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策

2024年阳江中考可以带计算器词典和手表吗

发布时间:2023-12-25 01:52:50

中考不可以带计算器,能带机械手表、机械表和石英表,但不能携带具有记忆和存储功能的手表。

2024年阳江中考可以带计算器词典和手表吗

一、2024年阳江中考可以带计算器词典和手表吗

2024年中考考场规则暂未公布,以下是往年考场规则,仅供参考。

中考能带机械手表、机械表和石英表,但不能携带具有记忆和存储功能的手表。

对于中考时佩戴的手表,官方没有详细的规定,只是说明不能携带电子表,因为带储存功能的设备是严禁带入考场的。

中考考试时不能带数字式电子手表,指针式电子表和机械表都可以,数字式手表是指的是00:00格式显示的,不是指的指针式表盘上3、6、9、12整点显示。

按照国家中学教育规划纲要和中考相关政策的规定,学生在参加中考时是不允许携带计算器等通讯工具的。其主要原因如下:

1.对考试公正性的影响。计算器虽然是一种简单的计算工具,但是如果允许学生在考试中使用,就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利用计算器快速计算、逃避思考的情况,从而影响到考试的公正性和评价标准,可能导致个别学生的成绩比实际水平高出一定的程度。

2.对学生自身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影响。中考不仅考察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尤其是针对数学科目,更重要的是考察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口算能力。如果学生在中考过程中使用计算器,就无法体现出他们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甚至可能导致自身的口算能力下降。

因此,对于中考这样一个重要的考试环节,学生应当自觉遵守规定,不携带任何形式的通讯工具以及计算器、手机、电子词典等相关工具。

二、中考考场严禁携带的物品

1、手机、MP3、MP4等。

2、有存功能的设备。

3、透明胶带、修正带、涂改液等。

4、计算器、文曲星、快译通等电子产品。

5、笔记本、草稿纸、书籍等(除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可带笔记本和指定教科书外)。

6、其它不允许带的物品,如食物、零食等。

7、微型无线耳机。

8、字典、词典及其它工具书等。

三、阳江中考考场规则及注意事项

(一)妥善保管准考证,阅读考生须知。

1.妥善保管准考证。考生领取准考证后应妥善保存,不得转让或顶替使用,正反两面均不得涂画、修改,严禁在准考证正反面书写任何内容。

2.认真掌握考生须知。考生务必准确掌握考试时间、考点地址等信息,认真仔细阅读准考证上的《考生须知》,严格遵守各项要求。

(二)做好各项准备,保证顺利赴考。

1.做好出行准备。请考生提前熟悉考点位置,合理安排交通工具和行程路线,预留足够赴考时间,保证按时到达考点。在赴考过程中如遇到突发事件,应保持冷静,立即向家长、班主任报告或直接拨打110报警电话求助。

2.关注天气变化。考试期间我市正值“龙舟水”季节,请考生和家长们密切留意天气变化,备好衣物及雨具,按预定路线赴考。考生须注意身体健康,以防着凉导致感冒、发烧等情况发生。

3.加强健康管理。请考生于考前自主开展健康监测,有发热等可疑症状的,应自觉进行核酸或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按照相关要求在考点备用考场参加考试。备用考场考生须全程规范佩戴口罩。请考生考前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规律饮食和作息,确保以最佳的状态迎接考试。

4.科学调整状态。请考生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舒缓紧张情绪,进行必要心理疏导,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意外情况发生,以最好状态参加考试,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三)自觉遵守考试纪律

1.遵守考试时间。请考生牢记考试时间,留足入场检查时间,考生到达考点后不要在封闭区周围逗留、聚集,应尽快有序入场,自觉接受金属探测仪的安全检查。考试结束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或交谈。

2.诚信守纪考试。考生严禁携带各种无线通讯工具(如手机、无线耳机、运动手环等)、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手表、涂改液、修正带以及不透明的文具盒(袋、套)和水杯(含饮料瓶)等物品进入考点封闭区和考场。试题、答题卡、草稿纸等均属于涉密材料,不允许以任何形式带出或传出考场。考生在考场内须保持安静,不得交头接耳、左顾右盼、打手势、做暗号,不得夹带、旁窥、抄袭或有意让他人抄袭,不得传抄答案或交换试卷、答题卡、草稿纸,不得传递文具、物品等。

3.认真规范作答。考生须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地方准确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和姓名、粘贴条形码,切勿在答题卡其它地方做任何标记。要严格按要求在答题卡指定答题区域用黑色字迹的钢笔、圆珠笔和2B铅笔答题或填涂、作图,答题卡上禁止使用涂改液、改正纸、改正带,不按规定要求作答和写在草稿纸或试卷上的答案无效。考试过程中如有疑问,及时举手询问,监考人员予以当众答复,但涉及试题内容的疑问,监考人员将不予答复。

4.遵守考试指令。考生须听清各项考试指令,开考信号发出后考生方可开始答题;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立即停笔,根据监考员指令依次退出考场,不得在考场逗留。

5.增强防范意识。考生和家长要提高警惕,不要相信提供“助考”、提前取得“试题”等虚假信息;切勿轻信任何所谓“学校”招生信息和录取分数的“小道消息”“内部消息”;切勿轻信所谓的花钱买“计划外指标”和助学金;保持冷静理性和独立判断,增强辨别网络不实信息和谣言能力。考生和家长若收到或发现可疑信息和人员,请及时向有关部门、学校核实,谨防被骗,并积极配合营造和共同维护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环境。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