立方米。全市人均拥有本地水资源量2579立方米。境内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31.37万千瓦。地下热水资源丰富、水温高、水质好、流量大。如丰顺汤坑邓屋温泉,水温高82℃~91℃,流量为4459公升/秒。
动物资源 梅州市动植物种类繁多,经济价值较大的主要兽类和鸟类有200多种,两栖、爬行类动物有100种以上。
植物资源 境内有2000多种高等植物,经考察采集和记载的就有1084种,隶属于182个科、598属。其中蕨类植物19科、29属、41种;果子植物7科、11属、14种;双子叶植物134科、471属、908种;单子叶植物22科、87属、121种。按树种分类有:材用植物、药用植物、油脂植物、芳香植物、纤维植物、淀粉植物、果类植物、蜜源植物、鞣料植物,还有属于花卉、观赏和庭园绿化类的野生植物。
旅游资源梅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誉为“世界客都”,是叶剑英元帅的故乡、著名革命老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是中国著名的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山歌之乡、金柚之乡、客家菜之乡、单丛茶之乡、油茶之乡、中华诗词之市。主要旅游区(点)有:千年古刹阴那山灵光寺,叶剑英纪念园,中国客家博物馆,黄遵宪故居人境庐,千佛塔,泮坑瀑布,客天下旅游产业园,梅县雁南飞、雁鸣湖旅游度假村、阴那山天文科普园、松源王寿山,兴宁合水水库、神光山,五华七目嶂、益塘水库、热矿泥山庄,平远南台山、五指石,蕉岭长潭胜景、丘逢甲故居、镇山国家森林公园、释迦文化中心,大埔“父子进士”牌坊、泰安楼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园、百侯名镇旅游区、丰溪自然保护区、“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园、三河中山纪念堂,丰顺汤坑温泉、龙归飞瀑、龙鲸河漂流以及中国五大民居之一的客家围龙屋等特色景点。
【民族】据2000年人口普查,梅州市境内有40个民族居住,其中汉族占99.94%;畲族有430人,主要居住于丰顺境内;此外,因工作关系或婚姻嫁娶,在梅州市内居住的少数民族,人口为1200人,其中有壮族、瑶族、满族、回族、蒙古族、苗族、黎族、土家族、侗族、高山族、彝族、朝鲜族、藏族、锡伯族、哈尼族、布依族、维吾尔族、傈僳族、水族、仫佬族、京族、哈萨克族等。外国人加入中国籍的有2人。
【人口】2017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4.77‰,死亡率为5.79‰,自然增长率为8.98‰。年末户籍人口为550.11万人。
【语言】梅州市为客家人比较集中的聚居地,客家话为主要语言。境内除丰顺县的汤坑、汤南、留隍3个镇约11万人使用潮汕方言外,绝大部分人都使用客家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