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在山西省2020年最低录取分是多少
根据2020年山西省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整理,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在山西省的2020年最低录取分如下:理科最低录取分为416分,最低录取位次为27438名;文科最低录取分为440分,最低录取位次为10964名。
二、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在全国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统计表
招生省份 | 科目 | 年份 | 录取批次 | 分数线 | 录取位次 | 录取数 | 省控线 |
---|---|---|---|---|---|---|---|
天津 | 不限 | 2020 | 本科B | 494 | 37465 | 30 | 476 |
河北 | 文科 | 2020 | 本科 | 509 | 34740 | 43 | 465 |
河北 | 理科 | 2020 | 本科 | 491 | 124953 | 37 | 415 |
山西 | 文科 | 2020 | 本二C | 440 | 10964 | 62 | 400 |
山西 | 理科 | 2020 | 本二C | 416 | 27438 | 49 | 370 |
辽宁 | 文科 | 2020 | 本科 | 508 | 18002 | 10 | 472 |
辽宁 | 理科 | 2020 | 本科 | 446 | 65957 | 10 | 359 |
江苏 | 理科 | 2020 | 本二 | 327 | 126814 | 587 | 313 |
江苏 | 文科 | 2020 | 本二 | 295 | 46718 | 686 | 284 |
浙江 | 不限 | 2020 | 2段 | 549 | 102232 | - | 495 |
浙江 | 不限 | 2020 | 1段 | -- | -- | - | 594 |
安徽 | 文科 | 2020 | 本二 | 530 | 26830 | 65 | 499 |
安徽 | 理科 | 2020 | 本二 | 493 | 102979 | 65 | 435 |
福建 | 文科 | 2020 | 本科 | 486 | 21255 | 20 | 465 |
福建 | 理科 | 2020 | 本科 | 439 | 71146 | 20 | 402 |
江西 | 文科 | 2020 | 本二 | 511 | 28160 | 78 | 488 |
江西 | 理科 | 2020 | 本二 | 480 | 89011 | 66 | 463 |
山东 | 不限 | 2020 | 1段 | 481 | 209315 | 52 | 449 |
河南 | 文科 | 2020 | 本二 | 513 | 52560 | 64 | 465 |
河南 | 理科 | 2020 | 本二 | 478 | 204297 | 56 | 418 |
湖南 | 文科 | 2020 | 本三 | 513 | 39369 | 36 | 501 |
湖南 | 理科 | 2020 | 本三 | 446 | 123970 | 34 | 433 |
广东 | 文科 | 2020 | 本科 | 483 | 55725 | 19 | 430 |
广东 | 理科 | 2020 | 本科 | 451 | 166683 | 14 | 410 |
广西 | 文科 | 2020 | 本二 | 392 | 45532 | 21 | 381 |
广西 | 理科 | 2020 | 本二 | 370 | 117605 | 20 | 353 |
重庆 | 文科 | 2020 | 本二 | 485 | 24523 | 27 | 443 |
重庆 | 理科 | 2020 | 本二 | 442 | 69809 | 16 | 411 |
四川 | 文科 | 2020 | 本二 | 476 | 51754 | 35 | 459 |
四川 | 理科 | 2020 | 本二 | 460 | 154134 | 33 | 443 |
贵州 | 文科 | 2020 | 本二 | 490 | 30878 | 36 | 463 |
贵州 | 理科 | 2020 | 本二 | 414 | 98243 | 33 | 384 |
云南 | 文科 | 2020 | 本二 | 504 | 30077 | 8 | 480 |
云南 | 理科 | 2020 | 本二 | 468 | 73124 | 7 | 440 |
三、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简介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成立于1999年,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由国内财经名校、江苏省属重点建设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创办,培养普通全日制本科人才的独立学院。
学院拥有桥头和福建路两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近130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33万平方米,自有馆藏图书110余万册。学院现有在校生8800多人,一、二年级学生就读于桥头校区,三、四年级学生就读于福建路校区。
学院两校区地处南京财经大学仙林主校区东西两侧各约20公里,横跨南京镇江两座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名胜众多,文脉流徽,镇江锦山绣水,人文荟萃。学院传历史之底蕴,承江南之瑰丽,文化氛围浓郁,校园环境优美,教学、生活设施齐全。沪宁高铁、沪宁高速、312国道贯通其间,瞬时畅达。桥头校区位于南京东郊“律宗第一名山”宝华山下,坐落在开埠1300余年的下蜀桥头古镇。1923年,中华三育学院在此兴校办学,百年沧桑,历经变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办学传统一脉相承,积淀丰厚的百年大学校园文化薪火不辍;新学校园丁学子浸淫其间,必如老树新枝,茁壮成长。福建路校区位于南京市中心城区鼓楼区,校区周边著名学府、科研院所林立,高端产业、知名企业总部云集,江南第一文枢美名发扬光大,长江三角洲核心城市经济引擎高速运转,为红山学子成长成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广阔空间。
学院紧密依托南京财经大学的优质学科和师资资源,坚持经管为主,兼具文法的专业特色,设置国际经贸系、金融税收系、会计系、工商管理系和文法系等5个系,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法学、英语、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学、保险学、税收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15个本科专业。瞄准江苏为主的沿海发达地区,面向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旺盛需求,坚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民族振兴,致力于培养政治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经管文法类应用型人才。
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按照育人为本、质量为先、强化特色、改革创新、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全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大力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学方法创新,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模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坚持社会需求和学生全面发展相结合,积极落实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断强化通识课程改革,积极引进优质在线通识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坚持开放办学,主动开展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先后与南京市国税局、南京市地税局、中国人寿、浙商银行、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途牛科技有限公司、南京万得咨询有限公司、宏图三胞高科技有限公司等政府、企事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引入行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并以实习基地、专业共建为平台,突出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努力探索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增强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
学院围绕人才培养中心工作,以队伍建设作,坚持以南京财经大学优质师资为依托,在稳步推进自有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宁镇扬地区高教资源优势,积极打造结构合理、能力突出、作风扎实的优秀教师队伍。任课教师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辅导员队伍政治素质强,悉心关爱学生成长,正确引导学生发展。近年来,全院教师主持或参与国家基金项目、省部级研究课题百余项,先后在全国微课教学大赛、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等国家级、省级大赛中获奖。
学院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坚持教育引导、规范管理相结合,建立健全弘扬优良学风的长效机制。通过开展入学教育、诚信教育、无监考考试等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学习、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主动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热情,营造风清气正、共同发展的和谐育人环境。
学院不断加强国际交流,稳步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先后与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美国中西州立大学、英国林肯大学、英国思克莱德大学等多所国外知名大学建立合作关系。近年来,数百名优秀学生相继赴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海外知名高校留学深造。
学院以开放、包容、和谐、大气的理念着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常年邀请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文化名人来校讲学,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学术活动;积极组织“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使学生接受高雅艺术的熏陶,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艺术鉴赏能力。
学院以30多个学生社团为载体,组织广大学生积极开展各类艺术、科技、文化、实践活动,大力拓展和提升综合素质,自觉锻炼和提高社会竞争力和创新意识。近年来,我院学生多次在全国及江苏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江苏省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江苏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挑战杯”“创青春”创业大赛等国家级、省部级专业竞赛中获奖,并受到团中央表彰。
建院以来,全院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毕业率、学位授予率在全国同类高校始终保持较高水平,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7%左右。
,顺应国家对独立学院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南京财经大学携手安徽新华集团,拉开了历史性战略合作的序幕,为红山学院快速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开启出新的发展空间。全体红山人将在新的合作机制下,按照“高起点、高定位、高标准”要求,锐意改革,矢志进取,不断提升独立规范办学能力,大力提高应用型本科教育水平,共同谱写学院发展的新篇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站在党的十九大为我们开启的新起点,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将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己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全面提升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