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圆梦

哈尔滨的大学名单 2024哈尔滨所有大学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9-19 01:49:02

一、哈尔滨的大学

哈尔滨的大学共有51所,名单分别为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具体完整院校名单见下表。

1.哈尔滨本科学校名单【27所】

序号学校名称主管部门所在地办学层次备注
1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本科
2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哈尔滨市本科
3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本科
4哈尔滨工程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哈尔滨市本科
5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本科
6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本科
7东北林业大学教育部哈尔滨市本科
8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本科
9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本科
10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本科
11哈尔滨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本科
12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本科
13哈尔滨体育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本科
14哈尔滨金融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本科
15黑龙江东方学院黑龙江省教育厅哈尔滨市本科民办
16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黑龙江省教育厅哈尔滨市本科民办
17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本科
18黑龙江外国语学院黑龙江省教育厅哈尔滨市本科民办
19黑龙江财经学院黑龙江省教育厅哈尔滨市本科民办
20哈尔滨石油学院黑龙江省教育厅哈尔滨市本科民办
21黑龙江工商学院黑龙江省教育厅哈尔滨市本科民办
22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黑龙江省教育厅哈尔滨市本科民办
23哈尔滨剑桥学院黑龙江省教育厅哈尔滨市本科民办
24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黑龙江省教育厅哈尔滨市本科民办
25哈尔滨广厦学院黑龙江省教育厅哈尔滨市本科民办
26哈尔滨华德学院黑龙江省教育厅哈尔滨市本科民办
27哈尔滨音乐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本科

2.哈尔滨专科学校名单【24所】

序号学校名称主管部门所在地办学层次备注
1黑龙江职业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专科
2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专科
3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专科
4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专科
5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专科
6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专科
7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专科
8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专科
9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专科
10哈尔滨传媒职业学院黑龙江省教育厅哈尔滨市专科民办
11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专科
12黑龙江公安警官职业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专科
13黑龙江信息技术职业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专科
14哈尔滨城市职业学院黑龙江省教育厅哈尔滨市专科民办
15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专科
16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专科
17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专科
18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专科
19哈尔滨应用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省教育厅哈尔滨市专科民办
20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专科
21黑龙江粮食职业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专科
22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专科
23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专科
24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专科

二、黑龙江大学简介

黑龙江大学是教育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有特色、高水平、现代化地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黑龙江省共建高校,坐落于北国冰城哈尔滨,其前身是1941年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办学70多年以来,黑龙江大学在国家全球战略构架中,推进与服务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升,强化俄语学科专业的优势地位和引领作用,实现人才培养方向、科学研究领域、对外交流合作和社会服务等多方位与俄罗斯对接,形成全国高校独树一帜的对俄办学特色。作为黑龙江省学科门类最全、专业覆盖最广、后发优势最强的综合性大学,坚持立足龙江、面向全国,全力为地方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端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撑、科技服务和文化引领。“十一五”以来,黑龙江大学坚持以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强化管理为主的发展道路,着力构建教学、科研和学科三位一体的内涵发展模式,整体办学水平、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声誉显著提升。化学学科、材料学科、工程学科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为A类,哲学学科评为B+类,法学、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4个学科评为B类,化学学科评为B-类,电子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2个学科评为C+类,理论经济学、政治学、生物学、信息与通信工程4个学科评为C类,数学、生态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6个学科评为C-类,学科发展速度和整体实力居于省属高校前列。2018年获批黑龙江省“双一流”建设国内一流大学A类高校,外国语言文学获批国际一流建设学科,哲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等5个学科获批国内一流建设学科。此外,学校连续多年进入全国高校百强行列,在《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跨入重点大学行列。

黑龙江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优势明显,共设有31个教学院部,拥有涵盖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管、艺11个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84个,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5个;2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1个学科群、12个一级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拥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重点专业27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省级精品课程50门,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6个,入选国家规划教材40部。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9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之一,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联合设立的中俄学院被教育部列入全国17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院之一,入选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黑龙江大学坚持教学立校,以优质的教育资源为依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为重点,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性高级专门人才,教育质量优异,教学成果斐然。在2001年和2008年的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均获得优秀结论。共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6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79项;拥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篇、提名7篇(次),黑龙江省优秀硕士论文41篇。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2000余名,各类研究生5000余名。建校以来已为龙江和祖国培养了近23万优秀毕业生,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有以阎明复、张左己、姜大明等为代表的诸多政界精英;有以叶正大、刘晓江等为代表的多位高级将领,有以李凤林、潘占林等为代表的数十名共和国优秀外交官,有以李锡胤、吕冀平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专家学者。新时期,还陆续涌现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何建章、“网络感动中国人物”陈顺达等先进人物。

黑龙江大学教学设施完备,教学条件优良,校区占地面积18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37亿元,馆藏图书400余万册,拥有可容纳3万余名学生住宿生活的大学城,以及设施先进的实验楼、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游泳馆、餐饮中心等办学基础设施,以及宽带校园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资源。

黑龙江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荟萃、人才云集。现有教职员工近2900名,其中专任教师近1700人,研究生导师9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近1000人。其中,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奖”5人,位居全国高校第19位,列地方高校第一位;“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各类国家级、省部级荣誉称号获得者200余人次;学校拥有“”特聘教授3人、“”青年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高层次人才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8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普京奖”获得者1人,“普希金奖章”获得者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61人。

黑龙江大学坚持以科学研究为支撑,以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为重点,以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落脚点,走科研兴校之路。现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功能无机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中俄催化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农业微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催化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糖料改良中心、农业部甜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等众多国家级高端科研创新平台;拥有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工程中心6个、省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3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省高校校企共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3个,以及俄罗斯研究研究中心、教育科学研究院等30余个校级科研机构,现已基本构成多学科、立体化、完整均衡的科研创新发展体系。“十五”以来,共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5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项,连续多年被SCI、EI、CSSCI收录的论文均达到700余篇,共取得各类科研成果26000余项,其中有1000余项成果获国家、部委、省级的奖励,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22项。李锡胤、潘国民教授主持编撰的《俄汉详解大词典》获国家图书奖,并作为国礼赠送给俄罗斯。黑龙江大学编辑出版的《求是学刊》《外语学刊》《自然科学学报》《中国糖料》《满语研究》《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黑龙江教育》《北方法学》《俄罗斯学刊》《远东经贸导报》(俄文版)等高水平学术刊物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黑龙江大学牢固树立“立足龙江、面向全国、服务社会”的观念,通过整合、凝练和优化校内外优势资源及校企合作等方式,形成了以人文社科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大学科技园为主的综合性科技文化创新服务体系,努力为高教强省和科教兴国做出积极贡献。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黑龙江大学充分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围绕龙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通过广泛参与决策咨询,承担高层次项目和应用性研究课题,参与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担任实际部门顾问等多种形式,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对俄经贸文化交往和边疆文化大省建设。在自然科学领域,黑龙江大学强化理工科优势特色,不断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力度,特别是在生物技术、化学化工、电子信息等领域的中取得了大批科技创新成果。我国第一个机群并行数据库服务器系统、无模型控制器、IC卡电脑加油机、L—乳酸菌系列保健产品等科研项目成功实现成果转化,为龙江产生经济效益均数亿元。黑龙江大学积极整合科技资源、搭建成果转化平台,辟建了黑龙江省第一个省级大学科技园,形成了以计算机软件和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的科技产业群体,年均产值上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黑龙江大学校办产业学府书城是全国大学最大的书城,年营业额上亿元,曾获全国文化产业先进集体称号;黑龙江大学出版社作为全国地方性大学出版社的杰出代表,曾多次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等,并荣获“出版业网站百强”荣誉称号。

三、哈尔滨工程大学简介

哈尔滨工程大学坐落于美丽的松花江畔——北国冰城哈尔滨市。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70年,以海军工程系全建制及其他系(部)部分干部教师为基础,在“哈军工”原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六机械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国防科工委,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学校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2年,获批建立研究生院;2007年,由原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龙江省、海军四方共建;2011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国家“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学校占地面积125.6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3.22万平方米。校园建筑中西合璧,飞檐碧瓦,气势恢宏。设有16个学院(系、部);设有40多个科研机构以及150多个科研和教学实验室,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4个,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7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5个,国家级电工电子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固定资产总值41.16亿元。图书馆共有藏书474.92万册。

学校以船舶与海洋装备、海洋信息、船舶动力、先进核能与核安全4个学科群为牵引,构建主体学科优势突出、通用和基础学科支撑配套、文管学科独具特色、专业结构布局合理的“三海一核”特色学科专业体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国家一级、二级重点学科各1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1个、一级重点学科11个。现有本科招生专业37个,教育部特色专业7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7个,国防特色紧缺专业和重点专业7个,省级重点专业29个,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学校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进入ESI全球前1%;“现代舰船与深海工程”入选“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船舶与海洋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分别获得A+和A-等级,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排名全部进入全国前30%;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

学校现有教职工2937人,其中专任教师1779人,教授、副教授1078人。教师中有“两院”院士8人(含双聘5人),博士生导师53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2人,“”13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教学名师1人,青年拔尖人才5人,“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讲座教授3人、青年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7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6个,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6个。学校各类在校生28000余人,是首批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并被教育部、总政治部列入“21世纪人才强军计划”,是海军在东北地区唯一选拔培养后备军官的依托学校。

学校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主题,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国际化进程,坚持“视野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优、可靠顶用”的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信念坚定、人格健全、乐于探索、务实笃行的一流工程师、行业领军人才和科学家。近年来,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国际无人水下机器人大赛等国际国内各类赛事中获得国际和国家级奖逾千项,“E唯”机器人创新团队、“创翼”创新团队获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大学生创业联盟连续五年获“全国十佳KAB创业俱乐部”。2011年成立创业教育学院。学校被授予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示范基地、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标兵、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本科生、研究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4%以上,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毕业生以“可靠顶用”而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成为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之一。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及提名获奖占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获奖总数的40%,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量连续两年名列黑龙江省第一名。2009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继2006年获得教育部本科评估优秀评价之后,2009年和2010年,学校分别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评估和办学水平提升工程评估,均获“优秀”评价。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12万多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其中包括200多名共和国的将军、部长、省长、院士,2000多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的技术领军和高级管理人才。他们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科研工作一直是学校发展的先行力量,不仅以国内第一艘实验潜艇、第一艘水翼艇、第一台舰载计算机、第一套条带测深仪等数十项填补国内空白的重大科研成果著称,而且还以双工型潜器、气垫船、梯度声速仪等成果摘取过世界第一的桂冠。学校在船海核领域保持着很强的技术储备,水下机器人、减振降噪、船舶减摇、船舶动力、组合导航、水声定位、水下探测、核动力仿真、大型船舶仿真验证评估、三体船设计、水面无人艇等技术居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地位,现已成为我国舰船科学技术基础和应用研究的主力军之一、海军先进技术装备研制的重点单位、我国发展海洋高技术的重要依托力量。当前,学校是我国首座数值水池虚拟实验系统的联合牵头研制单位,是我国第七代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两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智能船舶核心设计研发单位,是“蛟龙号”7000米载人、深海勇士潜水器水下导航定位系统国产化的装备提供方,为我国首条三体搜救艇、万吨集装箱船、钻井平台等新船型开发及深海工程装备研发提供了全面的基础技术支撑。“十一五”以来,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国家和国防“973”计划及“863”计划、国防预研和科研型号等一大批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00余项。学校获评“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突出贡献奖”和“航母建设突出贡献奖”。科研产品质量管理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是国内高校首家通过“双认证”的大学。牵头成立“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核安全与仿真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获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舰船动力”“先进海洋材料”协同创新中心获黑龙江省认定。学校设有国家大学科技园,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学校人均科研经费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