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想要知道2023年高考643分能上什么大学,但是如果想报好一份志愿,首先需要了解志愿填报的相关知识,对如何选择大学和高考志愿录取规则与录取流程有一定的了解,其次,需要掌握志愿填报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然后就是志愿填报的技巧与方法,数据+方法,才可以将志愿报好。本文李老师根据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筛选出了高考643分能上的具体大学名单。
一、高考643分能上什么大学历史
新高考考历史643分能上的大学名单具体有北京大学医学部、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
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 一般考生填报志愿,大多是根据高考成绩排名和历年录取情况来衡量自己的志愿填报情况,而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为这个过程赋予了科学化和数字化。让考生不再仅凭分数填报志愿,而是能够以分数为基础,尽量使志愿填报更符合自身性格和兴趣,使志愿填报更科学。该系统是很多高三班主任自己在使用的系统,也是被他们推荐给学生使用的系统,小巧速度快、数据准确、概率值合适,基本上80%的高三学生会使用这个系统。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test.gaokaohelp.com/
二、近三年新高考643分历史能上的大学名单表
序号 | 大学名称 | 招生省份 | 年份 | 科目 | 最低分数 | 最低位次 | 公办/民办/本科/专科 | 院校类型 |
---|---|---|---|---|---|---|---|---|
1 | 北京大学医学部 | 河北 | 2022 | 历史 | 644 | 97 | 公办/本科 | 医药 |
2 | 复旦大学 | 河北 | 2022 | 历史 | 645 | 93 | 公办/本科 | |
3 | 上海交通大学 | 河北 | 2022 | 历史 | 651 | 53 | 公办/本科 | |
4 | 中国人民大学 | 河北 | 2022 | 历史 | 644 | 97 | 公办/本科 | |
5 | 南京大学 | 河北 | 2022 | 历史 | 640 | 143 | 公办/本科 | |
6 | 浙江大学 | 河北 | 2022 | 历史 | 640 | 143 | 公办/本科 | |
7 | 武汉大学 | 河北 | 2022 | 历史 | 634 | 255 | 公办/本科 | |
8 | 北京大学医学部 | 辽宁 | 2022 | 历史 | 651 | 41 | 公办/本科 | 医药 |
9 | 复旦大学 | 辽宁 | 2022 | 历史 | 646 | 68 | 公办/本科 | |
10 | 中国人民大学 | 辽宁 | 2022 | 历史 | 644 | 85 | 公办/本科 | |
11 | 南京大学 | 辽宁 | 2022 | 历史 | 639 | 133 | 公办/本科 | |
12 | 浙江大学 | 辽宁 | 2022 | 历史 | 635 | 179 | 公办/本科 | |
13 | 清华大学 | 江苏 | 2022 | 历史 | 639 | 107 | 公办/本科 | |
14 | 复旦大学 | 江苏 | 2022 | 历史 | 634 | 107 | 公办/本科 | |
15 | 上海交通大学 | 江苏 | 2022 | 历史 | 633 | 107 | 公办/本科 | |
16 | 北京大学医学部 | 福建 | 2022 | 历史 | 636 | 127 | 公办/本科 | 医药 |
17 | 复旦大学 | 福建 | 2022 | 历史 | 641 | 88 | 公办/本科 | |
18 | 上海交通大学 | 福建 | 2022 | 历史 | 647 | 52 | 公办/本科 | |
19 | 中国人民大学 | 福建 | 2022 | 历史 | 636 | 127 | 公办/本科 | |
20 | 中国人民大学 | 福建 | 2022 | 历史 | 636 | 127 | 公办/本科 | |
21 | 南京大学 | 福建 | 2022 | 历史 | 633 | 168 | 公办/本科 | |
22 | 清华大学 | 湖北 | 2022 | 历史 | 639 | 66 | 公办/本科 | |
23 | 北京大学 | 湖北 | 2022 | 历史 | 642 | 52 | 公办/本科 | |
24 | 北京大学 | 湖北 | 2022 | 历史 | 645 | 35 | 公办/本科 | |
25 | 北京大学医学部 | 湖北 | 2022 | 历史 | 643 | 46 | 公办/本科 | 医药 |
26 | 复旦大学 | 湖北 | 2022 | 历史 | 637 | 82 | 公办/本科 | |
27 | 复旦大学 | 湖北 | 2022 | 历史 | 643 | 46 | 公办/本科 | |
28 | 上海交通大学 | 湖北 | 2022 | 历史 | 637 | 82 | 公办/本科 | |
29 | 中国人民大学 | 湖北 | 2022 | 历史 | 633 | 127 | 公办/本科 | |
30 | 清华大学 | 湖南 | 2022 | 历史 | 635 | 74 | 公办/本科 | |
31 | 清华大学 | 湖南 | 2022 | 历史 | 650 | 54 | 公办/本科 | |
32 | 北京大学 | 湖南 | 2022 | 历史 | 636 | 69 | 公办/本科 | |
33 | 北京大学 | 湖南 | 2022 | 历史 | 640 | 54 | 公办/本科 | |
34 | 北京大学 | 湖南 | 2022 | 历史 | 644 | 54 | 公办/本科 | |
35 | 复旦大学 | 湖南 | 2022 | 历史 | 638 | 54 | 公办/本科 | |
36 | 上海交通大学 | 湖南 | 2022 | 历史 | 636 | 69 | 公办/本科 | |
37 | 北京大学 | 广东 | 2022 | 历史 | 651 | 28 | 公办/本科 | |
38 | 北京大学 | 广东 | 2022 | 历史 | 651 | 28 | 公办/本科 | |
39 | 北京大学医学部 | 河北 | 2021 | 历史 | 650 | 93 | 公办/本科 | 医药 |
40 | 复旦大学 | 河北 | 2021 | 历史 | 653 | 76 | 公办/本科 | |
41 | 中国人民大学 | 河北 | 2021 | 历史 | 650 | 93 | 公办/本科 | |
42 | 南京大学 | 河北 | 2021 | 历史 | 647 | 131 | 公办/本科 | |
43 | 浙江大学 | 河北 | 2021 | 历史 | 646 | 137 | 公办/本科 | |
44 | 北京师范大学 | 河北 | 2021 | 历史 | 634 | 382 | 公办/本科 | 师范 |
45 | 武汉大学 | 河北 | 2021 | 历史 | 639 | 264 | 公办/本科 | |
46 | 南开大学 | 河北 | 2021 | 历史 | 634 | 382 | 公办/本科 | |
47 | 南京大学 | 辽宁 | 2021 | 历史 | 653 | 126 | 公办/本科 | |
48 | 浙江大学 | 辽宁 | 2021 | 历史 | 652 | 136 | 公办/本科 | |
49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辽宁 | 2021 | 历史 | 637 | 397 | 公办/本科 | 理工 |
50 | 同济大学 | 辽宁 | 2021 | 历史 | 640 | 336 | 公办/本科 | |
51 | 武汉大学 | 辽宁 | 2021 | 历史 | 647 | 200 | 公办/本科 | |
52 | 南开大学 | 辽宁 | 2021 | 历史 | 641 | 320 | 公办/本科 | |
53 | 华东师范大学 | 辽宁 | 2021 | 历史 | 636 | 423 | 公办/本科 | |
54 | 上海财经大学 | 辽宁 | 2021 | 历史 | 648 | 168 | 公办/本科 | 财经 |
55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辽宁 | 2021 | 历史 | 639 | 345 | 公办/本科 | 理工 |
56 | 西安交通大学 | 辽宁 | 2021 | 历史 | 633 | 518 | 公办/本科 | |
57 | 厦门大学 | 辽宁 | 2021 | 历史 | 641 | 325 | 公办/本科 | |
58 | 天津大学 | 辽宁 | 2021 | 历史 | 638 | 366 | 公办/本科 | 理工 |
59 | 东南大学 | 辽宁 | 2021 | 历史 | 634 | 476 | 公办/本科 | |
60 | 中国政法大学 | 辽宁 | 2021 | 历史 | 636 | 420 | 公办/本科 | 政法 |
61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辽宁 | 2021 | 历史 | 638 | 379 | 公办/本科 | 财经 |
62 | 中山大学 | 辽宁 | 2021 | 历史 | 635 | 451 | 公办/本科 | |
63 | 中央财经大学 | 辽宁 | 2021 | 历史 | 635 | 457 | 公办/本科 | 财经 |
64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辽宁 | 2021 | 历史 | 637 | 384 | 公办/本科 | 语言 |
65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辽宁 | 2021 | 历史 | 635 | 465 | 公办/本科 | 语言 |
66 | 清华大学 | 江苏 | 2021 | 历史 | 646 | 101 | 公办/本科 | |
67 | 北京大学 | 江苏 | 2021 | 历史 | 638 | 101 | 公办/本科 | |
68 | 北京大学 | 江苏 | 2021 | 历史 | 652 | 101 | 公办/本科 | |
69 | 复旦大学 | 江苏 | 2021 | 历史 | 637 | 101 | 公办/本科 | |
70 | 北京大学 | 福建 | 2021 | 历史 | 653 | 23 | 公办/本科 | |
71 | 复旦大学 | 福建 | 2021 | 历史 | 640 | 78 | 公办/本科 | |
72 | 上海交通大学 | 福建 | 2021 | 历史 | 641 | 67 | 公办/本科 | |
73 | 中国人民大学 | 福建 | 2021 | 历史 | 634 | 135 | 公办/本科 | |
74 | 中国人民大学 | 福建 | 2021 | 历史 | 636 | 113 | 公办/本科 | |
75 |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专项) | 湖北 | 2021 | 历史 | 652 | 143 | 公办/本科 | |
76 | 南京大学 | 湖北 | 2021 | 历史 | 650 | 181 | 公办/本科 | |
77 | 南京大学(国家专项) | 湖北 | 2021 | 历史 | 650 | 181 | 公办/本科 | |
78 | 浙江大学 | 湖北 | 2021 | 历史 | 651 | 164 | 公办/本科 | |
79 | 同济大学 | 湖北 | 2021 | 历史 | 640 | 447 | 公办/本科 | |
80 |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专项) | 湖北 | 2021 | 历史 | 638 | 515 | 公办/本科 | 师范 |
81 | 北京师范大学 | 湖北 | 2021 | 历史 | 645 | 293 | 公办/本科 | 师范 |
82 | 武汉大学(国家专项) | 湖北 | 2021 | 历史 | 633 | 714 | 公办/本科 | |
83 | 武汉大学 | 湖北 | 2021 | 历史 | 635 | 631 | 公办/本科 | |
84 | 武汉大学 | 湖北 | 2021 | 历史 | 635 | 631 | 公办/本科 | |
85 | 华东师范大学 | 湖北 | 2021 | 历史 | 634 | 670 | 公办/本科 | |
86 | 上海财经大学 | 湖北 | 2021 | 历史 | 645 | 293 | 公办/本科 | 财经 |
87 | 厦门大学 | 湖北 | 2021 | 历史 | 635 | 631 | 公办/本科 | |
88 | 清华大学 | 湖南 | 2021 | 历史 | 643 | 85 | 公办/本科 | |
89 | 北京大学 | 湖南 | 2021 | 历史 | 646 | 67 | 公办/本科 | |
90 | 北京大学 | 湖南 | 2021 | 历史 | 653 | 54 | 公办/本科 | |
91 | 北京大学 | 湖南 | 2021 | 历史 | 653 | 54 | 公办/本科 | |
92 | 北京大学医学部 | 湖南 | 2021 | 历史 | 638 | 131 | 公办/本科 | 医药 |
93 | 复旦大学 | 湖南 | 2021 | 历史 | 638 | 131 | 公办/本科 | |
94 | 复旦大学 | 湖南 | 2021 | 历史 | 642 | 90 | 公办/本科 | |
95 | 复旦大学 | 湖南 | 2021 | 历史 | 650 | 54 | 公办/本科 | |
96 | 上海交通大学 | 湖南 | 2021 | 历史 | 647 | 62 | 公办/本科 | |
97 | 中国人民大学 | 湖南 | 2021 | 历史 | 637 | 149 | 公办/本科 | |
98 | 中国人民大学 | 湖南 | 2021 | 历史 | 639 | 116 | 公办/本科 | |
99 | 中国人民大学 | 湖南 | 2021 | 历史 | 642 | 90 | 公办/本科 | |
100 | 南京大学 | 湖南 | 2021 | 历史 | 634 | 182 | 公办/本科 |
志愿填报选学校和选专业不必太纠结
人的一生,每时每刻都面临着选择——小到穿衣吃饭,大到婚丧嫁娶。可以说,正是这些“选择”勾勒出了形形色色的人生轨迹。在所有的选择题中,大学入学的志愿填报无疑是最让人纠结的一道。
最近,国内各地的高考考生开始陆续填报志愿,除了极少数“考霸”之外,大多数人都面临一个“鱼和熊掌”的选择:分数有限的情况下,究竟是挑一个名气更大的学校,还是选一个实力更强的专业?
学校优先论者认为,好学校拥有较强师资力量、优质生源水平以及较高社会认可度。读名校不仅意味着能和更优秀的人在一起,还能在擅长用学历给人贴标签的职场获得更多机会。
与此同时,专业重要论者则针锋相对地指出,只有符合学生自身兴趣、爱好、价值观的专业才能激发持久学习动力,真正学好用好,而且专业伴随人的时间恐怕远远超过学校那几年。
细细想来,这种争论其实很有点通识教育对决专业教育的味道。不过,我们更需要反思的是:学校与专业选择的矛盾是否真就那么大?
一位在加拿大留学的朋友告诉笔者,她身边的年轻人在做这道选择题时更多是从自身条件、爱好和职业理想出发。很多人在读完大学本科之后会再去读专科学校,学习自己所需的一技之长。而在求职时看重实际能力和工作经验的美国,学生们在面临学校和专业选择时同样不会过于纠结。
在社会分工日益精细的背景下,劳动者专业素质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只不过,学校作为重要的学习场所,其学习氛围、教学质量乃至掌握的社会资源都将对一个人的专业素养产生巨大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选学校要重实不重名。
当我们跳出这道选择题时便会发现,学历、专业背景其实都是提高个人竞争力、实现职业理想的一种手段,非名校的人就一定不优秀吗?翻开历史,扪心自问,这些答案本身并不难找。真正难找的,或许是令我们纠结的原因。
在家庭,很多父母空有望子成龙的热情,却没能静下心来倾听子女的人生理想;在中学,老师不厌其烦地讲授各种知识,却鲜有课程告诉孩子们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及职业道路上有哪些差别;在职场,一些公司忙着借招聘会之便宣传自己,却不愿多花点时间和不同学校的求职者聊一会儿……
其实,从个人兴趣及规划出发,学校和专业的选择本不应该是个非常大的问题。但当学生们拿着高考成绩单去讨论自己的分数“够”上什么大学什么专业时,学校和专业便由互补品变成了替代品,分数也就更像金钱,岂有不纠结之理?
三、高考643分历史能上的大学简介
1、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RenminUniversityofChina)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华北大学。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根据政治局的建议,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开学典礼,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著名教育家吴玉章、成仿吾、袁宝华、黄达、李文海、纪宝成、陈雨露先后担任校长。现任党委书记为张东刚,校长为刘伟。建校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形成了“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马克思主义教学
2、武汉大学: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1946年,学校已形成文、法、理、工、农、医6大学院并驾齐驱的办学格局。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大学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58年,毛泽东主席亲临武大视察。1993年,武汉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江泽民等党和题词祝贺。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整体实力明显上升。1999年,世界权威期刊《Science》杂志将武汉大学列为“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揭开了学
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成立于1952年,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西北工学院、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华北大学工学院、云南大学、西南工业专科学校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并经过两次调整组建而成,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学校所在地北京,分为学院路校区、沙河校区,占地3000多亩,总建筑面积170余万平方米。建校以来,北航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是全国第一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也是80年代恢复学位制度后全国第一批设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首批进入“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2013年入选首批“2011计划”国家协同创新中心,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学校第十六次党员代表大会提出以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发展愿景目标。 近年来,学校着力提升办学境界和格局,大力促进空天信融合发展的学科态势,持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
4、同济大学:同济的100年,是与中华民族命运休戚与共的100年;同济的100年,是与祖国科教事业心手相牵的100年;同济的100年,是与上海城市发展相濡以沫的100年。——摘自同志在同济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14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学校始于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中德两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下创办的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与创办不久的同济德文工学堂合称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17年由华人接办,先后改称为同济医工学校和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1923年定名为同济大学,1927年成为国立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同济大学经过六次搬
5、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和“111计划”(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于国家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正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现有海淀区学院路和昌平区府学路两个校区。学校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四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学院,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学校最初在北京沙滩红楼办学,1954年迁址至学院路。1960年成为国家确定的全国重点高校。“文革”中学校停办,1978年复办。1983年,北京政法学院与中央政法干校合并,组建成立中国政法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学校形成一校及本科生院、研究生院、进修学院三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