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在江西省2020年最低录取分是多少
根据2020年江西省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整理,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在江西省的2020年最低录取分如下:理科最低录取分为465分,最低录取位次为101311名;文科最低录取分为497分,最低录取位次为36574名。
二、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在全国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统计表
招生省份 | 科目 | 年份 | 录取批次 | 分数线 | 录取位次 | 录取数 | 省控线 |
---|---|---|---|---|---|---|---|
河北 | 文科 | 2020 | 本科 | 480 | 50453 | - | 465 |
河北 | 理科 | 2020 | 本科 | 449 | 161559 | - | 415 |
山西 | 文科 | 2020 | 本二C | 400 | 22367 | - | 400 |
山西 | 理科 | 2020 | 本二C | 370 | 49804 | - | 370 |
辽宁 | 理科 | 2020 | 本科 | 420 | 77580 | 11 | 359 |
江苏 | 理科 | 2020 | 本二 | 316 | 146330 | 3 | 313 |
浙江 | 不限 | 2020 | 2段 | 495 | -- | - | 495 |
浙江 | 不限 | 2020 | 2段 | 495 | -- | - | 495 |
浙江 | 不限 | 2020 | 3段 | 279 | -- | - | 279 |
浙江 | 不限 | 2020 | 3段 | 279 | -- | - | 279 |
浙江 | 不限 | 2020 | 1段 | -- | -- | - | 594 |
浙江 | 不限 | 2020 | 1段 | -- | -- | - | 594 |
安徽 | 文科 | 2020 | 本二 | 504 | 47775 | 11 | 499 |
安徽 | 理科 | 2020 | 本二 | 443 | 147227 | 39 | 435 |
安徽 | 理科 | 2020 | 本二 | 438 | 151365 | 10 | 435 |
福建 | 文科 | 2020 | 本科 | 465 | 27426 | - | 465 |
福建 | 理科 | 2020 | 本科 | 402 | 87853 | - | 402 |
福建 | 理科 | 2020 | 本科 | 402 | 87853 | - | 402 |
福建 | 理科 | 2020 | 专科 | -- | -- | - | 220 |
福建 | 文科 | 2020 | 专科 | -- | -- | - | 220 |
江西 | 文科 | 2020 | 本二 | 497 | 36574 | - | 488 |
江西 | 理科 | 2020 | 本二 | 465 | 101311 | - | 463 |
山东 | 不限 | 2020 | 1段 | 468 | 234622 | 2 | 449 |
山东 | 不限 | 2020 | 1段 | 466 | 239074 | 8 | 449 |
河南 | 文科 | 2020 | 本二 | 470 | 93080 | 15 | 465 |
河南 | 理科 | 2020 | 本二 | 425 | 276885 | 84 | 418 |
河南 | 理科 | 2020 | 本二 | 420 | 283127 | 5 | 418 |
广东 | 文科 | 2020 | 本科 | 476 | 61475 | 12 | 430 |
广东 | 理科 | 2020 | 本科 | 445 | 174401 | 30 | 410 |
广西 | 文科 | 2020 | 本二 | 381 | 51009 | - | 381 |
广西 | 理科 | 2020 | 本二 | 357 | 126915 | - | 353 |
海南 | 不限 | 2020 | 本科 | 479 | 33438 | 76 | 463 |
海南 | 物 | 2020 | 本科 | 463 | 36545 | 32 | 463 |
海南 | 不限 | 2020 | 专科 | 250 | 50750 | 23 | 250 |
重庆 | 理科 | 2020 | 本二 | 416 | 80593 | 20 | 411 |
四川 | 文科 | 2020 | 本二 | 463 | 62901 | - | 459 |
四川 | 理科 | 2020 | 本二 | 447 | 167173 | - | 443 |
贵州 | 文科 | 2020 | 本二 | 483 | 35034 | 1 | 463 |
贵州 | 理科 | 2020 | 本二 | 392 | 122171 | 14 | 384 |
云南 | 文科 | 2020 | 本二 | 480 | 43805 | 8 | 480 |
云南 | 理科 | 2020 | 本二 | 441 | 91329 | 22 | 440 |
陕西 | 文科 | 2020 | 本二 | 432 | 43723 | 12 | 405 |
陕西 | 理科 | 2020 | 本二 | 375 | 115064 | 48 | 350 |
陕西 | 理科 | 2020 | 本二 | 350 | 129315 | 10 | 350 |
甘肃 | 文科 | 2020 | 本二 | 441 | 31716 | - | 439 |
甘肃 | 理科 | 2020 | 本二 | 372 | 83413 | - | 372 |
三、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简介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应用型本科大学。
学校坐落在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市中心市区,毗邻商业区,交通、生活便利;闹中取静,与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博物馆、西湖公园相隔咫尺,山水包孕,人文氤氲。学校建设园林式校园,四季飘香,开窗即景,古树名木随处可见,校园绿化率70%以上,是“泉州市最美单位庭院绿化”。
学校坚持“面向产业、服务地方”,以工学为主体,经济管理、艺术为两翼,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软件技术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工科类专业占比70%;下设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创意设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8个学院及通识教育中心。
学校坚持非营利性办学宗旨,秉承“知行合一”校训,坚持“立德树人、质量立校”,着力构筑产教融合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致力于培养“实基础、强能力、能创新、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在校内建设了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卢秉恒院士工作站、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3个、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2个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了包括中央财政、省财政支持和与企业共建的11个实训基地、福建省示范性校企共建实训基地1个、福建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福建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和泉州市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等一批教学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并建有1.2万余平方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是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示范点,福建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福建省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泉州市众创空间。此外,还与德国博世力士乐(中国)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南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嘉泰数控科技股份公司等企业合作建设校外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191个;牵头组建了泉州市信息、机械职教集团、泉州市智能制造职业院校联盟;在泉州江南高新技术产业园、厦门软件园、泉州软件园等科技园区自主建设研发(实训)基地。
近几年学校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学校目前建成六个专业群,其中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专业群2个;福建省特色学科3个,福建省高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3个,福建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5个。先后获得福建省高校教学团队、科技创新团队、福建省精品专业、精品课程、福建省服务产业特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等一批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成果;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第六届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等荣誉称号。学生参加全国、全省各类大赛共923人次获350个奖项。近三年以来,学生在全省大学生“互联网+”、“挑战杯”以及泉州市大学生创新创意作品大赛等比赛中斩获佳绩,165个项目获国家、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申请发明专利、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等共170多项。学校还被评为“福建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赞誉和用人单位广泛好评,毕业生就业率近9年均保持在98%以上。
从2009年开始,作为我省第一批开展闽台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院校,与台湾1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学校还注重引进和共享优质的国际教育教学资源。目前与美国宾州滑石大学合作开展“中美4+0联合培养双学位项目(软件工程专业)”,经教育部批准,已正式招生;与美国密苏里大学合作开展“中美3+1+1本硕连读项目”,与匈牙利国立佩奇大学合作开展“中匈1+1+4本硕连读项目”,与俄罗斯、乌克兰、匈牙利、西班牙等多所高校开展“国际本升硕绿色通道”,实施顺利。经福建省教育厅批准的与德国莱法州教育学院共建的中德(福建)教育合作与发展中心,2018年入选教育部继厦门大学、福建工程学院、福建教育学院之后福建省第四个国家级师资培训基地。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成长在泉州的文化沃土上,洋溢着泉州的蓬勃朝气,承载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命。学校将以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为目标,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努力开创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