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鸦片战争
1.林则徐虎门销烟
背景: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原材料,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②在中英正当的贸易中,许多白银流入中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
2、鸦片的危害:①经济上:白银大量外流,加剧了中国的贫困;②政治上:腐蚀清朝的统治机构;③军事上:消弱了军代的战斗力;④身体上:严重摧残中国人民身心健康。总之鸦片的大量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3、时间:1839年6月 地点:广东虎门海滩 领带人:林则徐
4、措施:收缴鸦片、缉拿烟贩、虎门销烟
5、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二、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
1、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虎门销烟(导火线)。
2、经过:①开始标志:1840年,英军驶达广东海面;②结束标志:1842年,英军驶达南京。
3、结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性质:《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力。
2、时间:1856年—1860年
3、侵略者: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4、主要事件: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清朝皇帝逃走,侵略者火烧圆明园。
5、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二、太平天国运动
1、时间及领导人:1851年、洪秀全
2、攻占南京的时间:1853年(定都南京,改南京为天京)
3、抗击洋枪队:太平军在青浦大败洋枪队。1862年,太平军在浙江慈溪的一次战斗中,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4、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反封建反侵略
三、甲午中日战争
1、根本原因:日本为解决其资本主义发展问题早就制定了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大陆政策。
2、时间:1894年(旧历甲午年)—1895年。
3、主要战役:黄海海战(致远号管带邓世昌壮烈殉国——“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辽东半岛战役(日军占领旅顺后实行大屠杀、大连失陷)----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结果:中国战败,1895年,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
5、失败原因:①根本原因:统治腐朽,制度落后;②主观原因:战前没认真备战,战中避战求和,被动挨打;③客观原因: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制度先进。
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1、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进一步增加了人民的负担和清政府的财政危机)。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进一步掠夺了中国的原料和廉价的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反映了列强侵略中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中国的影响最为深远)。④增辟通商口岸(使帝国主义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2、影响:①对日本:促进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增强了侵略扩张势力。②对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③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的争夺更加激烈(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
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八国联军侵华:
(1)目的: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
(2)八国联军的组成:英法美俄、德意日奥。由西摩尔带领。
(3)过程:大沽登陆——廊坊、杨村车站、天津遭张德成率义和团阻击——攻陷天津——劫掠北京——光绪西逃。
2、《辛丑条约》的签订:
(1)时间:1901年,中国与11个国家签订。
(2)内容:①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加上利息,共9.8亿多两;
②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
③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
④在北京东交民巷设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在区内居住。
(3)危害:巨额赔款加重中国人民负担;严重损害中国主权;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二、戊戌变法
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加深。
2.序幕: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图强。
3.活动:创办报刊,组织团体(强学会),培养人才,宣传变法。
4.百日维新:(1)时间:1898年6月;
(2)内容:政治: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简机构;经济: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改革财政;文化: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军队: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
(3)失败: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杀害六君子;
(4)性质: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5)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
三、新文化运动
1.背景:(1)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2)袁世凯独裁统治,新旧思潮激烈冲突。
2.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等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
3.旗帜:“民主”与“科学”。
4.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5.主要内容:(1)前期: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2)后期(1918年以后):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
6.性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7.评价:(1)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2)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共产党的诞生作了思想上的准备;(3)但在对东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和否定的偏激观点,影响到后来。
四、国民革命运动
黄埔军校的建立
1.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开始形成;
2.1924年6月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又称“黄埔军校”,孙中山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北伐战争
1.1925年3月12日中国国民党总统孙中山逝世;
2.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10万人开始北伐,打击目标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大军阀势力,主战场:两湖地区。叶挺带领的第四军独立团作为北伐先头部队,打败了吴佩孚、孙传芳。
3.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的军事实力急速膨胀,他勾结国内外反动势力,发动四一二政变。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927年4月18日,代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国民革命失败。
为什么说“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就标志着国民革命失败”呢?
答:因为(1)革命阵营内蒋介石等人的叛乱出现了反共反人民的政府;
(2)旧军阀打垮了,但随之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
(3)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变。
五、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共七大
(1)目的:为了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在抗战胜利后,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2)时间地点:1945年4—6月,延安。
(3)主要内容:
①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②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那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③通过的新党章规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④大会选举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新的中央委员会。
(4)意义:这次大会在历史的转折关头制定了党的正确路线,使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形成了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六、抗日战争的胜利
1.日本的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在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日本向反法西斯同盟投降的签字仪式。抗日战争结束
1945年9月9日向中国递交投降书。
2.抗战胜利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和维护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是各族人民团结一致、浴血奋战的结果。
②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③国民党的正面战场的抗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对抗战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④中国的抗战,得到了世界人民和爱国华侨的支持和援助。
⑤战争后期,美国的“原子弹”和苏联的红军的出兵对抗战最终胜利起到加速作用。
3、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①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
②中华民族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空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