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营的大学有哪些
1.东营本科学校名单【1所】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主管部门 | 所在地 | 办学层次 | 备注 |
1 |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 山东省教育厅 | 东营市 | 本科 | 民办 |
2.东营专科学校名单【3所】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主管部门 | 所在地 | 办学层次 | 备注 |
1 | 东营职业学院 | 山东省 | 东营市 | 专科 | |
2 | 东营科技职业学院 | 山东省教育厅 | 东营市 | 专科 | 民办 |
3 | 山东胜利职业学院 | 山东省 | 东营市 | 专科 |
二、东营科技职业学院简介
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始建于1985年,坐落于国家“黄蓝”两大战略、“环渤海湾经济区”的中心城市——“胜利油田基地”东营市,是由政府兴办、地方财政拨款,经山东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列入国家统招计划、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普通高校。黄河文化、石油文化、兵家文化、红色文化交汇融合,底蕴深厚。这里企业林立,经济活跃,发展潜力巨大。在优越的经济和文化环境浸润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正日益成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
学院占地近900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52%,馆藏图书30余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000余万元。建有实验实训教学楼、大学生活动中心、拓展训练中心、游泳馆等教育教学设施。在胜利油田、华泰集团等大型企业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0余处。学院注重内修外培,尤其注重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7%以上,到目前为止,学院已培养了5万余名大中专毕业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学院坚持“立足黄蓝战略,服务地方经济,内涵发展促规模发展”的指导思想, 确立了“以人为本,厚德尚能,服务经济,引领社会”的办学宗旨,秉持“修德树人,知行合一”的校训,以“扩规模,上水平,抓内涵,育特色”为办学目标,构建起了以机电工程、能源工程为主干,兼顾经济贸易的学科体系,搭建了注重专业知识、突出能力训练、践行德育为先、提高人文素养的人才培养平台,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以实训基地为依托,以科研和技术服务为支撑,实行产教融合,开展“订单式”教育,突出“严、新、高、实”的特点,强化实习、实践,与企业建立深层次的合作关系,大力培养应用型高端技能人才。学院先后与中国石油大学、山东财政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联合开展在职研究生教育和成人本科教育,其中中国石油大学、山东财政大学成人本科班设于我院。
学院自建校来,形成了“厚基础、宽口径、强素质、促特长”的办学模式,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等上级部门的表彰,先后获得“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基地”、“山东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山东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三维CAD教育培训基地”、“IT职业技术教育工程定点院校”、全国首届高职院校就业“星级示范校”等荣誉称号。2011年获得“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高校校园绿化管理工作达标单位”荣誉称号,获得“国家机械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点”资格;2012年《橡胶轮胎模具的设计与制造》的课程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2013年被山东省教育厅授予“山东省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达标单位”; 2014年被山东省教育厅留学中心授予“山东省教育厅留学中心留学生源基地”。
三、东营职业学院简介
东营职业学院是2001年7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东营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山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立项建设单位,“全国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优秀单位”“全国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 “2017年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备选库项目主持单位、“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德育工作优秀高校”“依法治校示范校”“学生资助工作先进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高校”“培育工匠精神优秀院校”,全省高校“文明校园”“平安校园”。
一、办学环境优越
(一)区位优势明显。东营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中心城市、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前沿城市,环渤海地区重要节点城市、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处于连接中原经济区与东北经济区、京津唐经济区与胶东半岛经济区的枢纽位置。东营市确定“十三五”期间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引领区、区域中心城市。
(二)产业背景深厚。东营是“中国石油装备城市”,是国家石油化工产业基地和国家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石油化工及盐化工、橡胶轮胎及汽车配件、有色金属、石油装备四大产业集群优势突出,信息技术、现代服务、文化教育等产业发展迅速。石油炼化能力6900万吨,地炼产能全国第一,中国地炼企业前十强中东营占6家。石油装备企业500余家,石油装备制造总产值占到全国1/3。是全球最大的轮胎生产和出口基地,产品远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东营市确定“十三五”期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柱、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全国领先、世界有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服务中心。
(三)政府支持有力。《东营市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中确定,支持东营职业学院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建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知名院校。《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东营职业学院创建优质高职院校。
二、办学实力雄厚
(一)学校办学理念先进。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以产教融合为主线,明确了建设黄河三角洲地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高技能与新技术培训基地、科技研发与技术服务中心、继续教育与文化传播中心的办学定位。确立了坚持“问题导向、质量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全面提高“产教融合的契合度、人才培养的满意度、经济社会的贡献度”的办学思路,凝炼形成了“德厚、识博、技精熟”的教师发展目标,“德厚技高、乐业好用”的学生培养目标,“尊道贵德、敬业立人”的校训和“教育让每一个人拥有自信”的教育理念。确定了“学生中心、质量核心、特色品牌、开放融合、文化制胜”发展路径和建设有特色、国际化、创业型高职名校的发展目标。
(二)师资水平显著提升。建立旨在服务教师成长、促进教学改革的“教师发展中心”和企业实践锻炼基地,校企共同开展教师培训。专任教师中硕士以上学位占78%,双师素质教师占88%。建成850人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首席技师2人,省职教青年技能名师4人,“2016齐鲁最美教师”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
(三)实习实训条件完备。校内实训场地总面积114148平方米,实训室167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64个。建设了“东营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和现代制造加工、石油工程技术等实训中心。石油化工实训基地成为“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学校成为“山东省物联网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四)专业建设成效显著。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8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品牌专业群3个。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石油化工技术专业成为山东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4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5项,其中特等奖1项。
(五)对外合作交流拓展深化。与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22 所高校和教育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并积极开展项目合作。近年来,派出多批骨干教师到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台湾地区进行了专业培训和公派研修。探索学分互认方式,利用校长奖学金派出102名学生赴台湾黎明技术学院、龙华科技大学进行为期一学期的专业交流学习,派出45 名学生到韩国进行文化参访,形成了常态化交流机制。取得招收来华留学生资格,招收留学生80名,承接韩国40名汉语言专业学生到学校实习。连续五年承办“两岸青少年情牵黄河口”活动,接待台湾106名学生来学校参观交流,此活动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对台交流项目”。
(六)思政工作成绩突出。学校是“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获“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十佳集体),是受到表彰的唯一高职院校。出版思政工作专著6部,其中获省级一等奖4部。获全省职业院校“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一等奖、全省大学生心理健康节“优秀组织单位”。“山东高校十佳辅导员”1人,“山东高校十大优秀学生”1名,入选由中央文明办组织的“中国好人榜”1人。1名学生获得伦敦残奥会亚军、亚洲残运会冠军,1名学生获全国登山活动冠军、被评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三、办学特色鲜明
(一)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建立了“四方合力、三级推进、‘双主体’育人”办学体制机制。“政行企校”搭建东营市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学校校企合作理事会、二级学院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三级平台;发起成立东营职业教育院校联盟、东营市图书馆联盟、山东省国家骨干校联盟;探索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成立万达学院、中锐汽车学院等合作学院;与区域内582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设企业“冠名班”“订单班”48个。
(二)人才培养通道连续贯通。贯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要求,契合区域产业发展需要,以专业建设为纽带,联合胜利职业学院、东营科技职业学院、东营市技师学院以及东营各县区中职学校,牵头组建东营职业教育院校联盟,共建共享教育教学资源。与省内8所中职学校实施“三二连读”连续培养,9个专业联合招生。与烟台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临沂大学等本科院校开展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
(三)石油石化专业特色鲜明。紧贴区域优势产业发展,优化专业布局,将石油化工和机械制造专业打造成了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示范专业。学校是全省化工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持单位,牵头开发了山东省石油化工和石油工程3个专业高职教学指导方案,开展了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拥有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和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建成了“山东省品牌专业群”,为区域石油石化和装备技术产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作了报道。
(四)服务区域能力大幅增强。在校生中东营籍生源占20%,毕业生每年留在东营就业的超过70%,高出全国平均值15个百分点。与企业联合承担“海上三维多分量VSP处理解释技术研究”“精细时深标定三项技术方法研究”等国家“863”项目;受科技部委托与捷克、马其顿等国家开展科技合作项目11项。依托石油石化、生态农业等优势产业,建立石油化工应用研究所、东营市生态农业研究院等9个研究所,近年来开展横向课题研究72项,承担市级以上科研项目462个,获国家专利367项、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495项。成人学历教育招生培养11200余人。在全省率先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大专学历教育,招生培养4500余人,成为助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一大亮点。
(五)创新创业教育形成品牌。建设了创新创业教育“三大平台”:基础教学平台--创业学院,实训指导平台--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中心,行动支持平台--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获得全国大学生“学创杯”创业综合模拟大赛总决赛一等奖、全国高职专科“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挑战杯–彩虹人生”山东省职业学校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作品一等奖。培育“山东省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2名、大学生创业团队300余个。“李肖肖创业案例”入选《2016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年度质量报告》。成立全省首家挂靠高校的地方创业大学“东营创新创业大学”。参与发起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并成为常务理事单位,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山东省首批青年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山东省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山东省文化产业‘金种子’计划试点孵化器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