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大数据

2024年新高考574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物理

发布时间:2023-09-23 20:20:12

很多家长想要知道2023年高考574分可以上什么大学,但是如果想报好一份志愿,首先需要了解志愿填报的相关知识,对如何选择大学和高考志愿录取规则与录取流程有一定的了解,其次,需要掌握志愿填报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然后就是志愿填报的技巧与方法,数据+方法,才可以将志愿报好。本文李老师根据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筛选出了高考574分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具体名单。

2024年新高考574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物理

一、高考574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物理

新高考考物理574分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名单具体有首都医科大学、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苏州大学、海军军医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辽宁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上海电力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

http://www.juzhiyuan.com/: 包含院校库专业库和职业库的查询功能,院校库内包含全国30个省份的所有统招院校;专业库内包含本科和专科的所有专业信息,职业库内包含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全部职业信息。内设筛选功能,北京用户可通过筛选快速找到想要的信息。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wukong.zhiyuanku.com/

二、近三年新高考574分物理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名单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 最低分数 最低位次 公办/民办/本科/专科 院校类型
1 哈尔滨工业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82 18065 公办/本科 理工
2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 河北 2022 物理 571 24634 公办/本科 理工
3 西北工业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79 19795 公办/本科 理工
4 首都医科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82 18065 公办/本科 医药
5 山东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80 19205 公办/本科
6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河北 2022 物理 579 19795 公办/本科
7 中南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83 17536 公办/本科
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81 18643 公办/本科 理工
9 吉林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78 20380 公办/本科
10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河北 2022 物理 572 23984 公办/本科 理工
11 上海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79 19795 公办/本科
12 中国农业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83 17536 公办/本科 农林
13 西南财经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73 23356 公办/本科 财经
14 苏州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78 20380 公办/本科
15 南京师范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78 20380 公办/本科 ,师范
16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河北 2022 物理 574 22729 公办/本科 理工
17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河北 2022 物理 581 18643 公办/本科 理工
18 中国海洋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72 23984 公办/本科
19 北京交通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77 20936 公办/本科 理工
20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 河北 2022 物理 565 28568 中外/港澳/本科 理工
21 海军军医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82 18065 公办/本科 医药,军事
22 陕西师范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82 18065 公办/本科 ,师范
23 兰州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78 20380 公办/本科
24 武汉理工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64 29282 公办/本科 理工
25 北京工业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77 20936 公办/本科 理工
26 西北政法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84 17032 公办/本科 政法
27 东北师范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80 19205 公办/本科 师范
28 江南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70 25269 公办/本科
29 湖南师范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74 22729 公办/本科 师范
30 郑州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80 19205 公办/本科
31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河北 2022 物理 568 26529 公办/本科
3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河北 2022 物理 579 19795 公办/本科 理工
33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 河北 2022 物理 564 29282 公办/本科
34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74 22729 公办/本科 财经
35 福州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69 25895 公办/本科 理工
36 北京中医药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74 22729 公办/本科 医药
37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74 22729 公办/本科 理工
3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河北 2022 物理 572 23984 公办/本科 理工
39 华中农业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64 29282 公办/本科 农林
40 南京农业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69 25895 公办/本科 农林
4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河北 2022 物理 575 22143 公办/本科 理工
42 大连医科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79 19795 公办/本科 医药
43 南京中医药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69 25895 公办/本科 医药
44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67 27220 公办/本科 理工
45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河北 2022 物理 578 20380 公办/本科 理工
46 辽宁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69 25895 公办/本科
47 北京体育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71 24634 公办/本科 体育
48 太原理工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65 28568 公办/本科 理工
49 上海电力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65 28568 公办/本科 理工
50 南方医科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73 23356 公办/本科 医药
51 安徽医科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80 19205 公办/本科 医药
5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73 23356 公办/本科 理工
53 西北工业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78 24508 公办/本科 理工
54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河北 2021 物理 575 26354 公办/本科 理工
55 苏州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78 24508 公办/本科
56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河北 2021 物理 578 24508 公办/本科 理工
57 中国海洋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66 32017 公办/本科
58 北京交通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81 22793 公办/本科 理工
59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 河北 2021 物理 564 33361 中外/港澳/本科 理工
60 北京工业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79 23927 公办/本科 理工
61 河海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74 26972 公办/本科 理工
62 西南交通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75 26354 公办/本科 理工
63 东北师范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78 24508 公办/本科 师范
64 江南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70 29403 公办/本科
65 西北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69 30021 公办/本科
66 湖南师范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82 22261 公办/本科 师范
67 郑州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84 21139 公办/本科
68 北京林业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69 30021 公办/本科 农林
69 合肥工业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70 29403 公办/本科 理工
70 中国药科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64 33361 公办/本科 医药
71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 河北 2021 物理 570 29403 公办/本科
72 福州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82 22261 公办/本科 理工
7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81 22793 公办/本科 理工
74 中国矿业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81 22793 公办/本科
7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河北 2021 物理 564 33361 公办/本科 理工
76 华中农业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76 25729 公办/本科 农林
77 南京农业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83 21718 公办/本科 农林
78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河北 2021 物理 581 22793 公办/本科 理工
79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河北 2021 物理 584 21139 公办/本科 语言
80 南京中医药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76 25729 公办/本科 医药
81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76 25729 公办/本科 理工
82 辽宁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82 22261 公办/本科
83 北京体育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81 22793 公办/本科 体育
84 上海政法学院 河北 2021 物理 567 31356 公办/本科 政法
85 太原理工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67 31356 公办/本科 理工
86 上海理工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74 26972 公办/本科 理工
87 上海电力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76 25729 公办/本科 理工
88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78 24508 公办/本科 语言
89 南方医科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70 29403 公办/本科 医药
90 广西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71 28818 公办/本科
91 浙江师范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65 32704 公办/本科 师范
92 重庆医科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64 33361 公办/本科 医药
93 广州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67 31356 公办/本科
94 南京财经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71 28818 公办/本科 财经
95 武汉科技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71 28818 公办/本科 理工
96 上海海事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73 27552 公办/本科 理工
97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82 22261 公办/本科 理工
98 北京建筑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71 28818 公办/本科 理工
99 东北农业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64 33361 公办/本科 农林
100 燕山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70 29403 公办/本科
2023年高考574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
宁夏高考文科574分能上什么大学2023 附文科574分左右的大学有哪些
河南高考理科574分排名多少
福建高考历史574分排名多少
四川高考理科574分排名多少
云南高考理科574分排名多少
黑龙江高考文科574分排名多少
宁夏高考理科574分排名多少
黑龙江高考理科574分排名多少
四川高考文科574分排名多少
新疆高考理科574分排名多少
山东高考综合574分排名多少

改成平行志愿 为啥还是志愿难报?

平行志愿了,为什么家长还是志愿难报?

我们来回顾一下北京自2013年以来高考志愿填报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2013年以前,北京实行考前估分填报志愿,志愿模式为顺序志愿,第一志愿一所院校,第二志愿A、B、C三所院校。在这种志愿填报模式下一直以来就有很多家长抱怨志愿难报,首先是估分定位难,家长只能根据考生考前的一模、二模及平时成绩估分填报,高考完后好多学生会成绩变动较大;其次落榜率较高,特别是高分考生,一志愿和二志愿的学校相比层次相差悬殊。顺序志愿模式下,各高校会优先录取第一志愿的学生,一志愿没有录满的情况才会录取二志愿学生,比如一些有冲击北大清华这样一流名校的学生,一旦差一两分没有被录取,很多去北工大、首经贸这类的院校了,人大、中财等学校他们几乎没有机会,因为这些学校在一志愿就已经录满了学生,这点对于他们来说这是非常难接受的。

2014年高考改革,顺应北京家长们的意见,首次迎来了平行志愿,实行考前估分小平行志愿,即一志愿A、B两所院校,第二志愿A、B、C三所院校。一开始家长都非常高兴,觉得志愿好报了,可是到了当年五月份真正开始填报的时候,家长们发现平行志愿并没有让志愿好报,他们仍然不知道应该怎么填报,首先,考前估分定位还是老问题;其次,第一年实行平行志愿,各院校的录取分数肯定会在以前的基础上上涨,到底会涨成什么样,家长们不知道;再者,平行的A、B两所院校之间究竟应该拉开多少分的梯度才是合理的,如何保障孩子去到理想的学校,家长们心里没底。对于家长们来说高考志愿填报依然是一件难事,于是大家开始抱怨高考改革不彻底。

到了2015届,北京高考志愿填报实行重大改革,实行考后知分、知排名填报志愿,并且是大平行的志愿填报模式,本科一、二、三批都有6个平行志愿院校,每个院校可以填报6个专业,这几乎完全满足了家长们先前的愿望。但在4月份一模后,家长新的困惑、难点又来了,例如以前理科2000名的考生可以进中央财经大学选择热门财经类专业,今年进校都没有把握,明显感觉到这种变化,无论一本、二本考生都比以前少了很多机会。到了6月份填报志愿的时候,家长们面临的问题还是同以前的家长类似,一是不知道第一年实行大平行志愿,各院校分数会在以前的基础上涨多少;二是即使填报6所学校,仍然不知道这6所学校应该怎样搭配组合才是合理的,一旦填报不合理,保底院校保不住,仍会有学生档案投不出去,出现没学上的情况,或者高分进入不理想的院校。

为什么家长一直以来总是觉得志愿难报?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经验,都是第一年做高三学生家长。像天津、河南等省份已实行大平行志愿多年,一旦出分填报时,家长们也从未感过轻松。所以,无论高考志愿填报模式发生怎么样的改革,不管是考前报还是考后报,顺序志愿还是平行志愿,小平行还是大平行,新晋高三的家长都会觉得不好报,无从下手。

总结起来家长缺乏三个方面的经验:信息、方法和心理。

首先是信息,家长和考生对大学和专业了解少。每个孩子在填志愿的时候要涉及到上百所大学和上百个专业,现阶段的很多家长是80年代90年代上过大学的,现在的大学、专业、跟80年代90年代的大学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的大学只分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现在的大学先分提前批,本科一批、二批、三批,提前批又分A段、B段、C段,本科一批中有985、211大学和普通重点大学,同样是本科二批院校,又有在京二本外地一本招生的院校,大学之间的层次是千差万别的,就读了不同的学校对将来孩子的发展可能也是完全不同的。专业同大学一样,在以前,某所学校的一个专业如果有三个博士生导师,那么这个专业有可能在全国都能进前十。可是现在博士生导师已经不再是我们衡量一个专业优势的唯一指标了,家长们可能没听说过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一级学科排名、基地班、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特色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这些名词。如果这些最基本的大学专业信息、指标你都不了解,那么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就是将自己置身在茫茫大海中,根本不知道哪里才是靠岸点。可想而知这样选出来的大学专业,对孩子将来的长远发展一定是有影响的。

其次是方法,家长对志愿填报的规则理解容易出现偏差,缺少数据,更对录取数据的分析不够深入。有的家长不能真正理解平行志愿的录取规则: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做出来的志愿方案未必合理。家长大都看到的只是平行志愿的好处:扩大了考生的择校范围,提高考生的录取率和投档率,增加了高分考生被投档、录取的机会,降低了考生填报的难度,但对它暗藏的许多风险认识不足,如录取分数变化、《招生简章》的录取规则、专业级差、身体条件方面的限制等等。家长在看往年录取数据的时候也是过于片面化,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往往只关注上一年的录取数据,今年的大平行志愿模式下,分数普涨,理科90%的一本院校录取排名上涨,文科也有80%的院校录取排名上涨。往年比本科线高40分50分录取的院校,今年要高80分才能去。如何准确把握志愿录取规则?如何准确解读录取数据?这些对家长而言都是难题。

最后是心理方面,包括有效沟通、权衡、适时激励等。

有的家庭,最困难的问题就是如好良好地与孩子沟通。不管家长在外面是什么身份,总经理也好,干部也好,在孩子眼里,你只是父母,你说的话,孩子很可能不听、不信,你跟孩子没法沟通。沟通这一块是需要提前做工作的,否则你只能看着孩子往错误的方向走却无法阻止。如果不解决好沟通问题,最后完成的志愿方案总会是不如人意的,而受影响的最终也还是落到孩子身上。

另外大学、专业、地区等多因素的权衡也让家长颇感为难。能上好大学,进热门专业难,专业能进了,院校层次下来了,要想院校、专业都满足,去外地的院校可以,但离开北京了;填报志愿的时候,还会受到爷爷、奶奶等家庭长者的影响,还会考虑孩子自理能力,性格因素、性别、安全、饮食、气候、就业等太多的因素,如何权衡?

都知道提高成绩重要,如何适时激励,不是每个家长都能做好。去年有个学生,成绩一般,高三伊始就定目标为北工大,并为此制定学习计划,认真执行,家长知道以目前的成绩要想实现目标至少需要提升80分,觉得希望渺茫,担心不成功孩子承受不了,三番五次做学生工作,最后孩子终于认识到父母意见的“正确性”,上北京工业大学可能性不大,从此对学习再也提不起兴趣了!家长不知在此阶段气可鼓不可泄,真正理智的时候是在6月份。我们往年有这样的一个案例,考生成绩中等,能上北工大,学习不温不火,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觉得孩子学习不上进,如果努力的话,涨几十分是很正常的。后来我们老师在与考生面谈交流过程中,了解其未来的职业理想是进大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做管理者、当白领。老师就引导孩子,500强等大企业招人是有要求的,一般要求985,211大学,性名牌大学会更好,北京工业大学虽是一所优秀的211大学,但她是北京市市属的,算不上名牌大学,还有部属的211大学,还有985等性大学、例如北京理工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名校。考生表示非常想去这类名校,咨询老师就告诉孩子以他现在的成绩上不了这样的名校,至少还差50分。考生很有信心,认为自己成绩会上升,并开始自己计算数学、物理、英语各科能提多少分。此时老师建议他回学校找各科老师聊一聊,自己到底能有多大提分空间。过了一段时间家长打来电话,特别高兴地告诉我们,孩子学习状态非常好,班主任老师反映他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晚自习室。面谈起到了激励作用,考生最终被天津大学录取。报志愿不仅仅填报大学、专业,适时的激励很有必要,并且越早越好!

三、高考574分物理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名单简介

1、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的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该学堂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后历经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时期;其另一源头为1888年创办的汇文书院,后发展为金陵大学,1951年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曾称金陵女子大学)合并,成立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在原南京大学、公立金陵大学等有关院系的基础上组建南京师范学院,校址设在原金陵女子大学校址。1984年改办成南京师范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行列。2000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2015年成为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目前,学校正在着力建设“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名家大师辈出,文化底

2、东北师范大学: 巍巍东师,根溯延安。1945年10月25日,毛泽东主席接见延安大学校院主要领导干部,指示学校向东北迁移,创办“新型的东北大学”。1946年2月东北大学在本溪建校,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性大学。1949年7月定址于长春。1950年4月更名为东北师范大学。1996年9月成为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4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07年,入选国家教师教育“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两区办学,专业合理。学校现有自由校区和净月校区。全日制在校学生26997人,专任教师1671人,其中教授511人,副教授645人。学校设有22个学院(部),81个本科专业,2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2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以及2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

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由原北京经济学院和原北京财贸学院于1995年3月合并、组建的北京市属重点大学。建校60余年来,秉承“崇德尚能,经世济民”的校训精神,首经贸人将思想和行动凝聚为“博纳敏行,知行合一”的骆驼精神,坚持“立足北京、服务首都、面向全国、走向世界”,首经贸校友遍布海内外,成为服务国家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首经贸校本部位于丰台区花乡,以全日制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主,红庙校区位于朝阳区红庙,以留学生和非全日制教育为主。60余年来,学校已发展为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重要特色和突出优势,并拥有法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六大学科,各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北京市属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校共设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院、会计学院、劳动经济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管理工程学院、财政税务学院、法学院、金融学院、统计学院、外国语学院、华侨学院、马克思主

4、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药学为主干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管理,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共建。学校现任党委书记谷晓红,校长徐安龙。  北京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6年,前身为北京中医学院,是国务院批准最早创办的高等中医药院校。1960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93年,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1996年,入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0年,与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入选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2018年,成为教育部新一届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学校现有3个校区,分别为良乡校区、和平街校区和望京校区。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秉承“勤求博采、厚德济生”校训,倡导“

5、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4年,是全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学校于2017年入围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和江苏省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建校之初,学校即为新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培养输送了第一批师资,编撰、制订了第一套教材和教学大纲,为新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模式的确立和推广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被誉为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 学校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拥有仙林、汉中门和泰州三个校区。现有各类在校生2万余名,有33个本科专业,涉及医、管、理、工、经、文6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中医药为主体、中西医结合、多学科支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4个,江苏省品牌专业3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0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33个。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