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秋收起义的意义
第一,秋收起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崇高追求。共产党提出的主张,“打倒列强、打倒军阀”的口号,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决策为人民群众所拥护,所以,秋收起义发动后,各地的农民群众广泛响应,愿意跟着共产党,为穷人打天下。
第二,秋收起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的崭新认识。在革命遭受严重挫折之后,通过八七会议,中国共产党纠正了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错误,把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提上了工作日程。在八一南昌起义之后,又作出了在湘鄂粤赣四省举行农民秋收暴动的决定。最后由特派员、湖南省委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实施的湘赣两省农民秋收起义,就是共产党人对武装斗争有了崭新认识后的重大举措。
第三,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翻身求解放、探求革命新道路的伟大实践。在八一南昌起义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在组织和部署秋收起义的过程中,要求这次暴动要“以农会为中心”,要“夺取一切政权于农民协会”。“除夺取乡村政权之外,于可能的范围应夺取县政权,联合城市工人贫民(小商人)组织革命委员会,使成为当地的革命中心”在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的队伍中,除了原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和安源煤矿的工人武装,其他的都是湖南平江和浏阳的农军、湖北崇阳和通城的部分农军。
第四,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勇于改正错误的重大举措。当蒋介石反革命势力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日益膨胀,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内的斗争愈演愈烈之时,陈独秀受共产国际代表影响,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形势,害怕共产党员和工农代表参加革命政权会影响到国共合作,更不支持工农武装力量的发展,以致在上海和武汉等地都发生强迫工人纠察队交出枪支的事件。在农村,也限制农民革命,反对农民建立和掌握政权。陈独秀在右倾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以致在国民党反动派叛变之时,共产党没有强有力的武装力量加以制止。但是,中国共产党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秋收起义等武装起义就是典型的例子。
二、秋收起义起义起因
随着第一次国内革命的深入,中国共产党把工人特别是农民、士兵都组织起来,形成了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大力支持打倒军阀的北伐运动。这就直接危及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利益,危及到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的统治基础。这样,帝国主义支持策动国民党新老右派破坏革命,并向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举起了屠刀。
八七会议正式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并把领导农民进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最主要任务,从而使全党没有在白色恐怖面前惊慌失措,指明了今后革命斗争的正确方向,特别是毛泽东在会上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八七会议后,派毛泽东前往湖南传达会议精神,并改组湖南省委,发动秋收起义。8月18日,在长沙市郊沈家大屋召开的湖南省委会议上,毛泽东坚决主张: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屠杀工农,丧失了民心,成为白色恐怖的象征,因此秋收起义时“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以共产党自己的名义领导人民革命。他在给中央的信中写道:“国民党旗子已成军阀的旗子,只有共产党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
国民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共产党学习苏俄的革命经验——走城市包围农村的斗争路线。毛泽东在此之后带领队伍攻打大城市长沙,结果受挫,退到文家市。在文家市进行了文家市决策——由于敌强我弱,必须要放弃攻打敌人力量比较集中的大城市,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三、秋收起义有什么影响
秋收起义是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控制下的武汉国民政府公开宣布"分共",背叛了革命。中国共产党从此转入地下,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在群众基础较好的湘鄂粤赣四省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部队在文家市会师,毛泽东主持前委会议,及时作出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的决定,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秋收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中国人民革命史开始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虽然秋收起义结果是失败的,但它却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也开辟了第一个在农村的根据地,为后来各地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秋收起义队伍中走出未来共和国的1位元帅和1位大将,还有5位上将、7位中将和6位少将,他们是:
罗荣桓元帅,原警卫团特务连党代表。三湾改编后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一团特务连党代表。
谭政大将,原警卫团特务营第2连任上士文书。三湾改编后任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团部书记。
宋任穷上将,原浏阳县工农义勇军第四团第二中队党代表。三湾改编后为七个连党代表之一。
张宗逊上将,原警卫团第3营连长。三湾改编后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1团特务连副连长。
陈伯钧上将,原警卫团团部副官、新兵训练处主任。三湾改编后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1团3营6连1排排长。
陈士榘上将,原警卫团战士。三湾改编后,在湖南酃县水口镇毛泽东亲自主持了陈士榘、赖毅、刘炎、李恒、欧阳健、鄢辉等6名新党员的入党仪式。
黄永胜上将,原警卫团战士。后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1团3营9连班长。
张令彬中将,原平江工农义勇队队员。三湾改编后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1团教导队区队长。
韩伟中将,时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1团3营9连1排排长。三湾改编后,韩伟成为毛主席的第一任警卫排长。
郭鹏中将,赤卫队队员。1929年7月红三军团攻打长沙时参加红军。
刘先胜中将,安源煤矿矿警队队员,后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2团排长。起义失利后,率部分武装在株洲渌口一带坚持游击战,1928年编入湘东南游击队。
杨梅生中将,原警卫团班长。卢德铭牺牲后,杨梅生成为了毛委员的第一位警卫员。
谭希林中将,黄埔五期毕业,原警卫团排长。三湾改编后,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1团1营2连排长。
赖毅中将,原警卫团特务连班长。三湾改编后在湖南酃县水口镇入党。
王耀南少将,安源矿工出身的爆破队副队长。三湾改编后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1团第1营第1连第1班班长。
李贞少将,浏东游击队队员。共和国第一位女少将。
龙开富少将,毛泽东警卫员。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18年,龙开富给部队战士作报告时常说:“你们一定要学好毛主席著作,那是我从雪山草地挑过来的,两万五千里没少一纸一字。”
杨世明少将,浏阳县少先队队长、赤卫军中队长。
余光文少将,平江农民自卫军队员。
潘振武少将,常德县区农民协会主席。
上述都是授衔的军事将领,另外还有没有授衔的谭震林、杨立三等人也参加了秋收起义。其中杨立三就是在长征中把病重的周恩来抬出草地的担架队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