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宜昌是几线城市
宜昌是三线城市,古称夷陵,湖北省地级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上中游分界处,建制历史逾两千年。宜昌之名始于东晋,市的建制始于解放初,于1992年设立地级市。宜昌市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地形比较复杂,高低相差悬殊。
二、宜昌相关简介
宜昌,位于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湖北省西南部,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清朝时改称“宜昌”,取“宜于昌盛”之意。宜昌历史悠久,巴楚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屈原、古代民族团结使者王昭君的故里。宜昌是三峡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宜昌现辖5区3市5县和1个国家级高新区,国土面积2.1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13.59万,户籍人口391.87万。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结合部、鄂西武陵山脉和秦巴山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上控巴蜀,下引荆襄”。地跨东经110°15'~112°04'、北纬29°56'~31°34'之间,东西最大横距174.0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80.6公里。东邻荆州市和荆门市,南抵湖南省石门县,西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靠神农架林区和襄阳市。
全市共发现矿产地1000多处,其中探明储量的矿产地230处。发现矿种88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51.2%、全省的62%。已探明工业储量的矿产48种,有13种矿产列全省第一。发现矿床397处,其中大型矿床17个,中型矿床58个,小型及以下矿床322个。宜昌市磷矿列全国八大磷矿区第二位,是省内富磷矿石主要产区,累计查明磷储量42.44亿吨,保有储量39.28亿吨。全市磷矿年产量1300万吨左右。水泥用灰岩在全省占有重要位置。矿产资源分布面广,优势矿种产地相对集中,区域特色明显。全市各县市均有矿产分布,但地域差异明显。主要矿产相对集中,形成12个矿产集中区。全市有矿山439家,其中磷矿53家,石墨、锰、金、铜、铅锌、采石场等386家,年产固体矿石2800万吨,从业人员2万余人,实现矿业总产值34亿元,矿产采选业及深加工产值约800亿元。矿业及矿产品加工业在宜昌市国民经济中占有较重的地位,建有湖北宜化集团、宜昌兴发集团、湖北东圣化工公司、湖北三峡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矿产品开发和加工企业,基本形成以磷、石墨、石英砂、石材、水泥原料为主体的生产加工基地,使宜昌成为省内乃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磷化工和建材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