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晚,由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班底主演,经过提升打磨的大型秦腔现代戏《易俗社》在易俗大剧院全新亮相,台下来自西安交大附中航天学校的400余名师生,成为面见该剧新容的首批观众。伴随演出和“易俗社教育实践基地”的挂牌,当日,西安交大附中航天学校与西安秦腔剧院“结对子”活动也正式启幕,这是百年易俗社首次与我市中学“联姻”,设立教育实践基地。
让更多陕西孩子
了解家乡传统文化艺术
秦腔是中国戏曲梆子腔的鼻祖,作为拥有易俗社、三意社两家百年剧社的西安秦腔剧院,近年来在传播传统文化、秦腔艺术进校园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自2015年开始,两家剧社就携一系列经典名剧和新创排剧目走进多个学校,以讲座、图文展览的形式,促使学生了解秦腔艺术,同时借助学校的文化资源,进一步挖掘秦腔这门传统艺术的文化内涵。
将传统戏曲文化进校园,升级为与中学携手、共同打造秦腔教育实践基地,谈到这样做的目的,西安秦腔剧院董事长雍涛表示,希望让更多陕西孩子了解自己家乡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古老秦腔的巨大魅力。“依托传统戏曲资源对青年学生进行传统艺术的熏陶,培养当代青年学子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与秦腔零距离接触
感受文化自信
百年光阴,穿梭在戏曲舞台上不过两个多小时,易俗社跌宕起伏的历史,通过台上惠敏莉、陈超武等秦腔名家的表演,深深吸引了台下一张张稚嫩的面孔。
和很多人印象中秦腔是“属于老年人的艺术”的旧有观念不同,当晚《易俗社》演出现场,不少年轻学子都表现出了对秦腔的浓厚兴趣,剧场内掌声此起彼伏。西安交大附中航天学校高一学生赵子昊说,自己儿时就跟着爷爷奶奶从收音机里听过秦腔,“但真正在剧院里观看秦腔,才发现它的音乐、舞美是这么具有感染力,剧情很快让人全情投入。”从小喜欢传统文化的高一学生赵骏嘉,则对教育实践基地充满期待,“希望能和名家前辈老师零距离交流,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粹。”
西安交大附中航天学校语文学科中心主任胡再平告诉记者,“结对子”后,学校除了将定期组织学生走进剧院鉴赏经典外,还将与易俗社携手,通过开设秦腔剧社等方式,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加深文化记忆,增强文化自信,“现在很多学生面对戏曲会感到有隔膜,我们用这种方式既丰富了课堂学习,也让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加深了理解,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优秀传统文化如火炬一样,传承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