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圆梦

天津农学院录取分数线2019

发布时间:2023-08-11 07:57:36

一、天津农学院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省份批次理科文科理科最低位次文科最低位次
北京市本一批483
22421
天津市本科A段463492230635667
辽宁省本科批4735465724410380
山东省本科批49253912238826228
广东省本科批45152413054136348
海南省本一批559632150923932
宁夏回族自治区本二批428525162863718
青海省本二批376448133563521
甘肃省本二批4545084610610142
陕西省本二批4595086996917680
云南省本二批4775336324117494
贵州省本二批4135048642121090
四川省本二批51552611040925479
重庆市本二批4865125963218517
广西壮族自治区本二批4274607829224253
湖南省本二批4785447628319534
湖北省本二批4775266945916499
河南省本二批48653112901325044
江西省本二批4945486118913607
福建省本二批433
64745
安徽省本二批4865458770422188
江苏省本二批32732411411128423
黑龙江省本二批4514614590913167
吉林省本二批451508373896778
内蒙古自治区本二批407504432549326
山西省本二批464524606619925
河北省本二批4965509350118416

二、天津农学院简介

天津农学院始建于1976年。2002年经天津市政府批准,天津市城乡经济学校并入天津农学院。1982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首批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价,2007年在教育部进行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学校以农科为主体,农学、工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协调发展。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形成了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现代都市型农业的鲜明办学特色。

学校现有东、西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049亩,校舍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网络中心、体育场馆等设施。现有在校生近13000人(本科生11200人、高职生1000人、研究生500人、留学生52人)。

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铸校”发展战略。现有16个学院(部)、7个学科门类、45个本科专业及方向、8个高职专业,有3个一级学科、9个二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7年,获批为天津市2017-2020年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作物学、兽医学和水产三个一级学科为博士学位授权建设学科。学校有4个天津市级重点学科、1个天津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观赏植物资源开发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国家大宗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天津)、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有7门天津市级精品课程、7个天津市级品牌专业。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5项。学校设有“天津市现代渔业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市花卉技术工程中心”、“天津中日水稻品质·食味研究中心”、“天津中日农村环境资源合作研究中心”、“天津市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基地”、“天津市农业节水研究中心”、“天津市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工程中心”。

学校以服务现代都市型农业为己任,主动适应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需求,合理调整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了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较为合理的专业生态群;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学校强化“宽、适”性人才培养模式,植根津沽大地办学,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在全市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天农毕业生朴实无华、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品格得到了社会的认同,“下得去、上手快、用得上、留得住”成为用人单位对天农学子的共识。学校桃李遍及海内外,自建校以来,已为社会输送了各级各类毕业生5万余人,涌现出一大批国内外著名的农业科技人才、教育专家、优秀管理专家和领导干部。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960人,其中专任教师612人。教师当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35人,有教授113人、副教授220人、双聘院士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天津市授衔专家1人、天津市教学名师7人、市级优秀教师5人,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有市级教学团队9支、市级教学创新团队2支、天津市高校科技创新团队3支。学校还聘请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专家担任学校的兼职教授。

学校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学术水平不断提高。近五年来,全校取得包括国家级“863”、“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600多项。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520项、授权专利78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300多项。《天津农学院学报》作为公开出版物,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和天津市一级期刊,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列为农业类重要刊源。

学校积极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开放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先后与德国、乌克兰、菲律宾、日本、加拿大、英国、美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和交流协作关系。

今天的天津农学院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她将继续秉承“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校风和“敏学切问、躬勤耕稼”的校训,弘扬“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团结向上、自强不息”的天农精神,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铸校”的发展战略,立足天津,辐射环渤海,以服务现代都市型农业为己任,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而不懈努力,朝着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农业大学”目标稳步迈进。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