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甘肃586分左右的大学
根据2020年甘肃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的院校分数线可知,甘肃高考586分左右招生录取的大学有华中科技大学(少数民族)、深圳大学、北京语言大学、西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具体更多甘肃586分招生录取的大学名单见下表
序号 | 学校名称 | 招生省份 | 科目 | 年份 | 录取批次 | 分数线 | 录取位次 | 录取数 | 省控线 |
---|---|---|---|---|---|---|---|---|---|
1 | 华中科技大学(少数民族) | 甘肃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89 | 2983 | - | 458 |
2 | 大连理工大学 | 甘肃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87 | 3158 | 58 | 458 |
3 | 重庆大学 | 甘肃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87 | 3158 | 57 | 458 |
4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甘肃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87 | 3158 | 74 | 458 |
5 | 中南大学 | 甘肃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86 | 3249 | 158 | 458 |
6 | 山东大学 | 甘肃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86 | 3249 | 78 | 458 |
7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甘肃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85 | 3340 | 6 | 458 |
8 | 中山大学(珠海市)(少数民族) | 甘肃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84 | 3421 | - | 458 |
9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甘肃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84 | 3421 | 34 | 458 |
序号 | 学校名称 | 招生省份 | 科目 | 年份 | 录取批次 | 分数线 | 录取位次 | 录取数 | 省控线 |
---|---|---|---|---|---|---|---|---|---|
1 | 深圳大学 | 甘肃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89 | 1076 | 3 | 520 |
2 | 北京语言大学 | 甘肃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89 | 1076 | 6 | 520 |
3 | 西北大学 | 甘肃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88 | 1122 | 20 | 520 |
4 | 华南师范大学 | 甘肃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85 | 1241 | 15 | 520 |
5 | 西南交通大学 | 甘肃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84 | 1295 | 19 | 520 |
6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甘肃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83 | 1333 | 8 | 520 |
二、甘肃高考586分可以上的大学有哪些
1、华中科技大学:学校前身是1952年创办的四大工学院之一的华中工学院、1907年建立的上海德文医学堂和1898年建立的湖北工艺学堂。历经传承与发展,2000年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成立。截至2018年11月,学校占地7000余亩;设有45个学院,99个本科专业;专任教师3400余人,教师中有院士17人;有20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8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8所附属三级甲等医院。
2、中山大学:中山大学(Sun Yat-sen University, SYSU),简称中大,由孙中山先生创办,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广东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首批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等。
3、深圳大学:深圳大学198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央、教育部和地方高度重视特区大学建设。北大援建中文、外语类学科,清华援建电子、建筑类学科,人大援建经济、法律类学科,一大批知名学者云集深圳大学。建校伊始,学校在高校管理体制上锐意改革,在奖学金、学分制、勤工俭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率先在国内实行毕业生不包分配和双向选择制度,推行教职员工全员聘任制度和后勤部门社会化管理改革,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4、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面向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学校以培养精英人才、促进科技进步、传承优秀文化、引领社会风尚为宗旨,秉承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为基本特质的大工精神,致力于创造、发现、传授、保存和应用知识,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服务国家,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