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淮北的大学
淮北的大学共有4所,名单分别为淮北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
1.淮北本科学校名单【2所】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主管部门 | 所在地 | 办学层次 | 备注 |
1 | 淮北师范大学 | 安徽省 | 淮北市 | 本科 | |
2 | 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 | 安徽省教育厅 | 淮北市 | 本科 | 民办 |
2.淮北专科学校名单【2所】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主管部门 | 所在地 | 办学层次 | 备注 |
1 |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 安徽省 | 淮北市 | 专科 | |
2 | 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 | 安徽省教育厅 | 淮北市 | 专科 | 民办 |
二、淮北师范大学简介
淮北师范大学位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安徽省淮北市,是一所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1974年建校,时为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隶属原煤炭工业部,面向全国招生。1998年9月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淮北师范大学。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2009年增列为省级立项建设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博士后培养单位。
学校有相山、滨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000余亩。校园依山而建,自然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先后被评为“安徽省园林式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校舍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中外文纸质藏书和电子文献420余万册。实验室设备先进、功能齐全,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7000余台件,总值2.27亿元,很好地满足了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需要。现有18个学院、82个本科专业,2018年本科专业整体进入安徽省一本招生。有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涵盖10大学科门类。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实力较强。现有专任教师1100余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330余人、硕士学位7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500余人。有“双聘”院士2名,“国家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皖江学者”讲席教授3名,青年“皖江学者”2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人选1名,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名,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7名,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8名,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7名,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57名,全国优秀教师、“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4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14名,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13名,省教学名师20名,省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党务工作者14名。
学校具有较强的教研、科研实力。现拥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重点基地,1个国家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0个省级特色专业,1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省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60余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拥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学科,1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立项学科,1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115”产业创新团队,2个省级智库。近年来承担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研究项目160余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70余项;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120余项,省部级科研课题300余项,被SCI、EI、ISTP、CSSCI检索收录论文260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7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5项。学校主办《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安徽文献研究集刊》等刊物,并与安徽大学、安徽省古籍办等联合主办《古籍研究》(入选2012—2013年度CSSCI来源集刊目录)。2015、2016年学校连续两次进入全球科研机构自然指数(Nature Index)中国大学百强榜(2016年位居中国内地高校第92名,师范院校第16名)。2017年,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论文总被引频次位居中国内地高校第23位。
学校加强校地、校企合作,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积极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服务地方发展成效显著。近年来,学校与地方人民政府、企事业单位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培育了一批融实习教学与就业实训一体的产学研合作基地,构建实习、就业、创业一体化协同育人机制。近3年,学生集体及个人共获得国家级奖励250余项,省级奖励1000余项。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0%以上,就业满意率均在92%以上。
学校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台湾地区等国家和地区的40所院校(机构)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并签订具体合作协议。近3年,学校派出150余名师生赴国(境)外参加访学研修、学术交流和学习;接收日本长崎大学学生短期留学。
学校办学水平得到了上级部门高度肯定和社会广泛赞誉。学校连续获批安徽省第十届、十一届文明单位,获批安徽省首届教育系统文明单位,并为淮北市获批全国文明城市作出重大贡献。学校多次获批“全国煤炭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连续26次获得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的“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和“优秀服务团队”称号。
三、淮北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7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淮北教育学院、淮北矿务局职工大学、安徽电大淮北分校合并组建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随后淮北财政学校、淮北技工学校、淮北卫生学校分别并入。2002年、2003年被教育部、财政部列为重点支持建设的示范性职业院校,2010年被列为安徽省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先后获得“安徽省园林式单位”、“安徽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学院坐落于国家能源基地、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先进典型的安徽省淮北市,占地面积600余亩,建筑面积近2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4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5460万元,图书馆藏资料67万册,电子图书4400GB、专业期刊2.4万种、电子专业期刊12万种,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教学用机房等可供4000多人同时使用;建有校内实践教学基地49个,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00多个,密切合作的有154个;拥有 37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站。正在紧张建设的滨湖新校区占地73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40.38万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积30.52万平方米,建成后将能满足1.3万名以上在校生的学习与生活需要。
学院以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同时开展成人高等教育、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和岗位培训。设有医学系、机电工程系、电子信息系、计算机系、建筑工程系、工艺美术系、财经系、旅游管理系和基础部,常设专业50个,其中高级护理专业和多媒体网络技术专业是省级教改试点专业,高级护理专业被认定为国家级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建筑技术专业被教育部、财政部认定为国家级紧缺人才实训基地,建筑工程系土木工程专业被定为省级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学院现有在校高职生、中职生、电大和成人教育在册生2.4万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专职教师490人,其中教授12人、副高以上职称211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134人,具有双师素质教师178人。学院还聘有校外兼职教师260多人,其中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114人。目前,学院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坛新秀4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3人,省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2个,国家财政支持建设的专业2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2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坚持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不断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淮北市六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与知名企业开展订单培养,开设“广达班”“奇瑞班”、“高铁班”、“瑞兴班”等,促进了专业教育和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作为安徽首家开设“空中乘务”专业的高校,我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居同类高校前列,多次荣获“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连续五次被授予“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2010年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自2012年起,学院开展自主招生试点工作。
学院重视对外交流合作,参加了淮海经济区高职院校协作会和安徽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合作委员会(简称“A联盟”),坚持“目标同向、科学崛起、一体多元、开放互动”的区域发展理念,形成了协调互动、教研合作、共建共享等三大区域合作新机制,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资源共享,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和办学效益。同时,学院不断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韩国济州观光大学、新西兰福莱尔国际学院、澳大利亚国际商会、韩国国民大学、韩国全州大学、日本京都信息大学院大学、台湾朝阳科技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和西北理工大学等十余所国际高校洽谈合作或签订合作办学协议。
学院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生产育人”四个育人办学理念,实施“特色立校”、“质量兴校”、“改革强校”三大发展战略,逐步积淀形成了“敬业笃学、崇德强技”的校训,“求实、求新、求能、求精”的校风,“省身善教、尽职尚能”的教风,“勤学善思、强技精能”的学风,办学至今,学院已经培养出2万余名各级各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风正潮平自当扬帆远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十二五”期间,学院将在抓好“双建”工作的新起点上,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凝心聚力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把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成为具有区域特色、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强服务能力的引领型高水平职业院校,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