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牌专业有经济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宝石及材料工艺学、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等,以下是具体名单一览表,供大家参考,如有变动,以学校最新公布为准。
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牌专业排名一览表
1、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省级)
序号 | 专业名称 | 建设点级别 | 入选时间 |
1 | 经济学 | 国家级 | 2019 |
2 | 海洋科学 | 国家级 | |
3 | 地球物理学 | 国家级 | |
4 | 地质学 | 国家级 | |
5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国家级 | |
6 |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 国家级 | |
7 | 自动化 | 国家级 | |
8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9 | 土木工程 | 国家级 | |
10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国家级 | |
11 | 测绘工程 | 国家级 | |
12 | 地质工程 | 国家级 | |
13 | 勘查技术与工程 | 国家级 | |
14 | 资源勘查工程 | 国家级 | |
15 | 环境工程 | 国家级 | |
16 | 土地资源管理 | 国家级 | |
17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国家级 | 2020 |
18 | 应用化学 | 国家级 | |
19 | 地理信息科学 | 国家级 | |
20 | 地球化学 | 国家级 | |
21 |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 国家级 | |
22 | 行政管理 | 国家级 | |
23 | 旅游管理 | 国家级 | |
24 | 产品设计 | 国家级 | |
25 | 工商管理 | 省级 | 2019 |
26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省级 | 2020 |
27 |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 省级 | |
28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省级 | |
29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省级 | |
30 | 电子信息工程 | 省级 | |
31 | 软件工程 | 省级 | |
32 |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 省级 | |
33 | 石油工程 | 省级 | |
34 | 安全工程 | 省级 | |
35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省级 |
2、国家特色专业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所属领域方向 | 批次 |
1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地质学 | 地质学 | 第一批 |
2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煤及煤层气工程 | 煤矿与安全工程 | 第一批 |
3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安全工程 | 煤矿与安全工程 | 第一批 |
4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地球物理学 | 第三批 | |
5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勘查技术与工程 | 第三批 | |
6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 第四批 | |
7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第四批 | |
8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地球化学 | 第六批 | |
9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环境工程 | 第六批 | |
10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资源勘查工程 | 第二批 |
3、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1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地质学 |
2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资源勘查工程 |
3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软件工程 |
4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应用化学 |
5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6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
7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勘查技术与工程 |
8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环境工程专业 |
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开设专业名单
专业名称 | 修业年限 | 学位授予门类 | 学院 |
---|---|---|---|
地质学 | 四年 | 理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
地球化学 | 四年 | 理学 | |
资源勘查工程 | 四年 | 工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
石油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资源环境大数据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应用化学 | 四年 | 工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与化学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材料化学 | 四年 | 工学 |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四年 | 工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环境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生物科学 | 四年 | 理学 | |
大气科学 | 四年 | 理学 | |
土木工程 | 四年 | 工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安全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地质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应急技术与管理 | 四年 | 工学 | |
勘查技术与工程(钻探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勘查技术与工程(勘查地球物理) | 四年 | 工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
地球物理学 | 四年 | 理学 | |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工学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工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 |
工业设计 | 四年 | 工学 | |
电子信息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通信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四年 | 管理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
工程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
工商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
市场营销 | 四年 | 管理学 | |
会计学 | 四年 | 管理学 | |
经济学 | 四年 | 经济学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四年 | 经济学 | |
旅游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
统计学 | 四年 | 理学 | |
英语 | 四年 | 文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 |
地理科学 | 四年 | 理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四年 | 理学 | |
软件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测绘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工学 | |
地理信息科学 | 四年 | 理学 | |
地理空间信息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四年 | 理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学与物理学院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四年 | 理学 | |
物理学 | 四年 | 理学 |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四年 | 教育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体育学院 |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 四年 | 工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 |
产品设计(珠宝首饰设计) | 四年 | 艺术学 | |
广播电视学 | 四年 | 文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 |
音乐学 | 四年 | 艺术学 | |
视觉传达设计 | 四年 | 艺术学 | |
环境设计 | 四年 | 艺术学 | |
数字媒体艺术 | 四年 | 艺术学 | |
法学 | 四年 | 法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 |
土地资源管理 | 四年 | 工学 | |
公共事业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
行政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
土地整治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应急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
思想政治教育 | 四年 | 法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工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 |
网络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信息安全 | 四年 | 工学 | |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 四年 | 工学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四年 | 工学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工学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四年 | 工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动化学院 |
自动化 | 四年 | 工学 | |
海洋科学 | 四年 | 理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 |
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简称地大,位于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入选国家“111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七校联合办学”创始成员。
中国地质大学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校的地质、工程等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于1960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文革时期外迁。1975年整体迁至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在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设在武汉。2000年,进入教育部直属高校序列。2006年,教育部、原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2020年11月,被评为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