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在陕西专业招生计划(人数+代码)
1、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在陕西的现代通信技术专业招生人数为5人;
2、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在陕西的化工技术类((应用化工技术、精细化工技术、分析检验技术))招生人数为2人;
3、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在陕西的电力技术类((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供用电技术))招生人数为3人;
4、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在陕西的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专业招生人数为5人;
5、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在陕西的化工技术类((应用化工技术精细化工技术、分析检验技术))招生人数为2人;
6、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在陕西的电力技术类((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供用电技术))招生人数为3人;
二、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在在陕西高考专业招生计划和人数代码
1、2022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在陕西的招生计划和人数代码3
专业名称 | 招生省份 | 年份/批次 | 专业招生代码 | 招生计划人数 | 选科要求 | 科目 |
---|---|---|---|---|---|---|
机器人技术 | 陕西 | 2022/本二 | BH | 5 | - | 理科 |
现代通信技术 | 陕西 | 2022/专科 | 56 | 5 | - | 理科 |
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 | 陕西 | 2022/专科 | 62 | 5 | - | 理科 |
化工技术类 ((应用化工技术、精细化工技术、分析检验技术)) | 陕西 | 2022/专科 | Z6 | 2 | - | 理科 |
电力技术类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供用电技术)) | 陕西 | 2022/专科 | Z7 | 3 | - | 理科 |
现代通信技术 | 陕西 | 2022/专科 | 56 | 5 | - | 文科 |
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 | 陕西 | 2022/专科 | 62 | 5 | - | 文科 |
化工技术类 ((应用化工技术精细化工技术、分析检验技术)) | 陕西 | 2022/专科 | Z6 | 2 | - | 文科 |
电力技术类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供用电技术)) | 陕西 | 2022/专科 | Z7 | 3 | - | 文科 |
2、2021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在陕西的招生计划和人数代码3
专业名称 | 招生省份 | 年份/批次 | 专业招生代码 | 招生计划人数 | 选科要求 | 科目 |
---|---|---|---|---|---|---|
储能材料技术 | 陕西 | 2021/专科 | 29 | 5 | - | 理科 |
应用化工技术 | 陕西 | 2021/专科 | 37 | 5 | - | 理科 |
电气自动化技术 ((自动化设备制造)) | 陕西 | 2021/专科 | 49 | 5 | - | 理科 |
储能材料技术 | 陕西 | 2021/专科 | 29 | 5 | - | 文科 |
应用化工技术 | 陕西 | 2021/专科 | 37 | 5 | - | 文科 |
电气自动化技术 ((自动化设备制造)) | 陕西 | 2021/专科 | 49 | 5 | - | 文科 |
3、2020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在陕西的招生计划和人数代码3
专业名称 | 招生省份 | 年份/批次 | 专业招生代码 | 招生计划人数 | 选科要求 | 科目 |
---|---|---|---|---|---|---|
电气自动化技术 ((自动化设备制造)) | 陕西 | 2020/专科 | 33 | 5 | - | 理科 |
储能材料技术 | 陕西 | 2020/专科 | 46 | 5 | - | 理科 |
应用化工技术 | 陕西 | 2020/专科 | 51 | 5 | - | 理科 |
电气自动化技术 ((自动化设备制造)) | 陕西 | 2020/专科 | 33 | 5 | - | 文科 |
储能材料技术 | 陕西 | 2020/专科 | 46 | 5 | - | 文科 |
应用化工技术 | 陕西 | 2020/专科 | 51 | 5 | - | 文科 |
三、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的最新学校简介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是整合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资源,于2021年5月31日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省属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大学。学校前身是隶属于中国气象局的原国家重点中专兰州气象学校(始建于1951年)和隶属于甘肃省煤炭工业局的甘肃煤炭职工大学(始建于1984年)。2004年经教育部备案、甘肃省政府批准,两校合并改建为我国西部第一所资源环境类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21年3月,经甘肃省政府批准,将国家重点中专甘肃省水利水电学校(始建于1951年)整体并入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始终秉承“艰苦奋斗 永不放弃”的办学精神,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凝炼形成了“和谐教育”的办学理念、“品质至上”的校训、“求真务实”的校风、“立德树人”的教风和“知行合一”的学风。在70年的办学实践中,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发展质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