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杭州二本学校有哪些
杭州市二本大学共有6所,名单分别为浙江科技学院、浙江外国语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浙江警察学院、浙江树人大学。
序号 | 学校名称 | 全国排名 | 星级排名 | 类型 |
1 | 浙江树人大学 | 54 | 4星级 | 理工 |
2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441 | 1星级 | 理工 |
3 | 杭州医学院 | 706 | 1星级 | 理工 |
4 | 浙江传媒学院 | 4星级 | 语言 | |
5 | 浙江音乐学院 | 1星级 | 理工 | |
6 | 浙江警察学院 | 警校 |
二、浙江树人学院简介
浙江树人大学(浙江树人学院)创办于1984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早成立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校之一,学校由浙江省政协主办、省教育厅主管。坚持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办一所让党放心的大学;坚持特色办学质量引领,办一所让人民满意的大学;坚持改革面向应用,办一所让社会欢迎的大学;坚持一流民办高校目标,办一所学生心中理想的大学;坚持内部共同治理,办一所和谐向上充满活力的大学。
办学以来,始终秉承“崇德重智,树人为本”的校训,坚持“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办学定位,经过30多年发展,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民办高校发展之路。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高校。2004年9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同志视察学校,高度肯定了学校的办学成就并作出了重要指示。2015年,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应用型试点示范建设学校。目前学校拥有杭州拱宸桥与绍兴杨汛桥两个校区,占地1232亩,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9亿余元,图书馆藏书175万余册,电子图书约88万余种。在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连续多年荣获第一。
学校有在校学生近1.7万人,设有12个二级学院,开设44个本科专业,5个专科专业,其中1个国家特色专业,4个省重点专业,1个省优势专业,1个省优势建设专业,4个省新兴特色建设专业,3个省特色建设专业。拥有5个省一流学科、教育部白俄罗斯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和省现代服务业研究中心等2个学科基地,2个省行业平台,1个省创新团队,25个校级研究机构及平台。三年来,学校获10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400余项横向课题,科研经费近1亿元。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1200人,其中教师880人,博士150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80.7%;正高职称教师84人,副高及以上教师占43%;全国优秀教师、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61人。学校正在实施“千人业师”、“百业培师”计划,着力建设“双师双能型”队伍,努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学校的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学校致力于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通过与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大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发展能力。目前,建有院士领衔的“树兰国际护理学院”及“山屿海商学院”、“绍兴黄酒学院”等9个行业学院,建有“红石梁班”、“聚光班”等50余个校企订单班、虚拟班。学校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95个,其中,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学校注重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的有机融合,建有“大学生创业产业园”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载体。学校办学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声誉不断提高,近三年来学生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各类竞赛奖500余项,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约97%。学校设有考研班,鼓励有志继续学习深造的毕业生报考研究生。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8万余名应用型人才。
学校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深化立德树人工作。持续推进“优秀课堂”与“文明寝室”建设,以“文化艺术节”、“科技创业节”等为载体,逐步形成“四季树人”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学校注重开放办学,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60多所院校和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优秀学生赴境外高校学习,开拓学生国际视野,促进文化交流。
今天的浙江树人大学正在朝着“成为全国民办高校发展的排头兵和改革的先行者、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提供生动的浙江实践和经验”的目标而奋进。学校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为引领,不忘“为国植贤”的初心,牢记“立德树人”的使命,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努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三、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简介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工科类普通高等学校,前身可追溯到1953年的杭州水力发电学校和1956年的杭州水利学校、1958年的浙江电力专科学校、1975年的浙江水利电力学校(1978年9月更名为浙江水利水电学校)、1984年的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2013年升格更名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经过60多年的不断进取,学院的各项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科研科技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以工学门类为主体,以水利水电为特色,土木、机械、电气、管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2014年12月17日,水利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签订共建协议,学校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15年2月,学校被授予“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学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游览胜地──浙江省杭州市,占地面积1231亩,在校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近9400人,其中本科生6300余人;现有专任教师51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3.5%,研究生学历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5.4%,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水利职教名师6人,浙江省优秀教师3人,省教学名师4人,省教坛新秀5 人,省“151人才工程”人选15人,形成了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素质良好,并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一定科研能力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亿元;建有主干带宽千兆的校园网系统;拥有印本图书81万余册,另有各种纸质期刊1100余种,校图书馆已成为浙江省具有鲜明水利和数字化特色,水利水电文献资源收藏最为丰富的图书馆之一。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现设10个二级学院和3个教学部(中心),开设工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文学等4大学科门类的本专科专业34个,其中本科专业25个。拥有浙江省B类一流学科6个、省优势专业1个、省特色专业6个,初步形成了以工学门类为主体,以水利水电为特色,土木、机械、电气、管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围绕建设应用型本科示范校,主推SWH-CDIO-E工程教育模式,秉持“理实融合、实践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强调“软硬技能并重培养”的教学理论,致力落实就业“上手快”、从业“后劲足”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9项。
学校实习、实训条件优越,现有校内实验(实训)室44个,校外实习基地292个。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基地”和“先进制造实训基地”为中央财政资助的实训基地;“水利工程综合技能实训基地”和“电力工程实训基地”等4个为省级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
学校发挥水利学科科研优势,不断深化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需求对接。近5年来,获批国家级项目12项,省部级项目99项,获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浙江省水利科技创新奖14项,浙江省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2项。公开发表SCI论文58篇,国内一级期刊论文36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34项。学校共承接各级各类横向服务项目446项,合同额近亿元。《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于2014年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入选《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的统计源期刊、RCCSE中国学术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学校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是水利行业定点培训机构。2017年12月,学校成立了全国首家河(湖)长学院——浙江河(湖)长学院,将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发挥在理论研究、业务培训、经验交流等方面平台优势,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致力于建成服务全国治水工作的重要基地。
学校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硕果累累,学科竞赛成绩喜人。学校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学术科技和体育竞赛活动,近年来学生在参加的各种学科和体育竞赛中,获得了大量国家和省级奖励,在同类院校中皆名列前茅。学校是浙江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毕业生综合素质良好,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有潜力”。近5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学校被水利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分别授予“全国水利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建校60多年来,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水利、电气、机械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不少已成为水利系统管理部门或企业的领导和业务骨干,历届毕业生中有200余名担任了市、县 (市、区)水利局副局长以上领导职务,学校被誉为浙江水利水电人才培养的摇篮。
不忘初心,薪火相传。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学校将以为指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构建和谐校园,努力建成一所立足水利、服务区域、特色鲜明,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