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汉工程大学在安徽省2020年最低录取分是多少
根据2020年安徽省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整理,武汉工程大学在安徽省的2020年最低录取分如下:文科最低录取分为575分,最低录取位次为6383名;理科最低录取分为591分,最低录取位次为26745名;理科最低录取分为542分,最低录取位次为59725名。
二、武汉工程大学在全国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统计表
招生省份 | 科目 | 年份 | 录取批次 | 分数线 | 录取位次 | 录取数 | 省控线 |
---|---|---|---|---|---|---|---|
北京 | 不限 | 2020 | 本科 | 517 | 24229 | 3 | 436 |
天津 | 物 | 2020 | 本科A | 589 | 16636 | 6 | 476 |
天津 | 不限 | 2020 | 本科A | 589 | 16636 | 2 | 476 |
天津 | 物或化或生 | 2020 | 本科A | 587 | 17079 | 2 | 476 |
天津 | 物或化 | 2020 | 本科A | 561 | 22781 | 2 | 476 |
河北 | 理科 | 2020 | 本科 | 600 | 31474 | 92 | 415 |
河北 | 文科 | 2020 | 本科 | 585 | 6342 | 8 | 465 |
河北 | 理科 | 2020 | 本科 | 563 | 59562 | 13 | 415 |
山西 | 理科 | 2020 | 本一B | 546 | 28302 | 108 | 537 |
内蒙古 | 理科 | 2020 | 本一A | 508 | 15389 | 12 | 452 |
辽宁 | 文科 | 2020 | 本科 | 587 | 4516 | 7 | 472 |
辽宁 | 理科 | 2020 | 本科 | 555 | 21885 | 30 | 359 |
辽宁 | 理科 | 2020 | 本科 | 472 | 54277 | 9 | 359 |
吉林 | 理科 | 2020 | 本一A | 534 | 14406 | 14 | 517 |
黑龙江 | 理科 | 2020 | 本一A | 547 | 14899 | 15 | 455 |
上海 | 不限 | 2020 | 本科 | 448 | 27625 | 6 | 400 |
江苏 | 理科 | 2020 | 本一 | 355 | 64829 | 29 | 347 |
江苏 | 文科 | 2020 | 本一 | 351 | 14879 | 4 | 343 |
浙江 | 不限 | 2020 | 1段 | 594 | -- | - | 594 |
浙江 | 不限 | 2020 | 2段 | 572 | 77094 | - | 495 |
安徽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91 | 26745 | 113 | 515 |
安徽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75 | 6383 | 15 | 541 |
安徽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42 | 59725 | 15 | 515 |
福建 | 理科 | 2020 | 本科 | 551 | 23508 | 31 | 402 |
福建 | 理科 | 2020 | 本科 | 512 | 38620 | 8 | 402 |
江西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76 | 20446 | 49 | 535 |
山东 | 不限 | 2020 | 1段 | 576 | 48394 | 52 | 449 |
山东 | 不限 | 2020 | 1段 | 523 | 125678 | 8 | 449 |
河南 | 理科 | 2020 | 本一 | 604 | 40431 | 139 | 544 |
河南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84 | 9521 | 14 | 556 |
河南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49 | 104116 | 15 | 544 |
湖北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53 | 7569 | 310 | 531 |
湖北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52 | 38165 | 2268 | 521 |
湖北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52 | 7782 | 20 | 531 |
湖北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50 | 8235 | 10 | 531 |
湖北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49 | 39746 | 114 | 521 |
湖北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40 | 44443 | 204 | 521 |
湖南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91 | 5775 | 8 | 550 |
湖南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86 | 21703 | 70 | 507 |
湖南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31 | 54755 | 11 | 507 |
广东 | 理科 | 2020 | 本科 | 547 | 57443 | 30 | 410 |
广西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32 | 26313 | 130 | 496 |
海南 | 不限 | 2020 | 本科 | 587 | 11333 | 2 | 463 |
海南 | 物 | 2020 | 本科 | 585 | 11680 | 8 | 463 |
重庆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55 | 7239 | 6 | 536 |
重庆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35 | 26518 | 35 | 500 |
重庆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08 | 38189 | 1 | 500 |
四川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77 | 41104 | 116 | 529 |
四川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45 | 10860 | 11 | 527 |
四川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32 | 78541 | 10 | 529 |
贵州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57 | 7520 | 6 | 548 |
贵州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08 | 30791 | 184 | 480 |
云南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55 | 26175 | 83 | 535 |
陕西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49 | 6998 | 6 | 512 |
陕西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10 | 29651 | 16 | 451 |
陕西 | 理科 | 2020 | 本一 | 451 | 62123 | 10 | 451 |
甘肃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47 | 3954 | 9 | 520 |
甘肃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01 | 18635 | 106 | 458 |
青海 | 理科 | 2020 | 本一 | 399 | 9034 | 14 | 352 |
宁夏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37 | 2389 | 4 | 523 |
宁夏 | 理科 | 2020 | 本一 | 439 | 11914 | 11 | 434 |
新疆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06 | -- | 14 | 482 |
新疆 | 理科 | 2020 | 本一 | 471 | -- | 63 | 431 |
三、武汉工程大学简介
武汉工程大学创建于1972年6月,原名湖北化工石油学院,隶属湖北省。198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武汉化工学院,改由原化工部主管。1998年7月,随着高校管理体制的调整,学校划转到湖北省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2006年2月,经教育部同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武汉工程大学。
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覆盖工、理、管、经、文、法、艺术、医学、教育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化工为鲜明办学特色的高校。学校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2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4年整体进入一本高校行列;2018年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化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学科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湖北省属高校并列第一);在2019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中,我校位列第126位。
学校现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及国际教育,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67个专业招生,2 个博士学位授权,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面向全国一本招生。截止到2018年9月,全日制在校生21789人,其中研究生3339人(全日制研究生2911人),普通本科生18878人。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2038人,其中专职教学科研人员1226人,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称243人,副高级职称463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人数占教师总数的57.59%,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分别占教师总数的93.72%和51.63%。教师中,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1人,“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高端人才引领计划入选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2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3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74人,湖北省教学名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津贴的专家29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8人,湖北省特聘岗位专家59人,湖北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6人,“工大学者计划”特聘岗位人员34人。创新团队入选“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学校现有武昌和流芳两个校区,共占地约130.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2.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7.4亿元。建有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3个,标准游泳池1个,篮、排、羽、网球场68个;多媒体教室241间,教学实验室48间;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4亿元;图书馆馆藏图书(含电子图书)300余万册,是湖北省高校"优秀图书馆"和"湖北省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学生公寓均配有空调和开水、热水供应设施。风景优美,教学设施齐备,办学条件完善,是湖北省“绿化红旗单位”、“生态园林式学校”。
学校科技创新平台成绩显著。有一所集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情报信息、分析测试多功能于一体的研究设计院。有1个国家磷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磷资源开发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部委级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62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技术中心(基地)。学校有化工、石化、医药行业(化工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化工、医药、石化行业(化工工程)咨询甲级资质,特种设备设计(压力容器)设计资格,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乙级资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乙级资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乙级资质,建筑工程丙级资质,检测计量认证资质,节能检测资质,湖北省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施工资质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制药工程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矿物加工工程4个专业先后通过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开展的工程教育认证。设有湖北省石油产品暨化学试剂质量监督检验站、湖北省石油化工信息中心,是湖北省科技厅化学化工查新检索定点单位。学校与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建武汉化工新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是武汉市唯一设在省属高校的工业技术研究院。
2008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7338项,其中“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等国家级项目335项,省部、市级项目1588项。获国家、省部、市级教学、科技成果奖15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省部、市级科技奖励153项。获专利授权1690余项。教职工发表的学术论文被SCI、EI、ISTP、SSCI、CSSCI、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检索收录4020余篇。机器人足球队共荣获10余项世界机器人足球大赛冠军。2015--2017年,科研入帐经费共计3.5亿元,科研经费增幅居省属高校前列。学校建有科技产业园和科技孵化器大楼,被评为“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武汉市科技管理先进集体”。主办《武汉工程大学学报》、《化学与生物工程》等科技核心期刊。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美国杜克大学、佛罗里达理工学院、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法国上法兰西理工大学、兰斯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昆士兰科技大学;爱尔兰唐道克理工学院;加拿大渥太华大学、魁北克大学三河城分校;韩国国民大学;马来亚大学、马来西亚沙巴艺术学院;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泰国暹罗大学;南非金山大学等40余所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展开了一系列合作办学、学生交换、师资互访、共同科研等多方面的合作;每年有百余名世界著名科学家及国外专家、学者应邀来校讲学、访问。每年派出大批专业教师及管理人员出国访学进修、攻读学位、合作交流调研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了解学科发展前沿信息进行科研合作等。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包括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国际交流班、双学位、本硕连读等。
学校具备招收留学生资格,已招收来自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津巴布韦、加纳,埃塞俄比亚、喀麦隆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就读于我校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工商管理等专业,在籍在册各类留学生300余人。与南京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国内高校长期开展校际互换生工作。
学校成立有130余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地方政府参加的董事会、38个校友分会以及武汉工程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与武汉市洪山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黄陂区、宜昌、十堰、黄冈、荆门等市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学校与社会双向参与、双向服务、双向受益的机制。学校设有“企业佳助学金”、“人福药业奖学金”等社会奖助学金19项。
近年来,学校承办了“电气与自动化控制国际学术会议”、中国科协年会“重化工与湖北石化产业结构调整”及“湖北磷化工可持续发展”专题论坛、“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武汉论坛之化工论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学部冶金与矿业领域在研项目交流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化学工程青年科学家学科发展前沿研讨会”、“全国稀土资源、材料和环境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全国微波化学会议”、“全国制药工程专业研讨会”、“全国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第六届中日化工学术研讨会”、“湖北省第二届楚天学者论坛”、“生态设计国际学术会议”、“国际磷资源开发学术研讨会”、“全国高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校际交流会”等高层次学术会议。
学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按照“立足湖北,辐射全国,服务化工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面向,树立“全面成长,追求卓越”的培养理念。不断深化以“三实一创”(实训、实验、实习、创新)的“两型两化”(创新型、复合型、工程化、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已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12万余名。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力量。仅以湖北省化工、医药行业为例,在产值1亿元以上的80余家大中型化工、医药单位中,近70%的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我校的毕业生,被誉为“化工高层次人才的摇篮”。五年来,我校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得国际奖项8项, 国家级奖218项、省部级奖项570项。获得世界杯机器人足球大赛冠军、国际设计大赛“红点之星”设计概念奖至尊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创业实践大赛冠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全国瑞萨超级MCU模型车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一等奖、“西门子杯”中国智能挑战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一等奖等高水平奖项。近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本科生考研率在25%以上。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贯彻“三全育人”要求,大力培育和践行,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抢救3名落水少年而光荣献身的全国优秀大学生许志伟,“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快乐天使韦庆秀、刘健,乐于助人的优秀大学生李孟、李炳昊,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的带着妈妈上大学的“豆腐女孩”贾鑫和舍己救人的吴达,他们的感人事迹在校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学校多次获得各级各类表彰,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新闻宣传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红旗团委”、“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理论学习先进单位”、“湖北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学校”、“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湖北省‘创先争优’先进高校”、“湖北省‘两访两创’先进高校”、“湖北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湖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胜单位”、“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北省档案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博士服务团’工作先进高校”、“湖北省人才工作‘十强高校’”、“湖北省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就业湖北’先进高校”、“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先进高校”等荣誉称号。
站在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以,大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格物明理 致知笃行”的校训和“艰苦奋斗 自强不息”的工大精神,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质量强校、人才强校、特色强校、创新强校、文化强校”内涵式发展战略,加快化工学科领域国内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步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工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