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大数据

2024年新高考563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历史

发布时间:2023-09-23 20:20:43

很多家长想要知道2023年高考563分可以上什么大学,但是如果想报好一份志愿,首先需要了解志愿填报的相关知识,对如何选择大学和高考志愿录取规则与录取流程有一定的了解,其次,需要掌握志愿填报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然后就是志愿填报的技巧与方法,数据+方法,才可以将志愿报好。本文李老师根据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筛选出了高考563分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具体名单。

2024年新高考563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历史

一、高考563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历史

新高考考历史563分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名单具体有天津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广州大学、汕头大学、湘潭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深圳技术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新疆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北京物资学院、浙江农林大学、西安财经大学等,

http://www.juzhiyuan.com/: 包含院校库专业库和职业库的查询功能,院校库内包含全国30个省份的所有统招院校;专业库内包含本科和专科的所有专业信息,职业库内包含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全部职业信息。内设筛选功能,北京用户可通过筛选快速找到想要的信息。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wukong.zhiyuanku.com/

二、近三年新高考563分历史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名单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 最低分数 最低位次 公办/民办/本科/专科 院校类型
1 天津医科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73 5975 公办/本科 医药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河北 2022 历史 566 7438 公办/本科 理工
3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67 7214 公办/本科 理工
4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70 6586 公办/本科 理工
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65 7649 公办/本科 理工
6 上海政法学院 河北 2022 历史 571 6371 公办/本科 政法
7 南方医科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64 7880 公办/本科 医药
8 浙江师范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67 7214 公办/本科 师范
9 重庆医科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59 9061 公办/本科 医药
10 广州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73 5975 公办/本科
11 汕头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68 7018 公办/本科
12 天津师范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63 8119 公办/本科 ,师范
13 宁波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62 8355 公办/本科
14 湘潭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73 5975 公办/本科
15 四川农业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60 8810 公办/本科 农林
16 浙江财经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62 8355 公办/本科 财经
17 江西财经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66 7438 公办/本科 财经
18 四川师范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65 7649 公办/本科 师范
19 西安理工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64 7880 公办/本科 理工
20 长沙理工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73 5975 公办/本科 理工
21 深圳技术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55 10136 公办/本科 理工
22 宁夏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66 7438 公办/本科
23 燕山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56 9835 公办/本科
24 燕山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59 9061 公办/本科
25 成都理工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55 10136 公办/本科 理工
26 西南石油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73 5975 公办/本科 理工
27 浙江工商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71 6371 公办/本科 财经
28 成都中医药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62 8355 公办/本科 医药
29 江西师范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57 9568 公办/本科 师范
30 天津中医药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57 9329 公办/本科 医药
3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66 7438 公办/本科 理工
32 重庆师范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65 7649 公办/本科
33 延边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70 6586 公办/本科
34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53 10695 公办/本科 理工
35 武汉工程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62 8355 公办/本科 理工
36 天津外国语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54 10403 公办/本科 语言
37 青海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66 7438 公办/本科
38 山西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63 8119 公办/本科
39 华侨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59 9061 公办/本科
40 安徽财经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58 9328 公办/本科 财经
41 新疆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64 7880 公办/本科
42 江苏科技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57 9568 公办/本科 理工
43 苏州科技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58 9328 公办/本科 理工
44 湖北工业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68 7018 公办/本科 理工
45 南通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54 10403 公办/本科
46 浙江传媒学院 河北 2022 历史 564 7880 公办/本科 语言
47 济南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63 8119 公办/本科
48 西安工业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54 10403 公办/本科 理工
49 天津科技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61 8558 公办/本科 理工
50 集美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68 7018 公办/本科
51 陕西科技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60 8810 公办/本科 理工
52 北京物资学院 河北 2022 历史 565 7649 公办/本科 财经
53 浙江农林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53 10695 公办/本科 农林
54 西安财经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66 7438 公办/本科 财经
5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河北 2021 历史 565 8723 公办/本科 理工
56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68 7983 公办/本科 理工
57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69 7740 公办/本科 理工
58 宁波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67 8211 公办/本科
59 湘潭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73 6814 公办/本科
60 四川农业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56 11159 公办/本科 农林
61 浙江财经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71 7247 公办/本科 财经
62 中国戏曲学院 河北 2021 历史 553 12070 公办/本科 艺术
63 四川师范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70 7484 公办/本科 师范
64 西安理工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69 7740 公办/本科 理工
65 宁夏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66 8459 公办/本科
66 燕山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55 11468 公办/本科
67 燕山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68 7983 公办/本科
68 燕山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69 7740 公办/本科
69 广东财经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65 8723 公办/本科 财经
70 成都理工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58 10594 公办/本科 理工
71 西南石油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65 8723 公办/本科 理工
72 内蒙古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55 11468 公办/本科
73 成都中医药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63 9211 公办/本科 医药
74 天津中医药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59 10308 公办/本科 医药
7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71 7247 公办/本科 理工
76 重庆师范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68 7983 公办/本科
77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60 10004 公办/本科 理工
78 天津外国语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58 10594 公办/本科 语言
79 青海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67 8211 公办/本科
80 山西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64 8964 公办/本科
81 华侨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61 9704 公办/本科
82 安徽财经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70 7484 公办/本科 财经
83 新疆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65 8723 公办/本科
84 江苏科技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64 8964 公办/本科 理工
85 苏州科技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60 10004 公办/本科 理工
86 南通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56 11159 公办/本科
87 山东科技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66 8459 公办/本科 理工
88 浙江传媒学院 河北 2021 历史 570 7484 公办/本科 语言
89 济南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71 7247 公办/本科
90 天津理工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53 12070 公办/本科 理工
91 西安工业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56 11159 公办/本科 理工
92 重庆工商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56 11159 公办/本科
93 天津科技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60 10004 公办/本科 理工
94 陕西中医药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65 8723 公办/本科 医药
95 中南民族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68 7983 公办/本科
96 河南师范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54 11751 公办/本科 ,师范
97 湖南科技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55 11468 公办/本科
98 陕西科技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65 8723 公办/本科 理工
99 北京物资学院 河北 2021 历史 553 12070 公办/本科 财经
100 浙江农林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55 11468 公办/本科 农林
2023年高考563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文科
2023年高考563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
2023年高考563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理科
青海高考文科563分能上什么大学2023 附文科563分左右的大学有哪些
青海高考理科563分能上什么大学2023 附理科563分左右的大学有哪些
贵州高考文科563分排名多少
安徽高考文科563分排名多少
宁夏高考理科563分排名多少
新疆高考文科563分排名多少
湖南高考历史563分排名多少
青海高考文科563分排名多少
黑龙江高考理科563分排名多少

高考志愿如何冲稳保

1、志愿误区之“冲稳保垫”的错误原则

山东施行大平行志愿,本科12个“一志愿”了。很多家长都抱着“冲稳保垫”的错误原则填报志愿。

冲,即想冲2-3个踮起脚尖伸手就能够到的学校。

稳,再报4-6个正常情况下能稳上的学校。

最后,以防万一,以防扎堆,加2至3个保底学校。

甚至有的家长用“冲冲冲稳稳稳”的错误原则进行志愿填报。把“冲”的概率提高了3倍。

其想法是不想浪费孩子18年奋斗换来的每一分,非要冲击一下。听起来似乎有道理,更有许多低级专家把“不浪费每一分”作为冲高的借口。但冲的结果是什么呢?

冲的结果,一般是掉进了所谓好学校里的烂专业。

4年学习着自己不喜欢没兴趣的专业,压抑痛苦,累觉不爱。“一毕业就失业”的概率也大为提升,因为冷门专业并没有这么大的招聘需求。若是想考研、读博,也因没有太多对口的研究方向而徒增难度。若是想跨考读研,回归自己所爱的专业,更是难上加难,既要在专业课上打败人家本专业学生,又要说服所报导师接受跨界的自己,难度超高、代价不小。

其实填志愿报是一项多维度的工作,不是只图学校名字,不是只图这个学校在一批、还是老二批招生(现实中只分985、211、普本。一批、老二批只是录取工作中的划分)。

而是性格倾向、专业定位、就业质量等多方面的高度吻合。还要将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完美融合,达到最高的匹配度,才能确保志愿填报的精度。“冲稳保垫”原则,只是拿着人云亦云的说法吓唬蒙骗家长考生而已,这一做法极大的降低了志愿质量,是强大大多年来一直坚决反对的原则。

2、志愿误区之名校情结与专业情结

山东考生众多,每年都在6、70万人左右。像很多考生都有名校情结,非名校不读,哪怕进名校读它的最冷门专业呢也在所不惜。其实这样做是错误的,若该院校真是排名前几的985大学也罢,高帽足够大!名气足够响!若不是,那就需要考生仔细考虑,换个角度:放下名校包袱,看是否能选择一个“退而求其次”的名校,把分数稍微匀一点给专业、城市等因素。切忌把全部的分数都押在“名校”上。

还有热门专业情结,盲目的只盯一个专业,非该专业或该一类不读。这也是极为错误的。我国有500多个本科专业,近800个专科专业。

这其中,很多专业都是从同一个门类进化演变而成。很多近似专业,不仅课程高度重合,上课的老师也是同一拨人,就业质量也非常接近,更重要的是竞争小的多,性价比高的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表兄弟专业”。如“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这两个专业。如果加上一点小幸运,本来是“弟弟”,也能摇身一变成为“哥哥”。

如,15年暖通专业的学生遭遇建筑行业寒流,就业市场持续低迷。而燃气专业则持续升温,毕业生供不应求。制冷专业的学生也因国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变得颇多抢手。格力、远大等名企也纷纷加入抢人大战,在科研经费上的投入也稍不手软。所以,考生及家长不要只盯一个专业,应放宽眼界考虑相近或衍生专业。

3、志愿误区之填报规则要熟练

其实大多志愿误区都是因为家长自己给自己挖的坑,主观臆断,甚至不假思索的只凭字面意思判断。山东施行平行志愿规则,可以填报12个“一志愿”,纸面上填报数量较多,位居全国前列。很多家长和考生认为平行志愿是同时投向12所高校,甚至投向72个专业,认为被72个专业录取的概率都是相同的。还有的认为,平行志愿下可以反复投档。这都是大错特错的想法!

熟悉平行志愿投档规则是进入学校大门的钥匙。为了方面记忆,强大大帮您归纳为四条原则:“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逐一检索,一次投档”。

翻译成最通俗的语言则是:本省内分数比我高、位次在我前面的同学先投“学校”,等他们投完,轮到投我的档案的时候,按志愿上的顺序逐一查看所报院校是否还有空缺名额,有的话就是投档该校,不再向下检索,剩下所有填报院校统统作废。所以平行志愿规则下,录取的概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强大大始终认为,志愿再多也没用,“一次投档”,活生生给你限定死了——只能投一所学校!比如,12个学校志愿,前四个没投进去,第五个学校投档进去了,说明前四个报高了,没用。后七个志愿不管能不能投进去,不再检索,通通作废,也没用。然则,有用的就只有这个第五个学校了。还不就是一个志愿有用?

4、志愿误区之每年新政需了解

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家长和考生在政策解读上跌跟头。而这些误区多发生在一些新政策当中。

而这其中,很多家长都是错过、忽视了新优惠条件。是“不知道、不了解”所致。

如,16年山东增加了高校专项、评价招生、免费师范生等新的高招政策,对贫困地区孩子进入国家211高校及省属重点高校提供了多条录取渠道,改变了以往一考定终身、单纯以分数论高低的固有模式。又为家庭条件一般的孩子提供了免费上学,获取补助这样的优惠条件。很多人因政策了解不到位,白白错失了良机。

像免费师范生,是一份体面光鲜的在编岗,又是一份教书育人的神圣岗,又不会影响女生以后的婚嫁生子,又不收一分钱学费,毕业了还不用再考编制。比起那些在网上海发简历、招聘会上浪投简历、在企业里累死累活的工作强很多吧?这个优惠力度实在不小。

而对新政的误读、错解更为致命,还是以“免费师范生”举例说明:

很多山东考生及家长因“免费”二字看到了福利,却没有看到“去乡村小学任教6年”这一应尽的义务。其实,权利和义务总是对等的。政策误区,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强大大提醒各位家长及考生,一定要仔细研读,若是仍害怕因政策失误,可以寻求专家的帮助。专家用几年来研究政策,当然熟记于心,信手拈来!

再比如说山东农村专项计划,都审核完了,竟然还有人来找强大大要申请表。这就是典型的,给您大福利,您却不知道,眼睁睁看人家都把好处拿在手里,您才悔之晚矣~

5、志愿误区之提前批的错误想法

在提前批中,“不报白不报”是最大的误读,很多考生和家长认为提前批报了,后面批次还能报。这是非常错误的。

因为,若是没有被提前批录取,不会影响后面各批次的填报。但是,一旦在提前批中被录取,即使后面的普本批、专科批有更好的选择也都通通无法填报。因为此时,考生的档案已经被提前批高校所提取。很多高分考生,在提前批中“提前”出嫁,而高分低就,浪费考分。

也就是说提前批可以报,但一定要认真考虑清楚,与1批、2批高校进行分析比对,不要后悔!

6、志愿误区之征集志愿别当真

不要寄希望于征集志愿,很多家长及考生将征集志愿视为最后的救命稻草,甚至是兜底、保命志愿。

每年征集志愿中,存在着许多常规志愿填报严重失误的高分考生,而征集志愿的名额却少的可怜,造成了狼多肉少、僧多粥少,极为严峻、残酷的局面。

且征集计划中,一般都是专业定向生、地方农村专项生等,限制条件较高,一般考生还真没资格去报。

所以,强大大再三强调,常规志愿一定要报好,切勿对征集志愿期望过高,因为那将更加难报!

7、过度依赖所谓的“大数据”

高考大数据,指的是一些商业化公司搞的网站及其开发的“志愿通”“志愿卡”等程序或APP。

而大数据的最大缺陷是——唯分数是论!撇弃了志愿填报的其他重要因素,像男女性别、脾气性格、兴趣爱好、能力潜质、学科特长、职业规划、家庭背景经济条件、考研深造等。而这种仅把分数为诱导,张三李四王五看到同样的结果,势必会造成考生在某一高校扎堆儿,却在另一个同级高校无人报考的局面!

也忽略了因每一届考生对学校及专业的报考热情不同而造成的大小年因素。以及每年新推出的高招新政因素。

强大大做了12年志愿填报,早就能开发类似的志愿卡,工作室也有很多机会代理这种小卡片,但强大大一直坚持不用,就是因为不!好!用!

强大大一直认为,单纯以分数去套学校,是最简单,同时也是最低级最low的!

所以说,家长考生们切记不要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和家庭的和谐幸福,轻易地交给最低级最low的这卡那通大数据!

好了,一旦掉入上述7个误区,后果不堪设想。大家应有效地识别误区,对志愿陷阱避而远之,才能在安全地带稳步前行。

好了,以上就是常见的志愿陷阱了,家长及考生一定多看几遍,心中有数,才能填好志愿,上个好学校,学个好专业。

三、高考563分历史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名单简介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服务于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1960年设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学校前身),隶属原中央(军委)气象局,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划转江苏省人民政府主管,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学校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等多方共建。现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学校主校区坐落于南京市江北新区,占地2000余亩;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位于天长市金牛湖新区,毗邻南京市六合区;无锡校区位于无锡市锡东新城,建有滨江学院(现已转设为无锡学院)和南信大无锡研究生院、无锡研究院、无锡校区国教院;另在南京市江北新区、六合区、雨花台区建有大学科技园及其文旅园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约35800人,其中普通本科生约283

2、重庆医科大学:学校创建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原名重庆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学校2015年成为重庆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6年成为“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首批立项的地方高校之一。学校由位于渝中区的袁家岗校区和位于重庆大学城的缙云校区组成,校园总面积2650亩,其中缙云校区占地2100亩。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5671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6529人,本科生18587人,留学生555人。学校具有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港澳台学生和外国留学生资格。学校现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

3、长沙理工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哲、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体,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生推免权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学校现有金盆岭、云塘两个校区,设有22个教学学院、1个独立学院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41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6500余人。自建校以来,为交通、电力、水利、轻工等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40余万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多年连续保持全省高校前列。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积淀了“博学、力行、守正、拓新”的校训精神和大学文化。学校现有专任教师近2000人,其中正高职称300余人,副高职称60

4、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创建于西安的西北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升格为陕西中医学院,1961年迁至古都咸阳,是陕西唯一一所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是1978年56号文件确定的全国8所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之一,1978年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有条件接收国外留学生、港澳台地区学生的高等院校,2015年更名为陕西中医药大学。经过69年的建设和发展,陕西中医药大学已成为一所以中医药专业为主体,中西医并重,医、理、工、文、管多学科专业相互支撑、交叉融合的医科类院校。一、基本情况学校现有南北两个校区。新校区位于沣河之畔的西咸新区,总占地面积796675.3平方米。现有各类在校生近1.5万名,设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下设中医系、中西医临床医学系)、第二临床医学院(下设临床医学系)、药学院、针灸推拿学

5、陕西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轻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是“十二五”期间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是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集团公司共同建设的重点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轻工高等学校;1970年迁至陕西咸阳,改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划转到陕西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2006年学校主体东迁西安。学校作为“西迁群体”之一,在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历经“三次创业、两次搬迁、一次划转”的奋斗与辉煌,秉承以“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和扎根西部、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为内涵的“三创两迁”精神,恪守“至诚至博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