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分上大学

2024年新高考573分可以上什么大学

发布时间:2023-09-24 01:41:41

很多家长想要知道2023年高考573分可以上什么大学,但是如果想报好一份志愿,首先需要了解志愿填报的相关知识,对如何选择大学和高考志愿录取规则与录取流程有一定的了解,其次,需要掌握志愿填报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然后就是志愿填报的技巧与方法,数据+方法,才可以将志愿报好。本文李老师根据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筛选出了高考573分可以上上的具体大学名单。

2024年新高考573分可以上什么大学

一、高考573分可以上什么大学

新高考考573分可以上的大学名单具体有首都医科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武汉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河海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江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

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 一般考生填报志愿,大多是根据高考成绩排名和历年录取情况来衡量自己的志愿填报情况,而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为这个过程赋予了科学化和数字化。让考生不再仅凭分数填报志愿,而是能够以分数为基础,尽量使志愿填报更符合自身性格和兴趣,使志愿填报更科学。该系统是很多高三班主任自己在使用的系统,也是被他们推荐给学生使用的系统,小巧速度快、数据准确、概率值合适,基本上80%的高三学生会使用这个系统。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test.gaokaohelp.com/

二、近三年新高考573分可以上的大学名单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 最低分数 最低位次 公办/民办/本科/专科 院校类型
1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2022 567 13770 公办/本科 医药
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北京 2022 579 11843 公办/本科 理工
3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北京 2022 579 11843 公办/本科 理工
4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北京 2022 573 12798 公办/本科 理工
5 武汉理工大学 北京 2022 572 12957 公办/本科 理工
6 武汉理工大学 北京 2022 578 12007 公办/本科 理工
7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 2022 578 12007 公办/本科 理工
8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 2022 580 11702 公办/本科 理工
9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 2022 581 11540 公办/本科 理工
10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563 14432 公办/本科 ,师范
11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568 13571 公办/本科 ,师范
12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571 13109 公办/本科 ,师范
13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571 13109 公办/本科 ,师范
14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576 12334 公办/本科 ,师范
15 河海大学 北京 2022 564 14274 公办/本科 理工
16 河海大学 北京 2022 569 13401 公办/本科 理工
17 河海大学 北京 2022 576 12334 公办/本科 理工
18 河海大学 北京 2022 577 12183 公办/本科 理工
19 河海大学 北京 2022 578 12007 公办/本科 理工
20 西南交通大学 北京 2022 568 13571 公办/本科 理工
21 西南交通大学 北京 2022 570 13253 公办/本科 理工
22 东北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565 14087 公办/本科 师范
23 东北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569 13401 公办/本科 师范
24 南京医科大学 北京 2022 573 12798 公办/本科 医药
25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 2022 571 13109 公办/本科 理工
26 江南大学 北京 2022 565 13924 公办/本科
27 江南大学 北京 2022 573 12634 公办/本科
28 江南大学 北京 2022 574 12491 公办/本科
29 湖南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568 13571 公办/本科 师范
30 湖南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570 13253 公办/本科 师范
31 湖南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572 12957 公办/本科 师范
32 湖南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575 12490 公办/本科 师范
33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2021 566 13255 公办/本科 医药
3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北京 2021 572 12316 公办/本科 理工
35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北京 2021 579 11162 公办/本科 理工
36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北京 2021 582 10705 公办/本科 理工
37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 北京 2021 572 12316 中外/港澳/本科 理工
38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 北京 2021 574 11970 中外/港澳/本科 理工
39 深圳大学 北京 2021 577 11480 公办/本科
40 武汉理工大学 北京 2021 570 12613 公办/本科 理工
41 武汉理工大学 北京 2021 571 12454 公办/本科 理工
42 武汉理工大学 北京 2021 583 10555 公办/本科 理工
43 武汉理工大学 北京 2021 583 10555 公办/本科 理工
44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 2021 573 12147 公办/本科 理工
45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 2021 578 11319 公办/本科 理工
46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 2021 579 11162 公办/本科 理工
47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67 13092 公办/本科 ,师范
48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69 12768 公办/本科 ,师范
49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70 12613 公办/本科 ,师范
50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70 12613 公办/本科 ,师范
51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74 11970 公办/本科 ,师范
52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82 10705 公办/本科 ,师范
53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83 10555 公办/本科 ,师范
54 河海大学 北京 2021 563 13744 公办/本科 理工
55 河海大学 北京 2021 572 12316 公办/本科 理工
56 河海大学 北京 2021 575 11822 公办/本科 理工
57 河海大学 北京 2021 582 10705 公办/本科 理工
58 西南交通大学 北京 2021 577 11480 公办/本科 理工
59 东北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73 12147 公办/本科 师范
60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 2021 568 12928 公办/本科 理工
61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 2021 580 10997 公办/本科 理工
62 江南大学 北京 2021 568 12928 公办/本科
63 江南大学 北京 2021 577 11480 公办/本科
64 江南大学 北京 2021 580 10997 公办/本科
65 湖南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63 13744 公办/本科 师范
66 湖南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64 13576 公办/本科 师范
67 湖南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68 12928 公办/本科 师范
68 湖南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70 12613 公办/本科 师范
69 湖南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73 12147 公办/本科 师范
70 湖南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78 11319 公办/本科 师范
71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2020 564 15332 公办/本科 医药
72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2020 571 14096 公办/本科 医药
7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北京 2020 568 14617 公办/本科 理工
74 南京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580 12475 公办/本科 ,师范
75 南京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581 12273 公办/本科 ,师范
76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 北京 2020 577 13008 中外/港澳/本科 理工
77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 北京 2020 580 12475 中外/港澳/本科 理工
78 天津医科大学 北京 2020 564 15332 公办/本科 医药
79 武汉理工大学 北京 2020 580 12475 公办/本科 理工
80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 2020 580 12475 公办/本科 理工
81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 2020 583 11978 公办/本科 理工
82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572 13923 公办/本科 ,师范
83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573 13736 公办/本科 ,师范
84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574 13522 公办/本科 ,师范
85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578 12850 公办/本科 ,师范
86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579 12658 公办/本科 ,师范
87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583 11978 公办/本科 ,师范
88 河海大学 北京 2020 574 13522 公办/本科 理工
89 河海大学 北京 2020 581 12273 公办/本科 理工
90 东北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564 15332 公办/本科 师范
91 东北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574 13522 公办/本科 师范
92 东北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579 12658 公办/本科 师范
93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 2020 581 12273 公办/本科 理工
94 江南大学 北京 2020 580 12475 公办/本科
95 江南大学 北京 2020 581 12273 公办/本科
96 湖南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570 14271 公办/本科 师范
97 湖南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571 14096 公办/本科 师范
98 湖南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571 14096 公办/本科 师范
99 湖南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578 12850 公办/本科 师范
100 湖南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579 12658 公办/本科 师范
2023年高考573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理科
2023年新高考573分可以上什么大学历史
2023年高考573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理科
2023年高考573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
2023年新高考573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
2023年新高考573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物理
2023年新高考573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历史
2023年高考573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文科
安徽高考文科573分排名多少
江苏高考历史573分排名多少
山西高考文科573分排名多少
云南高考理科573分排名多少

高考志愿梯度

是指在高考录取各批次中的院校志愿及专业志愿从高到低拉开档次所形成的层次阶梯。通常来说,是指第一个志愿院校与第二个志愿院校之间梯度关系,也可以说是同一个志愿院校不同专业之间的录取分数差或者是批次与批次之间的分数差。

通常,我们将院校梯度分为3类: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

冲一冲

冲高不是“漫天要价”,有两点需要考生和家长思考清楚。

一是冲高的院校确实有一定可能的录取概率,但几乎微乎其微。例如,某院校近3年的录取排名基本稳定在6000名,那么9000名学生报考的话,录取概率微乎其微,反而浪费一个宝贵的志愿。

二是要有专业调剂的准备,被冲高院校录取已经实属不易,由于平行志愿一轮投档的原则,考生必须服从专业调剂,所以冲高压线的考生一旦被投档,通常要被调剂到其他专业。因此,考生和家长一定要考虑好是否愿意接受往年录取分数较低的专业录取,服从专业调剂。

稳一稳

稳一稳这部分的志愿,可以说是现实与理想的结合体。既能满足考生对于理想院校的小愿望,也能切合现实情况。

其实,目标院校是最难挑选的,因为一旦填报被录取概率很大,考生还要考虑心怡的专业能否被录取。毕竟院校的层次已经有所降低,如果再不能锁定专业,就读心仪专业的话,考生可能会难以接受。这时候需要考虑两点因素。

一是分数没有“浪费”的说法。部分家长有一个误区,以为分数一分都不浪费才算是志愿报的好。每当要填报层次稍低院校的时候,就比较难接受。其实,院校层次稍微降低一点,是为了选择专业的余地更大,只有少数操作失误导致高分低就,才是真的“浪费”分数。

二是注意填报专业的技巧。选择自己理想专业的时候,要注意前几年的录取情况,分析自己的分数是否有竞争力。同时不必要拘泥于特定的某一个专业,通常专业大类下的细分专业大都比较相似(如电子信息类下的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等),这样我们的专业选择会更多。

小德建议考生和家长,提前查询好目标专业的往年录取情况。

保一保

这是考生的最后一道保险了,用到的可能性比较小,但也务必要保证万无一失,主要注意“三不原则”。一是不拿新招生院校保底,新院校未知因素太多,容易出现不可控的状况。二是不拿招生计划少的院校保底,万一其他人也拿来保底,很有可能导致自己滑档。三是不拿往年录取波动大的院校保底,录取波动大、变数多,反而起不到保底的作用。

下面列举3种常见的院校梯度供参考(以平行志愿为例说明):

常规填报情况
普适性的填报方法,冲高的院校,要做好有专业调剂的准备;目标院校可适当保证专业;保底志愿通常设置两个,保证万无一失。

院校优先情况

未来暂时没有清晰的规划,对专业要求较低,想去更优质的大学,再填报一所目标院校,专业与院校统筹兼顾,最后的保底院校一定要足够的安全。但要注意确认,前5个志愿没有录取的话,保底院校自己是可以接受的。

专业优先情况

未来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对专业要求高,难以接受专业调剂。结合职业方向,选择合适的专业,参考不同院校专业的录取分数,确定4所目标院校。因为前面的志愿没有冲高,最后保底的院校可以适当激进一些。

总的来说,填报平行志愿要注意以下四点:

1、录取分数相近的院校不宜作为平行志愿,必须要有梯度。

2、考生分数仅达到冲高院校上年录取最低分数时不宜填报;冲高院校半数专业不适合考生所学时也不宜填报。

3、保底院校尽可能选择录取分数相对较低且招生人数较大的院校。

4、专业梯度。除了所填报的学校志愿要有梯度外,同一所学校中的6个专业之间也要有梯度,如果填报的所有专业都集中在同一水平线上,一旦一个不行,很可能就全军覆没。

如果又没有同意服从专业调剂,就只能被院校退档了。由于专业录取是高校自主掌控,每所高校的专业分配规则不相同。所以,要设计好专业梯度,关键是要认真研究拟报院校招生章程中的具体规定和要求。填报专业志愿时,各专业之间要有足够的分数梯度,并按录取分作降阶排列。

三、高考573分可以上的大学名单简介

1、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学校牵头的“2011计划”“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是国家首批14个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之一。学校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首轮建设任务已顺利完成,“智慧交通”一流学科领域建设得到评审专家高度评价。学校在被称为“学府胜地”的北京市海淀区建有东西两个校区,总面积近1000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2015年9月,位于山东省威海市的威海校区正式投入使用。2019年,学校在河北省黄骅市建设北京交通大学海滨轨道交通研发实验基地,占地面积233亩;在河北省唐山市成立唐山研究院,着力打造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以及国际教育培训的示范区。学校各校区均具有完善的教学、科研设施,校园环境优美。威海校区是应威海市人民政府盛邀,为适应国家

2、深圳大学: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深圳大学198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肩负着为特区培养人才和为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探路的光荣使命。中央、教育部和地方高度重视深圳大学建设,组织北大援建中文、外语类学科,清华援建电子、建筑类学科,人大援建经济、法律类学科,一大批知名学者云集深圳大学。建校伊始,学校在高校管理体制上锐意改革,在奖学金、学分制、勤工俭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率先在国内实行毕业生不包分配和双向选择制度,推行教职员工全员聘任制度和后勤部门社会化管理改革,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圳大学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文明校园。建校38年,深圳大学秉承“自立、自律、自强”的校训,紧随特区,锐意改革、快速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形成了“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的办学特色,培养了20多万各类创新创业人

3、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等部委共建高校。学校办学历史起源于1898年建立的湖北工艺学堂,办学123年特别是近70年来,学校共培养了60余万名高级专门人才,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为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培养人才规模最大的学校,已成为我国“三大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目前学校在校普通本科生36000余人,博士、硕士生18000余人,留学生1700余人。学校经过长期的育人实践,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思想体系:构筑了“建设让人民满意、让世人仰慕的优秀大学”的大学理想,铸就了“厚德博学、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确立了“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树立了“实施卓越教育、培养卓越人才、创造卓越人生”的卓越教育观。学校致力于为社会培养一代又一代以智慧引领人生、具有卓越追求和卓越能力的卓越人才。学

4、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1981年成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通过国家“211工程”预审,正式跨入国家二十一世纪重点建设的百所大学的行列。2017年9月,学校正式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8个学科跻身2020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前500,位列QS2020年世界大学排名中国内地第32,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6个学科进入ESI前1%。学校本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东临东四环南路,西邻西大望路,南抵双龙路,北望平乐园小区;另有中蓝、管庄、花园村、琉璃井、惠新东街和通州6个校区;占地面积96.0151万平方米。学校下设17

5、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建于1954年,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5年成立的通州师范,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市与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学校现有学科专业涵盖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六十多年来已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二十余万名,是北京市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博士点102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点142个,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8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学科12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建设学科2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建设学科13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培育学科4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建设北京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个,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民政部重点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