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昆明理工大学专业排名
1、昆明理工大学王牌专业名单
国家级特色专业:冶金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建筑学、环境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云南省重点建设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有色金属冶金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环境工程
省级重点一级学科:建筑与土木工程、矿业工程、地质工程、测绘工程、安全工程、冶金工程、材料工程、机械工程、工业工程、工业设计工程、环境工程、工业工程、项目管理、物流工程、水利工程、动力工程、电气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仪器仪表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2、昆明理工大学专业排名(按推荐人数排名)
1 | 冶金工程 | 4.6(424人) |
2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4.7(410人) |
3 | 土木工程 | 4.6(343人) |
4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 4.6(274人) |
5 | 建筑学 | 4.7(258人) |
6 | 采矿工程 | 4.4(194人) |
7 | 资源勘查工程 | 4.5(162人) |
8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4.5(119人) |
9 | 工程造价 | 4.7(113人) |
10 | 金融学 | 4.2(112人) |
3、昆明理工大学专业排名(按推荐指数排名)
1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5.0(13人) |
2 | 园艺 | 5.0(11人) |
3 | 财务会计教育 | 5.0(10人) |
4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5.0(8人) |
5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5.0(6人) |
6 | 热能与动力工程 | 4.9(68人) |
7 | 建筑类 | 4.9(60人) |
8 | 电子信息类 | 4.9(26人) |
9 | 软件工程 | 4.9(17人) |
10 | 风景园林 | 4.9(8人) |
二、昆明理工大学简介
昆明理工大学创建于1954年,时名为昆明工学院,1995年更名为昆明理工大学,1999年原昆明理工大学与原云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昆明理工大学。经过60多年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行业特色、区域特色鲜明,经济、管理、哲学、法学、文学、艺术、医学、农学、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云南省规模最大、办学层次和类别齐全的重点大学,在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5年初视察云南时,给予学校“全国著名高校”的赞誉。学校现有呈贡、莲华、新迎三个校区,占地3915余亩,主校区为呈贡校区,位于昆明市呈贡大学城。
60多年的建设发展,现已形成了以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为优势学科,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学、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农业工程等为支撑学科,生物学、医学、哲学与社会科学等为新兴学科的特色鲜明“大有色”优势学科群。2015年以来,学校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学科先后进入ESI排名世界前1%行列。现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23个、省院省校合作共建重点学科9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省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8个(含1个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点)、一级学科硕士点4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4种;有110个本科专业、1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在全国设有近44个函授站(点),有56个夜、函大本专科专业;在全省有33个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中心,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1个,云南省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基地1个,云南省省级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基地1个。
学校设有26个学院、1个教学部、1个学部、7个研究院、13个临床教学基地(含9个附属医院、3个教学医院、1个实习医院),3个应用人才培养基地,设有城市学院,专门培养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生;设有研究生院。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3117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1865人,2018年有各类长短期留学生1609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在学校设有“驻昆明理工大学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现有145名国防生在读。建校至今已培养各类学生29.2万余人。
学校有教职工3852人,其中,专任教师2459人,教授、副教授职称人员1360人。学校现有院士9人,其中,全职两院院士3人,外籍院士6人;国家“”入选者(含“青年千人”)4人,“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家“”入选者12人,“何梁何利奖”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2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基金及教师奖获得者7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7人,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4人,云南省“”高层次人才15人,云南省“”人才培养激励专项10人,云南省“兴滇人才奖”2人,云南省““云岭学者”11人,云南省高端科技人才8人,云南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7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4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5人,云南省“”产业技术领军人才10人,云南省“”教学名师6人,云南省“”文化名家2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96人、后备人才46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13人,云南省“”青年拔尖人才126人,云南省“”青年人才45人,云南省“”首席技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1人,云岭教学名师6人,云南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高等学校教学名师9人,云南省教学名师19人,云南省高等学校名师工作室1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