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政府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和重点工作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义重大。
按照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要求,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改善环境基础上,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努力争取更好结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进出口总值增长9%;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0%;城镇新增就业9万人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节能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完成省下达任务。
经济增长预期8.5%左右,充分考虑了我市发展需要和可能,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符合发展规律,符合信阳实际。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在加快发展、扩大规模的同时,引导各方把主要精力、工作重心放到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上来,放到增加就业和民生改善上来,以实现更高水平、更好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各位代表!我市与全省、全国一样,经济发展进入了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挑战增多的新常态,但总体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蓄势崛起的支撑和后劲日益增强,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特别是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了《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布局和战略重点,为信阳未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争取国家编制淮河生态经济带规划、推动高铁沿线城市经济带建设、支持省际交界地区中心城市做大做强、突出抓好“三山一滩”地区扶贫等,为信阳未来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郭庚茂书记去年到信阳调研,要求我们注重规律,抓住机遇,后来居上,打好翻身仗。谢伏瞻省长在“两会”期间参加信阳代表团审议,要求我们在加快发展上求突破、在改革开放上闯新路、在塑造生态上画新图、在民生改善上下功夫。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为信阳未来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我们必须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统筹加快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确保新常态下有新作为。
今年,着重做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产业集群集聚,加快提升工业化发展水平。更加关注工业、学习工业、研究工业、支持工业,坚定不移地实施产业集聚区“四大工程”、“三大计划”,持续推动产业集聚区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提高吸引力竞争力带动力。提升产业集聚层次。大力支持信阳高新区和潢川经济开发区争创国家级高新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继续坚持集团化体系化引进,集中要素保障,加快推进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示范区、信阳国际家居产业小镇、信阳义乌国际商贸城三大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产业集聚区重点项目攻坚督导协调例会制度,加强重点项目联合督查,更加有效地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提升产业集聚区的产出率、就业率和贡献率,力争全年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700亿元。扩大主导产业规模。更加聚神聚力聚焦主导产业,壮龙头、建基地、育集群。继续实施重点项目攻坚计划,当年新增重点攻坚项目30个。进一步强化重大项目支撑和配套项目跟进,重点实施150个投资亿元以上的重大结构升级项目,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大力支持全市规模效益50强企业和50家高成长企业发展,扶持主导产业链上的小微企业成长,加快壮大电子信息、现代家居、绿色食品、现代物流、新型建材、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规模,力争年底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产业集聚区达到12个。提升配套服务水平。继续坚持建设服务与生产服务、项目配套与生活配套、发展保障与社会保障并重,统筹推进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生产性服务设施和生活性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产业集聚区承载能力。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做大现有投融资平台,探索支持产业集聚区担保、反担保措施。科学安排计划指标、统筹运用增减挂钩指标,积极推进人地挂钩试点工作,保障产业集聚区项目用地需求。加快创新管理体制,进一步下放管理权限,完善产业集聚区与行政区域套合机制。
(二)突出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步伐。以完善设施配套、提升城市品位、增强辐射能力为重点,坚持“一基本两牵动三保障”,推动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加快建设鄂豫皖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全面落实我市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尽快完成《信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年)》的评审报批工作,统筹推进中心城市、县城和中心镇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新区开发、老城改造、产业集聚区建设和“6+3”中心城市组团发展,积极争创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加强城市控规专项规划和设计,更好地发挥规划对城市建设的调控、引领和约束作用,积极推进市县“多规合一”。继续围绕建设一个产业集聚区、培育一个百亿元的特色主导产业、打造一个20万以上城市人口的目标,统筹推进产城融合和“两个转移”一齐抓,促进县城做大做强。支持明港镇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坚持以人、以家庭为单元,全面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和促进农民进城的各项措施,统筹解决农民举家进城的就业、就医、就学、住房等问题,优先解决一批已在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人口、棚户区和城中村居民落户城镇,真正让农民进城有希望、生活有奔头、奋斗有回报。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继续实施城市基础设施扩能增效工程,加快新老城区的道路衔接,再打通一批断头路,改造提升一批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着力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压力。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再上一批清洁能源公交车辆,进一步实施公共自行车增点扩面,引导市民绿色低碳出行。继续实施一批城市内河治理、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供排水、防洪、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网配套。加强城市生态建设,严格执行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建设海绵城市和生态低碳城市。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持续巩固提升城市创建成果,完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加快推进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入开展“三违”集中整治,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建立多元化筹资机制。加大国有资源、资产、资金、资本等整合运作力度,支持各投融资平台通过财政注资、市场募资、整合存量资产、做优增量资产等多种方式提高融资能力;深化与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推进重大城镇项目的批量化、系统化、整体性开发建设;积极探索设立新型城镇化发展基金,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
(三)突出稳粮提效转型,加快转变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全面促进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地生根,逐步建立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的长效机制。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试验。抓住信阳被批准为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的机遇,重点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改进农业补贴办法试点试验、涉农建设性资金整合试验和扶贫开发综合改革试点,重点突破,统筹推进,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探索新路子、积累新经验。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统筹抓好“三农”四大工程。持续抓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强化水利基础保障作用和科技支撑作用,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和中低产田改造,再建成高标准粮田75万亩,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现有水平以上。持续抓好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打造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高标准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培育一批主食产业化和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集群。持续抓好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规划建设一批具有综合功能的特色生态养殖园区、标准化种植园区、高新农业科技展示园区和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坚决打好扶贫攻坚战,持续抓好大别山贫困地区群众脱贫工程,实施片区开发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市再实现10.2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发展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充分发挥公益性服务机构基础性作用,积极培育经营性服务组织,加快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五规合一”,统筹推进“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再解决57.83万农村居民和18.47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建县乡道路350公里、村道650公里,新增农村沼气用户2450户,改造农村危房1万户,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加大古村落保护力度,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四)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提升第三产业发展层次。全面落实我市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重点实施120个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强化平台支撑。依托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加快城市综合体、楼宇经济、专业市场、特色商业街等载体建设,建立健全运营管理和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加快“两区”向集聚、特色、服务、融合方向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培育一批产业高集聚、产出高效益、功能高复合、空间高密度、就业高容量的服务业集群,统筹规划建设一批物流枢纽、信息服务、公共服务、电子商务、科技研发、文化创意、企业孵化等综合服务平台,进一步增强要素吸附能力、产业支撑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促进现代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放宽市场准入。全面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加快推进“先照后证”改革,降低服务业准入门槛,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平等进入医疗卫生、教育培训、金融保险、健康养老及市政公用事业等领域。抓住国家扩大服务业开放的机遇,在需求旺盛、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领域,再签约一批战略合作项目,引进一批服务业高端人才和先进技术,吸引一批金融机构进驻,落地一批大型企业地区总部和区域性研发、物流、销售、结算、后台服务中心,推动服务业招商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主攻重点产业。大力实施服务业发展“五提升”、“五壮大”工程,促进文化、旅游、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保险五大高成长服务业扩容提质,壮大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电子商务、科技服务、物流快递五大新兴服务业规模。尤其在现代物流业方面,以构建区域性现代物流枢纽为目标,加快编制全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兴建信阳陆路口岸物流港,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冷链运输、冷链储藏等配套体系,培育大型物流企业,力争在一些关键领域形成以信阳为中心或重要节点的现代物流网络;在电子商务方面,加快构建电子交易、电子物流、电子结算三大平台,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电商的战略合作,培育一批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和线下体验店,支持跨境电商发展。积极构建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努力提高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电商贡献率。加强电商培训,着力培养和引进一批电商人才;在文化旅游业方面,加快推进大别山红色生态旅游一体化发展,大力实施鸡公山、灵山联合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南湾湖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新县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县工作,持续提升“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加快建设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同时,鼓励探索新型商业模式,综合创新供应链、运营销售、服务方式和盈利模式,推动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支持建设一批城市蔬菜便民超市和农村超市。
(五)突出全面深化改革,加快释放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进展和最大综合效益。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继续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基本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大幅减少前置审批,编制市级政府部门权责清单。积极探索行政审批标准化,推广网上并联审批模式。今年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和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加快市直机关所属企业脱钩改制工作,继续推进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战略重组,尽快完成信阳国控公司组建工作;落实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非公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具体办法,鼓励非公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大力支持非公经济、混合型经济发展,切实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和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推进财税金融改革。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继续推进非税收入收缴改革、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和公务卡改革。推行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加快推进“营改增”等项改革。建立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积极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完善特许经营制度。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积极推进金融创新,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多种金融产品。建立资本市场后备企业库,支持更多企业上市和“新三板”挂牌融资,推动中小企业私募债、区域集优债等企业发债工作。进一步加大招行引资工作力度,积极探索建立金融集聚区,争取吸引更多银行业金融机构入驻信阳。开展农村金融改革试验,探索新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有效途径。全面推进县级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行工作。鼓励商业银行下沉机构网点。争取实现村镇银行重点乡镇全覆盖。加快推进其他领域改革。深化国有建设用地有偿使用改革,着力解决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问题。积极稳妥推进水电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完善排污收费制度,落实促进节能环保的电价、供热价格、污水处理费等政策,保障基本民生价格稳定。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入推进社会办医,完善全民医保体系,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制度。继续深化科技、教育、文化、体育、供销等体制改革。加快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今年完成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六)突出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合作建设,更加有效地推进新一轮开放合作,构筑对外开放新格局。积极拓宽开放领域。抓住国家放宽外商投资市场准入机遇,加快服务业、农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领域开放,建立重点客商跟踪制度,力争引进一批具有战略支撑的重大项目,推动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不断创新招商方式。聚焦主导产业,更加有针对性地制定“四一”招商行动计划,实施集团化体系化引进战略,开展精准招商,引进缺失链条、补强薄弱链条、提升关键链条,努力形成集群引进和企业抱团转移的倍增效应。着力提升招商质量。切实办好信阳第23届国际茶文化节和第十届豫商大会,力争在开放招商上取得更大成效。进一步强化跟踪服务和项目落地,持续巩固和拓展“中国光彩事业信阳行”等招商成果,提高合同履约率、项目开工率和资金到位率。全面优化开放环境。持续提升服务效能,建立健全客商投资项目审批代理制,进一步提高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构建诚信体系,基本建成市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立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
(七)突出支撑能力建设,加快培育竞争发展新优势。坚持长短结合,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深入谋划和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争取一批全局性事项列入省和国家规划,做好国家批复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和编制淮河生态经济带规划前期对接工作。加强基础设施支撑。以构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为目标,加快推进宁西客专、京九客专、濮阳至开封至潢川铁路、淮滨至豫皖界高速公路、淮滨至息县淮河航运基础设施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谋划明港至鸡公山高速公路、濮阳至湖北阳新高速公路、鄂豫皖三省大别山北麓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加快实施8条国省干线公路改建工程,开工建设明港机场。以构建“大通关”机制为目标,加快建设信阳保税物流中心等海关特殊监管场所。以构建水利枢纽为目标,积极推进张湾水库、淮河干流一般堤防加固、淮河干流息县水利枢纽等重大水利项目前期工作,全力支持出山店水库建设,继续抓好小型病险水库和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淮干滩区居民迁建和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等水利工程建设。以打造坚强电网为目标,大力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解决长期困扰农村地区的低电压问题。积极协调配合做好宁东—绍兴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加强科技创新支撑。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加强与央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深度合作,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同创新,引进或共建一批创新平台,实施一批省级重大科技专项,突破一批制约我市主导产业链式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全面推进质量立市战略,支持羚锐、华英等龙头企业创建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工程重点实验室,积极申报建设国家茶叶质检中心、国家岩石黏土类非金属矿产品质检中心及省级家具质检中心,推动产业不断创新升级。继续创新人才培养选拔、评价使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着力创造有利于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环境,引导科技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向产业一线集聚。厚植创新文化,完善创新机制,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竞相迸发。加强信息化支撑。加快智慧城市、无线城市、光网城市等工程建设,加快“宽带信阳”、“三网融合”建设步伐,统筹推进城乡宽带网络升级改造,扩大4G网络技术规模化商用,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在民生和社会领域应用。积极建设覆盖城乡人口、建设、治安、环保等领域的管理应用平台,以信息化促进城乡建管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全面实施信息惠民工程,统筹教育、医疗卫生、交通和社会保障等信息化建设,提高社会治理领域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水平。